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萍

在收藏生涯當中,撿漏的確是一種令人神往的美事,帶給藏家的快感是其他經歷所無法比擬的。只要在收藏的圈子里摸爬滾打一些時日,那些動人心弦的撿漏故事確實是最讓人興奮不已的。
之前,就有一位被稱為“紫檀狂人”的上海收藏家倪勝榮,以168萬丹麥克朗,約折合人民幣170萬元的較低價位,從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布魯恩·穆森拍賣行拍回一件乾隆紫檀滿雕博古柜。聽起來,的確讓人垂涎三尺。
于是,不管是偶然還是必然,還是要積存一些運氣,“海外撿漏”開始成為藏家們熱衷的活動。
然而,雖然“海外撿漏”成為眾多收藏者追捧的潮流。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回流文物并不都是真品和精品,近年來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現象愈演愈烈。
?不可否認,海外拍賣市場上的確有大量流傳有序的真品、精品,但某些回流的贗品因為貼上了“海歸”標簽,利用一些國人崇洋媚外的心理,在國內已被越炒越高。
2012年倫敦春季拍賣會,一個小拍公司將一件斷代為清代18至19世紀的雍正斗彩龍鳳紋碗,定價為4000到6000英鎊,經過十幾輪爭搶,價格飆升到18萬英鎊才落槌。
據稱這件東西來源好,是英國一個老太太家里流出來的。然而,有業內專家表示,雍正的迎面龍很多,都是張開大口,氣吞山河,以體現王朝盛世的氣魄,而上述龍是閉嘴,贗品嫌疑很大。
要知道,考證千萬乃至過億元價格的重量級藏品,起碼要有國外大拍賣行1993年以前的藏品著錄,這樣才會減少出錯概率。然而這些海外小拍公司的贗品,不僅為贗品制造了價格,還為贗品制造了來歷,便于將其洗白后最終流回國內拍場。
過去20年,海外贗品洗白回流國內拍場,并登上拍賣圖錄封面或封底的事,屢見不鮮。香港2002年拍賣的乾隆百鹿尊、2006年拍賣的康熙青花直頸瓶,都是先在海外拍賣,隔年登上國內大拍。資本包裝、小拍撿漏、大拍論證、回流上拍,是贗品洗白之路。
許多國內買家之所以去海外淘寶,大多是為了利用國內和國外藝術品的價差撿“洋漏”。但是,這種想法擱在10年前,或許還有可能,因為當時外國古董商不了解中國古董和中國市場,賣價較低。
但是現在,佳士得和蘇富比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支機構,中國古代藝術品早已成為它們重要的拍品。一個個天價的誕生,已經讓外國人知道了中國古董的價值,海外撿漏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了。
海外回流只是藝術品的一種來源,并不等同“流傳有序”,更不是“珍品”的代名詞。購買海外回流文物,還是要擦亮眼睛,斗智不斗富。
不過,盡管幾率已經越來越微小,但是,“撿漏”依然還是每個收藏愛好者的最愛。因為,當撿漏成功之時的那種喜悅與成就感,確實無以言表。不過,“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想撿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撿漏之前還是需要做一些準備。
知識積累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對一個門類的成因、產量、文化淵源等書本知識的積累;另一方面就是對其近些年價格走勢方面信息的積累。
同時,知識積累必須扎實,不能“半瓶醋”。因為比較起對某一種類不懂的人,略懂一點的人可能會因為學到了一點皮毛知識而貿然認為一個看上去像是精品的通貨是難得的精品,頭腦一熱而花大價錢吃大虧。
因此,在收藏過程中需要多看。偌大的收藏市場,售賣每個品類的不止一家,有的甚至成片分布,這就是很好的學習課堂,通過與商家交談、看商家的東西進行比較,相信結合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不用多久就會對這個品類比較了解。
搞收藏,眼力恐怕也是收藏愛好者最需要練習的。那么,如何練好眼力,這需要長久的實踐。如果要想了解一種收藏品,前期光看是不行的,需要感知,就是通常所說的“上手”。初期買一些廉價的藏品,通過對其觀察、把玩,都是認知的一個過程。
因此,不能盲目迷信“只看不買”,在衡量自己經濟情況的前提下,量力而行即可。在市場中,不要對“長相丑陋”有歧視,有些收藏愛好者撿漏,恰恰是因為碰到了那種賣家都不當一回事、看起來不那么好看的東西,價格當然會很低了。
“黃金有價玉無價”,古玩、玉石行業,藏品的價格不會跟真金白銀一樣有固定、統一的標準,而其中的樂趣也恰恰在這“不固定、不統一”之中。收藏愛好者面對一件東西通常都是單個論價,而且賣家所標出的價格往往也具有還價空間,這就需要練就一身的砍價本事。
當然,砍價的前提也是收藏愛好者對相關價格進行了一番研究,并且對其行情了如指掌,這樣才能在賣家叫價的時候敢于狠、準地去殺價。
有時候偶然看到一件東西,不要輕易地走開,上上手,或許這件藏品真的不一般。但是有時候碰到一件東西特別有眼緣,而其價格又超出預估,不妨先放下看看別的,等冷靜之后再斟酌要不要收入囊中。
1.?Bermondsey?Market,倫敦
Bermondsey?Market是倫敦最著名的古董市場,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游客來這里淘寶,每個周五的早晨,各個攤主們就在這里支起了攤位,但對中國顧客來說這里最值得關注的還是古董店。
2.?San?Telmo?Antiques?Fair,布宜諾斯艾利斯
跳蚤市場位于Independecia街和San?Juan街之間的Calle?Defensa地區,最熱鬧的要屬多利戈廣場(Plaza?Dorrego)。市場僅每周日開放,凌晨4點開始直到中午結束。
3.?The?Rose?Bowl?Flea?Market,美國加州
這是洛杉磯最大的二手市場,一共有2500個攤位,這里你可以買到任何東西……最重要的是,這家二手市場在早晨5點就開門了,當然只是針對VIP顧客哦,這個時候可以淘到價格低于9美元的東西。普通顧客9點到就可以了。該市場于每個月的第二個星期天舉行。
4.?Marché?aux?Puces?de?Clignancourt,巴黎
巴黎就是舊貨市場的天堂,那么Marché?aux?Puces?de?Clignancourt就是所有舊貨市場的祖宗,它每個周末和周一都開張,其歷史可以追溯于1920年,并且擁有3000個攤位,所出售的從珠寶、紡織品、古董,甚至各種電器,簡直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