□王恩華
“孝悌忠信”催開幸福花
□王恩華
金色的落葉劃著美麗弧線,冬天的霜花帶來陣陣寒涼。但今天,在這個榮譽的殿堂,仿佛春意盎然。我,王恩華——來自四師綠華糖業的一位普通女工,能夠作為兵團“和諧小康家庭”的代表在這里發言,內心感到無比的激動和無限的榮光!
下面,我與大家一同分享對和諧小康家庭的理解!
孝老愛親勝黃金。孝道是中華傳統美德,大到興國安邦、社會和諧,小到家庭和睦、人丁興旺,我的持家之道就是以孝道為先。2007年11月末,我的公公被確診為白血病,我立刻坐車趕到四師醫院,抱緊了婆婆拍拍她說:“媽,咱盡全力去治,這3萬元錢你先用著,不夠了我們再湊”。那一年,我為了伺候公公放棄了本科脫產學習;2010年2月,我的母親確診為乳腺癌中晚期。為了使我在烏魯木齊安心陪老人手術,丈夫楊輝邊工作邊細心照顧女兒,甚至學會了給女兒編魚骨辮。一個月后瘦了5公斤的我陪母親轉回四師醫院進行化療,丈夫一邊想著法子給老人做營養可口的飯菜,一邊開導我說:“咱媽已經得了這病,你再傷心再發愁也是要一步步來治療,你要好好吃飯,你垮了,這個家怎么辦?”丈夫一次次和我陪同老人往返醫院,甚至跟著護士學會了沖洗化療植入管。那一年,39歲的丈夫白發爬滿了鬢角。在家庭熏陶下,女兒學習認真,從不隨意攀比,一直品學兼優,今年順利考入沈陽化工大學重本水質科學技術專業。
悌兄睦鄰受點贊。丈夫楊輝家里兄弟姐妹7個,而作為長嫂的我,自小在娘家可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結婚初期,心里有些發怵,擔心處理不好關系。丈夫就一直充當“幕后雷鋒”,一再給兄弟姐妹灌輸我的辛勞和不易;我也慢慢悟出“相互補臺”的道理,于是從生活上、經濟上、思想上悉心關照他的弟妹。就這樣,婚姻的歷練,使我從一個纖弱女子變為婆家可依賴的“親人”;同樣,丈夫也以他的實際行動贏得娘家人的喜愛,稱他為“愛心暖男”。
忠誠敬業添華彩。丈夫楊輝是單位供應部的貨運司機,負責四師西線10個團場、方圓2000多平方公里6萬余畝甜菜地的種子配送,忙時每日行程300多公里。遇到雨天道路泥濘,他就肩扛種子送到種植戶地頭,工作勤勤懇懇從不抱怨。而我,近年也有幸獲得兵團工會幫扶工作先進個人,四師優秀工會工作者、四師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還有作品在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國家媒體刊出。我們夫婦二人從來沒有因工作都忙而相互埋怨,堅持在思想上比上進,在工作中比敬業。
信守承諾靚人生。保持“孝悌忠信”良好的家風和遵循嚴謹的家訓,一直是我們的持家之道,也是我們長達20年之久的婚姻基石。雖然,結婚當天我們都沒有和對方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樣動聽的語言,也沒有象征永恒的鉆戒和鮮花,可我們用理解、信任、包容、扶持,信守了對家庭的承諾,履行了對家庭的責任。我們致力于用自我的小家之和,來扮靚社會的大家之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