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歸元”教學方式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
王 娟
(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如今,國內外高校在開展鋼琴教學活動中運用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但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已經成為目前音樂教育領域最重視的問題。近幾年,“歸元”教學法逐漸發展起來。本文對“歸元”教學法的內涵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關建議,以促進“歸元”教學法在高校的鋼琴教學中得到更好的應用。
“歸元”教學方式;高校;鋼琴教學;應用
教育是國家的根本,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才是每一個高校的職責。在高校內,開設鋼琴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出優秀音樂人才。如今國內外高校探索出了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并運用到了鋼琴教學當中。如今“歸元”教學法由于其本身所具備的各種優勢,越來越受到音樂教育領域的重視,它對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高校應積極在鋼琴教學中運用“歸元”教學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從哲學的角度上來看,“歸元”指的是回歸到事物的本質層面,在高校鋼琴教學活動中運用“歸元”教學法,就意味著需要對鋼琴教學的實質進行新的定位,從而順應社會經濟的發展趨勢。總的來說,將“歸元”教學方式運用到高校的鋼琴教學中指的是高校應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生放在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提升學生的鋼琴素質,促進高校內鋼琴教學進一步發展。
(一)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在進入高校學習鋼琴之前,每個學生所具備的鋼琴素養參差不齊。所以,作為一名鋼琴教師,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了解每個學生的優點與缺點,并結合各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鋼琴教學活動。也就是說,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本身對于鋼琴知識和技巧的掌握情況來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根據學生所處的層次來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學生對于鋼琴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層次較低的學生由于本身對于鋼琴的理論知識和技能了解的比較少,當學習和彈奏的鋼琴作品難度較高時,他們容易在心理上出現迷惑的情況。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向他們講解關于鋼琴演奏的系統層次,并將難度較高的鋼琴作品中蘊含的美學知識以及創作該作品的歷史與文化背景,讓他們了解演奏技巧以及伴奏音,從而感受到鋼琴的美妙,激發出學習的積極性。對于本身已具備了鋼琴的相關知識與技巧的中層次學生,教師主要負責糾正他們在彈奏過程中比較容易出現的錯誤,在糾正時,教師不能用批評和指責的態度對待學生,而是應該以鼓勵為主,避免降低學生對于學習鋼琴的興趣,導致教學質量下降。對于高層次學生,教師主要是對他們的演奏風格以及審美意識進行培養,給予學生自己學習的機會,讓他們分析和練習鋼琴伴奏曲,從而積累豐富的演奏經驗,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激發興趣,注重個性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個性與知識水平,因此,在樂譜和技巧的掌握以及表現力方面,會出現學生發展不均衡的狀況,使得鋼琴教學無法順利進行下去。所以,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演奏的技巧,還需要培養學生的音樂能力,讓學生學會深入理解音樂,并充分表現出來。在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愛上鋼琴演奏。在選擇教學方式時,教師應對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有一定的了解,并結合學生的特點,從而挑選出合適的教學方法來增強學生的表現欲望,發展學生的個性。
(三)加強音樂教學
在高校的鋼琴教學中,音樂教學是比較基礎的部分,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師應充分利用音樂教學來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并提高學生感知與理解音樂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在高校的鋼琴教學活動中,教師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各種風格的音樂,并在學生傾聽音樂時為他們講解相關的樂理知識,引導學生去感受音樂中所蘊含的美感,從而提高學生在音樂方面的審美能力。利用音樂教師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鋼琴知識與技巧,為引入“歸元”教學法奠定基礎。
(四)培養學生的審美觀
1.鑒別音樂美。在鋼琴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鋼琴的結構、鋼琴能夠發出聲音的基本原理、變化聲音的大小于、速度對于作品的作用以及鋼琴作品創作的背景等知識,為學生實際彈奏鋼琴打下扎實的基礎。在講解鋼琴知識時,教師還應為學生做出正確的示范,親自演奏作品,讓學生一邊聽一邊感受在演奏的過程中音樂的各個元素所發生的變化,學會用理性的思維來對鋼琴作品的好壞進行欣賞與鑒別,從而提高學生審美的能力。
2.欣賞缺陷美。在開展鋼琴教學時,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培養,讓學生學會正確的看待缺陷美,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事物很少,大部分事物都會存在一定的缺陷,學生應該立足于缺陷來追求完美。教師可以在示范演奏的過程中有意的創造一些缺陷,讓學生去發掘并進行思考,了解事物的本質,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
3.注重體驗的過程。演奏鋼琴作品是為了將作品中蘊含的美感和情感表現出來,因此,它需要演奏者具備一定的技巧和領悟能力。所以,高校應對學習中的體驗環節提高重視,給予學生彈奏作品的機會,讓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去,通過音樂來表達出自己內心對于鋼琴的熱愛,從而提高自身的領悟和表現能力。另外,高校還需要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基礎。
總而言之,將“歸元”教學法運用到高校的鋼琴教學中有助于培養學生審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音樂人才。因此,高校應積極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開展實踐教學,對學生所掌握的鋼琴知識與技能進行鞏固,從而推動高校內的鋼琴教學更好發展。
[1]王天舒.高校鋼琴教學中“歸元”教學方式的分析[J].通俗歌曲,2014(11).
[2]王小琳.高校鋼琴教學中“歸元”教學方式的運用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5(22).
王娟(1973—),女,鋼琴演奏碩士,講師,山東省蓬萊市,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學院,研究方向:鋼琴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