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作為儀式美術的圣誕樹:多元敘事與節日傳承

2016-02-02 19:16:11游紅霞
民間文化論壇 2016年6期
關鍵詞:儀式符號文化

游紅霞

作為儀式美術的圣誕樹:多元敘事與節日傳承

游紅霞

圣誕樹是圣誕節的核心象征符號,在節日儀式中,圣誕樹具有民俗信仰特質,也體現出娛樂性、商業性等特點。作為一種儀式美術形式,圣誕樹以文化景觀的形態進行物象敘事。基于美國俄勒岡州塞勒姆等地區圣誕節的田野調查,論述作為儀式美術的圣誕樹的多元敘事形態,主要包括口頭及書面敘事、地方敘事和商業敘事等方面,從中分析圣誕節在當下的傳承狀態。

圣誕樹;儀式美術;圣誕節;多元敘事;節日傳承

圣誕節源于西方社會的基督教信仰,公元前440年,羅馬教廷把每年的12月25日定為耶穌圣誕節。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會領袖在伯利恒聚會,進一步確定每年的12月25日為耶穌誕辰,從此世界大多數的基督徒在該日慶祝耶穌圣誕節。①劉芳:《制造圣誕—論民國時期耶穌圣誕節在上海的流行》,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第14頁。在現代化、全球化的語境下,圣誕節正成為世界性的文化現象,圣誕樹、圣誕老人、圣誕禮物等都是具有廣泛認同性的標識。圣誕樹一般由云杉(spruces)、冷杉(firs)和松樹(pines)等常青樹來充當,主要有香脂冷杉(Balsam fir)、道格拉斯冷杉(Douglas fir)、弗雷澤冷杉(Fraser fir)、諾布爾冷杉(Noble fir)、蘇格蘭松(Scotch Pine)、雪松(White Pine)、弗吉尼亞松(Virginia Pine)、科羅拉多藍云杉(Colorado Blue Spruce)、萊蘭柏樹(Leyland Cypress)等類別。圣誕樹是圣誕節的重要標志,圣誕樹本身及圣誕樹上的各類裝飾品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意涵,它烘托節日氣氛,增強節日儀式的神圣感,將人與神、人與人、人與社會聯系起來。

不少學者將節日視為一種“過渡禮儀”,從這個角度看,節日即是一種儀式,或為儀式提供了一定的文化空間和展演平臺,于是我們可以從儀式的視角來審視圣誕樹的文化意蘊。特納對儀式的定義是“人們在不運用技術程序,而求助于對神秘物質或神秘力量的信仰的場合時的規定性正式行為。象征符號是儀式中保留著儀式行為獨特屬性的最小單元,它也是儀式語境中的獨特結構的基本單元”。②[英]維克多·特納:《象征之林——恩登布人儀式散論》,趙玉燕等譯,上海: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19頁。所以,儀式是象征符號的集合體,節日也是由一系列象征符號構成的文化體系。蕭放認為,“節日符號體系包括可以直接品嘗、觀賞、把玩的某種節日物質產品和寄托某些精神內涵的象征物、儀式和慶祝活動,以及節日的精神核心。”③李心峰:《當前專家學者關于中華傳統節日符號與儀式的探討》,《藝術百家》,2012年第4期。方李莉、李修建將節日、儀式與符號的關系進行了概括:“認知模式和社會結構形成的一種具有相當強制性的獨立于任何個體外的概念圖示,這是通過宗教儀式、節日慶典、政治說教等形式灌輸給群體成員的,而這些又往往是以各種文化符號,如語言符號、肢體符號、繪畫符號、音樂符號等來體現的。”④方李莉、李修建:《藝術人類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第11頁。董金權將節日符號體系分為時間符號系統、空間符號系統、儀式符號系統、樂舞符號系統、造型物符號系統、語言文學符號系統、數量符號系統、服飾符號系統、飲食祭品符號系統、游樂符號系統等,這些符號或符號系統各自都有獨立的形式和意義。⑤董金權:《傳統節日的“符號化”生存與文化軟實力》,《重慶社會科學》,2008年第8期。圣誕樹造型美觀,色彩艷麗活潑、充滿生命力,圣誕樹上的裝飾品豐富多彩,成為圣誕節中最為華彩的視覺象征符號。

如何將這樣一個集形狀、顏色、圖案等元素于一體的圣誕樹進行定位呢?田兆元將所有儀式活動中屬于美術創作的視覺符號定義為“儀式美術”,表現為繪畫、服飾、陳設等方面,①田兆元:《儀式美術:概念建立與非遺保護》,《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并闡述了儀式美術在儀式中的意義和作用:“沒有儀式美術,就沒有儀式本身。儀式美術就是儀式的核心構成。它營造氛圍,烘托氣氛,建構神圣感,形成神靈‘在場’感,是儀式獲得成功的基本要素。”②田兆元:《儀式美術:概念建立與非遺保護》,《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在此基礎上,游紅霞也論道,“儀式是若干象征符號的集合體,其中的藝術形式是最為精彩、最直擊人心的部分。儀式美術是一種文化景觀,它將抽象的意象轉化為具象的實物,帶給主體直觀的視覺沖擊,在儀式中通過物象敘事的方式成為行為主體思想、情感、觀念和價值的象征符號。”③游紅霞:《儀式美術的符號象征與民俗意象——以上海浦東三林西城隍神出巡儀式為例》,《文化遺產》,2015年第6期。儀式美術是表征節日文化內涵和主體訴求的象征符號,包括在節日儀式中的器物、飾品、繪畫等形式,通過顏色、圖案、形狀等方面將節日儀式抽象的象征意義進行視覺化的呈現。圣誕樹雖取材于天然的樹木(現在也有不少圣誕樹是用塑料制成的),但在圣誕節的儀式場域中,已非原來的植物范疇,而是被人們進行了精巧的美學創作和裝飾,成為絢爛的美術作品。顯然,圣誕樹是節日中的儀式美術形式,從傳統到現代,圣誕樹的文化意蘊日漸豐富多樣,我們以儀式美術為理論基點和解釋框架,將圣誕樹看作一種文化景觀,通過論述圣誕樹多元的物象敘事,可以分析圣誕節在當下的傳承狀態。

一、圣誕樹的口頭及書面敘事與民俗信仰

作為一個起源于宗教的節日,圣誕節必然包含著對耶穌基督、對上帝的信仰,圣誕樹的節日儀式功能便是成為溝通人神的媒介和人們信仰的載體,這也是儀式美術的基本屬性。彭兆榮將儀式分為信仰和行為兩個基本部分,“儀式之所以成為一種相對穩定化的形式,它需要有信仰和意識形態方面的內容的支持與支撐。信仰是一個具有特定的個體實現但又超越個體的社會化的‘存在’。”④彭兆榮:《人類學儀式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47頁。所以無論圣誕節在現階段怎樣的世俗化,都脫離不了人們宗教信仰的基石。在教堂等神圣場域的圣誕平安夜彌撒儀式中,圣誕樹都是不可缺少的存在,比如美國俄勒岡州塞勒姆的圣保羅教堂、撒冷華人福音教會等。

民俗最基本的特性是敘事性,田兆元以神話為例,總結了文化事象的三大敘事體系:口頭及書面的形式、行為的形式以及物象景觀的形式。⑤田兆元:《神話的構成系統與民俗行為敘事》,《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6期。節日和儀式的象征符號體系通過這三種敘事方式向人們“講述”其民俗文化意涵。首要的是口頭和書面的敘事形態,在一些傳說故事和文學作品中,我們發現了很多關于圣誕樹的記述,這些圣誕樹的敘事作品或真實或虛構、或神奇或荒誕,反映了人們對圣誕樹的基本認知和民俗信仰,體現出圣誕樹在節日儀式中的文化功能和意義。

關于圣誕樹最早的記錄是1604年,在德國阿爾薩斯的斯特拉斯堡(Strasburg in Alsace),該小鎮的一位公民對當地居民的圣誕家庭習俗進行了描述:在圣誕節期間,一棵水杉(fir-tree)被請進屋里,上面掛著用彩紙制成的玫瑰、蘋果、晶片、金屬絲、甜品等裝飾物,圣誕樹外通常圍著一個方形的框。⑥Alexander Tille.German Christmas and the Christmas-Tree.Folklore, Vol. 3, No. 2 (Jun., 1892), Taylor & Francis, Ltd. on behalf of Folklore Enterprises, Ltd. pp. 166-182.p172.這里,圣誕樹并未和宗教信仰聯系起來。另一份可靠的文獻是斯特拉斯堡的Dannhauer教授寫于1642年—1646年期間的The Milk of the Catechism一書,這位教授是一位正統的新教徒,他幾乎沒有世俗的生活,教堂便是他的一切,于是他在書中極度憤恨人們不是以宗教儀式來慶祝圣誕節,而是在家樹立一棵水杉,上面掛著娃娃和甜品,之后圣誕樹上的這些禮品便被孩子們瓜分。Dannhauer教授將圣誕樹的習俗視為“更好地引導孩子們向耶穌基督的靈樹”。①Alexander Tille.German Christmas and the Christmas-Tree.Folklore, Vol. 3, No. 2 (Jun., 1892), Taylor & Francis, Ltd. on behalf of Folklore Enterprises, Ltd. pp. 166-182.p172.這一記述表明,圣誕樹由世俗物品轉變為神圣符號,被賦予了宗教信仰的內涵。在圣誕節的儀式中,圣誕樹成為溝通人神的媒介和表征人們民俗信仰的載體。

在西方社會有很多圣誕樹的傳說故事都表明其與宗教信仰的關聯,Henry Van Dyke 的故事“The First Christmas Tree”記錄了伯利恒的圣誕樹傳說:在724年的圣誕節前夕,信徒們為了傳播基督教,用一棵沒有血污的冷杉樹象征著新的信仰符號,這棵冷杉被稱作“耶穌基督幼年”之樹。②THE CHRISTMAS TREE.The Journal of Education, Vol. 84, No. 22 (2108) (DECEMBER 14, 1916), Trustees of Boston University. pp. 598-599.在德國的民間故事中,有關圣誕樹最早的傳說是1426年班貝克(Bamberg)的主教在書信中的記錄,現存于維也納的法院圖書館。1430年,一位紐倫堡(Niremberg)的紀事報作者講述了關于圣誕樹的故事:紐倫堡附近有一顆奇特的樹,在每年最冷的季節中耶穌基督誕生的夜晚,這棵樹便會開花并結出與人的拇指一樣厚實的蘋果,這一時節整個國家寒風凜冽,大地上布滿了厚厚的雪,因而蘋果在這樣神圣的時刻出現是讓人極為驚嘆的事。③Alexander Tille.German Christmas and the Christmas-Tree.Folklore, Vol. 3, No. 2 (Jun., 1892), Taylor & Francis, Ltd. on behalf of Folklore Enterprises, Ltd. pp. 166-182. p180.在班貝克也有類似的神奇之樹,這樣的故事在16世紀、17世紀、18世紀的德國也有著類似的記錄。從20世紀后半葉開始,圣誕樹開始出現在文學作品的敘事中。1793年,作家Jung Stilling在Heimweh(Home Sickness)中寫道,用鍍金的堅果、小羊羔、孩提時的耶穌、娃娃以及盛著蘋果和糖果的盤子裝飾的圣誕樹被視為“點亮生命之樹”(the illuminated tree of life)。④Alexander Tille.German Christmas and the Christmas-Tree.Folklore, Vol. 3, No. 2 (Jun., 1892), Taylor & Francis, Ltd. on behalf of Folklore Enterprises, Ltd. pp. 166-182. p174.有的圣誕樹還在糖果下面裝點有著圣母瑪利亞、約瑟夫等形象的飾品。美國作家薇拉·凱瑟在《我的安東妮亞》(My Antonia)中也涉及對圣誕樹的描寫,指明圣誕樹是根源于基督教和前基督教時期的習俗,在節日中,這棵樹變成了童話故事中“會說話的樹”,傳說和故事像鳥兒一樣依偎在樹枝上。⑤Ann Romines.After the Christmas Tree: Willa Cather and Domestic Ritual.American Literature, Vol. 60, No. 1 (Mar., 1988), Duke University Press. pp. 61-82.

在這些有關圣誕樹的傳說故事和文學作品中,圣誕樹被賦予了豐富的宗教信仰內涵,在信徒們看來,它是傳播基督教教義的使者,是生命、愛、理想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化身,是帶領人們接近上帝的靈物,甚至是耶穌基督本尊在人間的存在。我們在美國俄勒岡州塞勒姆等地的田野調查過程中訪談了很多當地人,他們大都對圣誕樹的起源一知半解,并不會講述圣誕樹的傳說,但對于圣誕樹包含的生命長青、仁愛、歡聚等文化意蘊有著極大的認同,通常會在感恩節后就開始精心準備和裝飾圣誕樹,在圣誕節期間全家人會聚集在一起進行莊嚴的點亮圣誕樹的儀式,這體現了人們的節日民俗信仰,這種信仰已成為潛移默化的力量植根于民眾之中。圣誕樹是神圣的,是人們的信仰裝置,其象征意義與基督教倡導的向往光明、珍愛生命、互助仁愛等精神相一致。圣誕樹作為一種儀式美術形式,以考究的造型、鮮亮的色彩、多樣的飾品直擊人心,“訴說”著人們的信仰和追求,是民眾精神世界的視覺裝置。因此,神圣性和信仰性是圣誕樹的根本特點,這也是儀式美術的基本功能。

二、圣誕樹的地方敘事與認同性建構

民俗的本質是認同性,是規范世道人心、建構社會秩序、優化地域管理、團結社會成員的精神力量。儀式美術是屬于視覺層面的象征符號,其造型、色彩、裝飾等要素具有很強的觀賞性,以物象景觀敘事的形態促進人們對其文化內涵的認知,建構對民俗文化的認同性。郭于華通過論述儀式行為與政治權力、象征符號的關系,發現儀式有整合、鞏固或瓦解、分化作用,充當社會認同和動員的方式。①郭于華主編:《儀式與社會變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第2頁。彭兆榮也強調了儀式的認同性特質:“儀式是同一人群共同體所確認的符號體系,成為凝聚內部力量的方式。對外是一面旗幟、一種號召、一種宣誓;對內是一條紐帶、一種標志、一個傳統。”②彭兆榮:《人類學儀式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95頁。總結“儀式是一種表現和強調族群認同的敘事”③彭兆榮:《人類學儀式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06頁。。所以,民俗是一種歸屬,認同性則是一種“歸屬”感,民眾在民俗敘事中找尋到屬于自我的精神家園。節日和儀式讓人們彼此聯系,儀式美術的視覺符號對內促進社會成員的認同,對外樹立地域文化形象和國家民族形象,進而建構國際觀念,成為國際間溝通的工具。

從時間維度上看,民俗的認同性指人們對自身文化傳統和文化根脈的認同;從空間維度上看,其體現為人們對地域文化、國家民族的認同。圣誕節是西方文化的產物,圣誕樹在西方社會是地域形象、國家形象的象征符號,是一種儀式美術形式,通過物象景觀敘事建構民眾的地域認同和國家認同。現今,圣誕節已然成為全球性的文化現象,圣誕樹是不同國家、不同民族普遍接受的事物。毫無疑問,圣誕樹的文化影響力是十分廣泛的,在國際上也有著很高的認同度。

圣誕樹及其裝飾品大同小異,但在一些國家和地區,人們對圣誕樹樹種的選擇非常考究,某一樹種甚至成為地域形象的標簽。如道格拉斯冷杉(Douglas Fir)是美國俄勒岡州的州樹,該樹的名稱源于對蘇格蘭植物學家大衛·道格拉斯(David Douglas)的紀念,他作為俄勒岡州早期的開拓者之一,介紹了許多古老的歐洲本土松柏到俄勒岡州。人們認為,道格拉斯冷杉是俄勒岡地方文化的代表,象征著美麗、獨立和自由的精神,并體現了人們對大自然的尊重和開拓進取的意識。俄勒岡州將“拯救我們的海岸,我們的農田,我們的林地”(“Save our coast, our farmlands, our timberlands”)作為警醒民眾的箴言。當地民眾對道格拉斯冷杉有很強的認同性,他們通常會選擇道格拉斯冷杉作為圣誕節的物品。還有些地區將圣誕樹視為當地的景觀地標,如紐約市洛克菲勒中心(Rockefeller Center)的圣誕樹;愛達荷州的科達倫度假村樹自稱是“世界上最高的圣誕樹”,以此提升地域形象;佛羅里達州德拉海灘的圣誕樹以其頂部高達18英尺的圣誕星而聞名于世,無疑成為當地的獨特景象;得克薩斯州達拉斯廣場的圣誕樹是美國最高的室內樹,其周圍是溜冰場,吸引了眾多觀賞者;印第安納州的圓燈樹是一棵由很多閃亮的綠燈編織成的人工圣誕樹,長串的燈被連接到士兵和水手紀念碑上,成為當地別致的文化景觀。圣誕樹上的裝飾品也往往與地方文化密切相關,在太平洋東海岸的美國新港城(Newport),我們發現很多圣誕樹的裝飾品不是傳統的糖果、星星等,而是螃蟹、章魚等體現海洋文化特質的物品。圣誕樹具有鮮明的地域性,是地域形象的代表。

從空間的角度看,民俗有地方的、國家的和國際的三種形態。圣誕節可以看作是一種“國家的”民俗形態,也日益成為“國際的”民俗,于是,圣誕樹等節日物品便成為建構國家民族認同的重要符號,這一點在當下有鮮明的體現。一方面,國家需要民俗的力量加強秩序的建構和社會的管理;另一方面,傳統節日的“國家在場”也增強了節日儀式敘事的合法性和正統性。彭兆榮指出,在“傳統民間社會,儀式中的‘國家符號’不十分明顯,現階段儀式中的‘國家符號’越來越多,即嵌入國家的權力和國家的表述符號。”①彭兆榮:《人類學儀式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62頁。美國是一個擁有圣誕節傳統的國家,首都華盛頓特區有一棵“國家圣誕樹”,其周圍的“和平通路”(Pathway of Peace)附近有56棵小圣誕樹,它們是代表各州、各特區地區和哥倫比亞特區的常青樹。每年12月4日要舉行一次十分隆重的國家圣誕樹裝飾儀式,總統和夫人親自點亮國家圣誕樹,標志著圣誕季節的開始。②周淼、崔濤:《美國國家圣誕樹趣談》,《英語知識》,1998年第12期。總統還會發表世界和平的演講。政治權力參與到圣誕樹的敘事中更能增強人們對民俗文化的認同性、對國家民族的認同性,并讓傳統民俗得到更加合理、更加健康的傳承發展。

民俗具有鮮明的地域色彩,反映了特定地區的文化傳統、地域觀念和民眾的思想訴求。圣誕樹以物象景觀的敘事形態,建構人們對地域文化、甚至是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性,表達了不同地區的文化屬性和精神特質。國家政權對儀式的介入又進一步讓圣誕樹成為國家形象的標識,上升到國際認同的高度。作為一種儀式美術形式,圣誕樹烘托了節日的莊嚴感和神圣感,凸顯地方意識,通過地方敘事促進了人們的認同性建構。

三、圣誕樹的商業敘事與民俗經濟

圣誕節源于西方社會的宗教信仰,在傳承過程中,逐漸演變為民眾的世俗節日。近年來,圣誕節的商業化、娛樂化趨向愈演愈烈。圣誕節前一個月左右,各大城市的商區、購物中心、大街小巷、店鋪紛紛開始精心籌備圣誕節期間的銷售計劃,并進行圣誕節物品的裝點,主要有圣誕樹、圣誕老人、圣誕花環等飾品,這已成為世界性的商業景觀。圣誕樹在商業活動中是極為重要的物品,它提醒人們為即將到來的圣誕消費旺季做好準備。在商業語境中,圣誕樹仍發揮著儀式美術的基本功能,那就是烘托節日氣氛,營造節日儀式的神圣感,為人們“講述”圣誕節的故事,傳播節日儀式符號,建構節日文化認同。

在商業活動中,民俗文化事象可以轉化為商品進行流通,從而形成民俗經濟。田兆元從經濟民俗學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的理論高度,將民俗經濟定義為“認同性經濟”③田兆元:《經濟民俗學:探索認同性經濟的軌跡——兼論非遺生產性保護的本質屬性》,《華東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2期。,這是由民俗的認同性本質所決定的。

具體說來,節日中的民俗經濟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節日為民俗經濟行為提供了平臺和契機。這方面的例證比比皆是,如人們在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節日的消費行為,廟會為民俗文化提供了商品交易空間等等。圣誕節為商家提供的促銷平臺是顯而易見的,商家無不挖空心思利用圣誕節的消費旺季進行商品銷售。一方面是與圣誕節有關的物品的銷售,如圣誕老人、圣誕禮物、圣誕卡片、圣誕樹等。有報道稱,圣誕樹在美國已發展成為一個從業人員10萬人、年產值數十億美元的大產業。④鄭啟航:《美國圣誕樹的巨大商機》,《中國證券報》,2015年12月12日。2014年圣誕節期間,美國共銷售了2630萬棵圣誕樹,銷售總額達到10.4億美元;1390萬棵人造圣誕樹,其中 85%產自中國,銷售總額達到11.9億美元。⑤鄭啟航:《美國圣誕樹的巨大商機》,《中國證券報》,2015年12月12日。另一方面,是商家利用圣誕節的機會帶動一般商品的推銷,如服裝、化妝品、玩具等,這些商品在節日期間的銷量大大提高。

第二,商家借助民俗的認知、認同功能進行經濟活動,在商業行為中呈現民俗的文化要素,推動社會風尚的建設,也就是商家經濟行為的“民俗化”,做到經濟效益與文化傳承相得益彰,還原民俗文化最為本真的東西。這對于增強社會治理、維護社會穩定、促進成員認同有著積極的意義。在商業語境下的圣誕節,仍然要進行節日儀式信仰的敘事,在商品交易過程中體現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愛、家庭、歸屬感是圣誕節重要的主題①毛永泉:《圣誕節的習俗與文化》,太原:山西出版集團·書海出版社,2007年,第3頁。,基督教倡導“與人分享”“感恩”“回饋”的品質,“基督教的普世性以‘慈善’形式加以展現,宣揚‘仁慈’的觀念,廣泛地表現于對困苦之人的憐憫助人之心。基督教會向社會弱勢群體提供幫助,開設醫院學校、撫養孤兒、資助貧弱,西方國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社會福利體系。”②張稱金:《儀式與認同:美劇對圣誕節在中國跨文化傳播的影響研究》,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第9頁。基督教的價值觀通過圣誕節的習俗活動進行詮釋,圣誕樹代表著永恒的生命和春天的希望,承載了傳統文化的核心觀念。在民俗經濟活動中,一面以節日為契機促進商家的銷售和民眾的消費,一面要通過商業敘事傳達節日的文化品質和良風美俗。在美國俄勒岡州塞勒姆的華盛頓廣場,每逢圣誕節期間,以救助社會弱勢群體為宗旨的公益組織便會樹立一棵“分享樹”(The Sharing Tree),人們可以在分享樹上選擇一張心形卡片,這張心形卡片上寫上了需要幫助的人的故事并列舉了節日的禮物愿望;接下來購買卡片上列舉的禮物,禮物必須是全新的,價格在25—50美元之間,精心包裝好后,于12月20日前返回到分享樹處,確保公益組織的志愿者們能在圣誕節當天送達到需要幫助的人手中。心形卡片上有不同顏色的標記,代表不同的公益組織。比如橘色代表“Scotty(Sponsoring Children of Today, Tomorrow, Yesterday)”,是為兒童提供收養機會的組織。紅色標記指“Janus Youth Programs”,提倡創造和創新,提供以社區為基礎的服務,提升兒童、青年和家庭的生活質量。藍色標記是“Clackamas County SS/DD”,為社區的兒童和成人提供廣泛的服務。綠色標記指“The ABC of Multnomah/Clackamas County”,幫助精神遲緩者和發育障礙患者以及他們的家人。紫色標記代表“Imagine Possibilities”,倡導每一個人都應該有良好的生活質量,相信所有人都有著無限的潛力,主要為智力遲緩者提供日間的幫助。此外還有“Salvation Army”“Lifeworks /Northwest”“Community Action-Healthy Start”“Albertina Kerr Centers”等公益組織。

分享樹進一步提升了圣誕樹的神圣性和文化內涵,它在圣誕節的民俗經濟行為中具有很強的儀式感,很好地傳播了節日儀式的民俗信仰,促進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分享樹是華彩的儀式美術形式,通過商業敘事在增進節日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進行了圣誕節的文化傳承。

結 語

現階段,圣誕節已經風靡全球,是一張世界性的通行證。敘事性是民俗的基本屬性,沒有敘事便沒有民俗的傳承,圣誕節在當下的傳承狀態便體現在其象征符號體系的多元敘事中。圣誕樹是具有廣泛認知和深遠影響的圣誕節物品,是視覺層面的物象景觀。圣誕樹是一種儀式美術,是專為圣誕節的節日儀式而存在的象征符號。沒有圣誕樹,或許就不會有圣誕節的文化傳承。圣誕樹的多元敘事形態反映出圣誕節在當下的傳承狀態,圣誕樹的口頭及書面敘事蘊含著民眾的民俗信仰,這是儀式美術最為基本的功能,即烘托節日氣氛,溝通人神,營造信仰的神圣感,實現人們的愿望和訴求。圣誕樹的地方敘事表達了人們對地域文化的認知,提升了地域形象,國家政權介入圣誕節日儀式敘事進一步建構了國家認同和地域認同。在商業經濟的推動下,圣誕節也日漸走向商業化和世俗化,這是不可忽視的經濟文化現象,是一種民俗經濟行為。圣誕樹在商業語境中的敘事仍離不開民俗的認同性特質,通過商業行為傳播民俗信仰和節日的文化價值。

[責任編輯:丁紅美]

K890

A

1008-7214(2016)06-0088-06

游紅霞,華東師范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民俗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歡
儀式符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學符號,比多少
幼兒園(2021年6期)2021-07-28 07:42:14
十歲成長儀式
少先隊活動(2020年7期)2020-08-14 01:18:12
儀式感重要嗎?
海峽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5:08
“+”“-”符號的由來
誰遠誰近?
變符號
Talking strategies
圖的有效符號邊控制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在线| 日本精品一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洲综合| 成年午夜精品久久精品| AV在线麻免费观看网站 | 中国精品久久|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国产资源免费观看| 青草免费在线观看|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丝袜国产一区| 国产网站黄|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全色黄大色大片免费久久老太|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你懂的|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无套av在线| 日韩A∨精品日韩精品无码| 九九热视频精品在线| 青青草原国产| 色网站在线视频| 免费高清毛片|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看免费一区二区 | www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现线最新|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免费| 亚洲一区免费看| 国产第一页屁屁影院| 日本免费福利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免费观看欧美性一级|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青草热|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一级香蕉人体视频| 久久综合色天堂av|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 亚洲女同欧美在线| 一级毛片视频免费| 自拍偷拍欧美|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国产白丝av|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久久综合五月婷婷| 97久久人人超碰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色综合手机在线| 免费看a级毛片| 久草视频精品| 亚欧乱色视频网站大全| 中文字幕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 久久综合丝袜长腿丝袜| 亚洲,国产,日韩,综合一区|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亚洲首页在线观看|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业不| yy6080理论大片一级久久|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91小视频版在线观看www|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国内精品免费|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国产色伊人| 91精品国产自产91精品资源|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综合在线二区| 国产在线一区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入口视频| 在线va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