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 杰
(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淺談怎樣彈好聲樂鋼琴伴奏
翁 杰
(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鋼琴伴奏是一門綜合性的音樂表現形式,經過多年的藝術實踐,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并且廣泛地應用在器樂、聲樂、舞蹈等眾多的藝術領域,在鋼琴演奏領域里鋼琴伴奏與鋼琴獨奏有著同樣重要的地位。
聲樂演唱;鋼琴伴奏;琴聲融合
眾所周知,鋼琴,這一古典樂器中的王者,有著與其他西洋樂器無美的通過鋼琴表達內心以及樂曲情感。這就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聲樂演唱者更愿意選擇鋼琴來為自己的演唱作伴奏原因所在。鋼琴聲樂伴奏被看作比聲樂演唱者為重要的部分,在聲樂作品的演奏中處于重要作用,甚至直接影響到聲樂演唱者的演唱,而不是單一的從屬關系。一名優秀的聲樂鋼琴伴奏著在國外被稱為“藝術指導”,在藝術領域里具有相當高的地位。在我國“藝術指導”這個稱謂不過二十幾年,它與“鋼琴伴奏”既有區別又有聯系。“藝術指導”是以“鋼琴伴奏”為基礎,同時對于演唱者具有一定指導作用的教師和專家。由此可見鋼琴伴奏對于演唱者的重要性是非常大的。那么,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的聲樂鋼琴伴奏教師呢,這是一個值得大家共同探討的問題。
首先,作為一名聲樂鋼琴伴奏者應具備良好的鋼琴演奏水平。簡而言之,就是要求聲樂鋼琴伴奏者的鋼琴演奏水平要達到一定的程度,并且具有較高的的鋼琴理論水平,同時掌握較高的鋼琴演奏技術技巧等。古往今來,國內外的聲樂作品之多可謂數不勝數,在如此繁多的聲樂作品里必然會出現許多音樂表演的技術技巧,與此相應同時衍生出了鋼琴聲樂伴奏里諸多的鋼琴伴奏的演奏技巧,這就需要聲樂鋼琴伴奏者熟練的運用自身的演奏技術和音樂理論來詮釋音樂作品的思想和情感,從而為聲樂作品演唱者的演唱作一個更好的鋪墊,使音樂作品的演唱、表現更佳的趨于完美。
鋼琴伴奏在拿到一首聲樂作品的時候,應該首先把整個曲目的感覺把握好。首先理解曲目名字,開始的速度標記和感情記號從而獲得一種程度上的想象,如果再進一步觀察一下調性,更能顯示其明確的形象。是明確的樂曲還是悲哀的情歌,是嚴肅的內容還是俏皮的情節,這些雖然是最簡單的事情,但事實上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此時的鋼琴伴奏要通過鋼琴。把每一種不同的感覺彈奏出來,如果把低沉的曲調用明亮的音色彈出來;把明麗的情歌用沉重的觸鍵和節奏去彈奏,很顯然就根本無法表現出作曲家的思想和意圖。
此外,鋼琴伴奏還應該對聲樂作品詞曲作者、時代背景、主題思想以及作品風格、曲式結構這兩個不同的層次進行分析。第一個層次屬于基礎面的知識點,可以讓學生自己查閱相關文字資料及視聽資料而獲得。第二個層次屬于有點難度的知識點,可以在課堂中以引導方式為主,共同分析,得出結論。
以《綠樹成蔭》這首曲目舉例說明,學生通過預習,已經明確了此曲選自作曲家亨德爾的三幕歌劇《塞爾斯》的第一幕《廣板》。因為亨德爾是巴洛克時期的代表作曲家之一,那么這首曲子就應該具備了巴洛克時期音樂多采用流利酣暢的多聲部旋律、鮮明的強弱對比、華麗而繁復的裝飾音這些音樂創作風格。通過對以上伴奏譜例的分析,鋼琴伴奏應該觀察到此曲的伴奏風格除了采用通奏低音之外,還以復調寫作手法為主,采用柱式和弦伴奏織體,旋律線條精雕細琢,每小節的節奏有時不均衡,音樂莊重、虔誠。其實這也正是巴洛克時期的伴奏風格,作為鋼琴伴奏來說,鋼琴獨奏所學習的所有知識,包括技術訓練在聲樂鋼琴伴奏中都用得上。但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人聲,就要求鋼琴伴奏中的音色變化更加細膩、豐富。因此,掌握不同的觸鍵方法,讓音量、音色根據歌曲內容及歌唱者的需要而變化尤為重要。
我們知道,決定作品音量、音色的因素基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譜面上的所有跟音量、音色有關的標記,例如力度標記、情緒標本收奏法標記等等;另一類是譜面以外的,主要靠積累大量的曲目,在與歌唱者的合作中逐漸感受得來。在這一點的學習上,要具備比學習鋼琴獨奏更強的靈活性和更豐富的想象力。
以《昭君出塞》這首曲目舉例說明:此曲為描述了一位不滿二十歲的弱女子王昭君,為了國家的和平,民族的安寧遠嫁異族的和親壯舉。第一個和弦是在低音區出現一個包含著大二度音程的民族調式和弦,有著不諧和的音響。仿佛是在敲響歷史的鐘聲,把人們的思緒推回到秦漢末年戰火紛飛的年代。猶如一部歷史劇開場前沉重的大鑼的敲擊聲,預示著一個歷史故事將要上演。演奏這個和弦時,所有的情感要在發聲前醞釀到位,做到“未有曲調先有情”。要凝聚所有的情感和想象。手指貼住琴鍵,準備好鍵盤位置,用手臂的重量,從外往里“鉤起”這個和弦,同樣“鉤起”了聽眾的思緒。演奏時,需由慢到快,由輕到強,兩組六連音的處理要用好手腕使樂句一氣呵成,盡可能地模仿出琵琶演奏的韻味。
一個優秀的聲樂鋼琴伴奏也許都有這樣的一種感受。當與一位音樂感覺非常好的演唱家合作的時候,演唱者會帶給你很多音樂上的啟示和靈感,同時用他的演唱感染著你;而當一位歌唱家與一位優秀的藝術指導教師合作時,反過來也會被這位藝術指導指尖流露出的點點滴滴的情緒所帶動,這就是“聲”與“琴”的完美統一。
最后,鋼琴伴奏者要清楚的知道,由于我們面對的是人聲,因此對于聲樂曲目彈奏的連貫性、歌唱性以及完整性都要求比較高,所以,在演奏中既要做到手指指尖很好的顆粒性,更要注意手指、手位的柔韌性、整體感,從而達到橫向與縱向的連貫和通暢。既不能為了顆粒性,而將作品的自然樂句分割開來;也不能為了樂句的連貫,而失去了通透明亮的音色。
總之,作為聲樂鋼琴伴奏與藝術指導, 只是知道音高、音準、節奏等音樂的基本要素只是鋼琴藝術指導職責的一部分,而更重要的是要對作品的旋律、內涵、語言、內在氣質、發音、呼吸等等很多方面做全方位的、深入細致的研究,只有這樣才能將人聲與鋼琴音樂完美的統一起來。因為,好的鋼琴伴奏是要彈文化素養的。所以,我們必須不斷豐富自己的音樂修養,提高自己全面的技術能力,這也是我們需要不斷努力的方向。而聲樂鋼琴伴奏與藝術指導的教學則更是任重而道遠。
[1]趙曉生.鋼琴演奏之道[M].上海世界圖書館出版社,1999.
[2]涅高蘭[蘇].論鋼琴表演藝術[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
[3]約瑟夫·霍夫曼[波].論鋼琴演奏[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