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全(沈陽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045)
試析音樂美學素養在鋼琴表演中的作用
周 全
(沈陽職業技術學院,遼寧 沈陽 110045)
鋼琴表演的藝術中,融合了豐富的藝術感,也是受到許多人歡迎的一種表演藝術。在鋼琴的演奏中,首先是要演奏者擁有精湛的演奏技巧,但同時還需要代入更多的內涵和個人風格。這便需要演奏者懂得在鋼琴表演的過程中運用好音樂美學素養,使得鋼琴演奏的作品有進一步的升華,以美學
鋼琴也被稱為“樂器之父”和“樂器之王”,鋼琴的本名直譯過來是“弱和強”,也就是說,通過鋼琴能夠演奏出弱、強、漸弱、漸強、突弱、突強等等力度變化、對比的音樂,鋼琴作為樂器的出現,是人類社會生活的需求,鋼琴的發展更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人類社會精神生活不斷發展的狀態。鋼琴作為物質基礎,為音樂家的創作提供了條件,音樂家創造發展的鋼琴文化又促進鋼琴結構功能的進一步成熟。鋼琴文化已經成為了音樂文化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代入音樂美學素養,能夠更好的對鋼琴作品進行升華,并且演奏者也能夠通過運用音樂美學素養來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演奏水平,對于鋼琴表演的作用較大。
我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局孔子曾言:“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音樂是能夠與詩、禮相媲美的作品,音樂美學素養也就成為了音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關于音樂美學素養的概念分析,尚無明確的界定,但從美學的角度來看,所謂美學,是人們對一種物品、作品、事件等的審美活動,是以人的意象世界為對象,屬于人類的精神文化活動。美學中涉及到有文藝學、心理學、語言學、人類學、神話學等等,而音樂美學則是建立在音樂世界中的審美活動。柏拉圖曾說,“美是理念”,有了美的理念,才能夠在人的審美活動、生活習慣中養成良好的美學素養,個人的眼界、審美能力、涵養,都能夠與音樂美學素養產生緊密的聯系,從美的本質定義出發,美是理念的感性顯現。 用理念確立了美的核心,用感性區別于理念的其它表現形式,從而解釋一切美的現象。無機物是感性的最低級,藝術是感性的最高級, 美有統一的定義,藝術是美的最高和最典型的形態,藝術中包括有音樂、繪畫、建筑、雕塑、舞蹈、文學、戲劇、電影等,音樂美學素養中講究五種美學境界,即象境、實境、藝境、場境、幻境,先欣賞表象,再代入感情和體驗,最后加以升華,將美感變得更加客觀化、符號化。
音樂美學素養中,最重要的是對音樂作品的感知和理解,要培養起專業的音樂美學素養,首先就是要學會接受和改變,用藝術的眼光來看待音樂,不僅僅是進行簡單的欣賞,還要結合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創作環境來加以延伸思考,更加注重內涵和品質,美產生于人們的自由創造中,美只相對于人才有意義。
(一)提升對鋼琴作品的深層次認知
將音樂美學素養應用到鋼琴表演中,能夠提升演奏者對鋼琴作品的深層次認知。演奏者在彈奏鋼琴的過程中,不再只是對鋼琴作品的旋律、節奏、音色等進行賞析,而是運用美學的角度,美學中運用了較多的感性因素,這也就意味著演奏者是要帶著自身滿腔的感情進去的,從自身感情的需求和表達中去傳遞和感受,從最簡單的情緒表達(歡樂、悲傷、憤怒等)到深層次的情緒(如想念、愛慕、等待等),對感情進行升華,將情緒與鋼琴作品融合在一起,從聽覺到感覺,滿足了感官上的享受,再進一步對心理加以體現。真正的鋼琴作品從來不缺演奏者,但需要的是能夠從指尖的彈奏與作品彼此呼應的演奏者,每一個音符都在訴說自己的故事和心緒,這便是音樂美學素養的重要性,將本就精美的鋼琴作品再深層次的剖開,看清其中的事實和真相,有故事、有人情、有過往,像高山深處潺潺而來的一涓溪流,訴說著作者和演奏者的悲歡離合。
(二)積累對鋼琴作品的審美認知
鋼琴早在十八世紀初就出現在了世界上,從古鋼琴到現代鋼琴,多少匠人的心血融匯在其中,而鋼琴作品更是豐富多彩,偉大的鋼琴作曲家貝多芬、李斯特、肖邦等等,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后人在欣賞的同時,更多的是崇敬。演奏者對于鋼琴作品的審美認知,必然離不開音樂美學素養。許多西方美學家認為,美學的研究對象是藝術,美學就是藝術的哲學。同時,美學的研究對象是審美經驗和審美心理。這一種美學觀點是不針對自然美的,而是對人為創造的美加以品鑒。鋼琴作品就是一種獨特又美好的人為創造美,演奏者從感性的角度來不斷探索和構思,穿越了數百年的旋律,傳遞了幾代人的期望,鋼琴本身就是藝術,就是獨特的美,而藝術也是源于生活和現實的,從現實中發現藝術,又從藝術中感受現實。音樂美學素養的應用,讓演奏者的思想伴隨著音樂起伏,不斷積累,不斷學習,最終個人的審美能力也將是出類拔萃的。
(三)提升對鋼琴作品的詮釋能力
鋼琴演奏者最直接、最簡單的目的就是對鋼琴作品加以詮釋,因此,演奏的作品詮釋能力成為了一項重要的內容。從現實功用角度看,為著擴大音樂美學的應用領域,使之無愧于一門全面完整的關于美的科學,并且加強這門科學與人民群眾的生活廣泛地、更加密切地聯系,從而更多更好地由各方面在人民生活中,起到為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教育服務的作用。將音樂美學素養運用起來提升對作品的全是能力,也是一種側面對音樂美學的認同,藝術中往往需要感性的認知來加以渲染,而不是枯燥直白的理性概念。而同時,音樂美學素養中就包含了對感性認知的培養和提升,音樂美學素養與鋼琴演奏之間早已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
[1]李琴.音樂美學素養在鋼琴表演中的重要作用[J].音樂時空,2011,16(07):57-58.
[2]劉迎.談談鋼琴表演中音樂美學素養的重要作用[J].吉林畫報(教育百家 B),2014,13(04):73-73.
[3]劉曄.音樂美學素養在鋼琴表演中的重要作用[J].關愛明天,2015,07(12):317.
[4]李肖.音樂美學知識應用于鋼琴表演的實踐與思考[J].大舞臺,2010,18(01):39-41.
[5]葉芳,劉波.鋼琴表演中音樂美學素養的重要性探析[J].音樂時空,2014,12(05):6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