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傳江
致富路上團結曲
□項傳江
我叫項傳江,中共黨員,現任十四師四十七團第七作業區區長。妻子巴哈古麗·佧斯麥是一名普通職工,女兒乖巧懂事,我們是一個幸福和睦的三口小康之家。
我出生在一個民漢結合的家庭,自幼失去父親,母親待業在家且體弱多病,家里還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在我對生活即將失去信心的時候,我遇到巴哈古麗·佧斯麥,是她給了我一個溫暖的家,給了我生活的勇氣和信心。
我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覺得只有努力打拼,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才對得起我深愛著的妻子。作為區長,我跑遍了作業區的每一塊土地。特別是針對作業區少數民族職工文化水平低、不懂農業科學技術和管理、紅棗收入很低現象,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使他們的紅棗單產從以前的300公斤提高到現在的600公斤以上,讓他們實現了增產增收。看著他們豐收時高興的樣子,看到貧困戶每年在減少,我覺得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努力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心里真的感到很快樂!在干部考評中,我的職工滿意率都在98%以上,是他們心目中的好區長、好大哥。
巴哈古麗·佧斯麥是個知冷知熱、吃苦耐勞、聰慧能干的好妻子,她承包了27畝紅棗園,無論地里有多忙,她從不讓我放下連隊的工作到地里干活。她善于學科學用科學,連隊農業現場會她一場不落,摘心、抹芽她不耽誤;為確保紅棗品質,她堅持買最好的農家肥,加施油渣;在田間管理方面,她經常早出晚歸,除草施肥、疏花定果。她管理的棗園一直是團、連標準園、示范田,紅棗單產保持在700公斤以上。為支持我的工作、支持團場的發展,她積極主動完成團、連下達的紅棗上交任務。近幾年,我家紅棗年均收入都在23萬元以上。
我妻子是和田墨玉縣卡爾賽鎮人,婚后我們夫妻二人經常去岳父母家,作為從事農業生產的我會不自覺地到房子周圍的地里轉轉。我鼓勵岳父買了近20畝荒棄土地種植紅棗,時常利用節假日到岳父地里手把手給他指導棗樹種植,這幾年岳父家的棗樹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周邊的鄉鄰看到岳父家種植棗樹致了富,也紛紛在自家地里種植棗樹,我們夫妻二人就成了他們的業余技術員。這幾年鄉鄰種植紅棗年均增收4萬元左右,我和妻子也成了當地小有名氣、深受鄉親們歡迎的人。
在我們的言傳身教下,女兒在學校也是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住校的同學生病了,女兒就會把她們帶回家,讓我愛人給她們做可口的飯菜;天冷了,住校的同學沒帶衣服,女兒就拿自己的衣服給她們穿;新來的維吾爾族小朋友漢語水平差,女兒就給她們當翻譯,教她們說漢語。女兒品學兼優,年年被學校評為三好學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