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淑佳(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 201620)
民族音樂元素在普通高校音樂教學中的運用
孫淑佳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 201620)
民族音樂是我國民間傳統的音樂形式,表現民間生活。我國的民族音樂源遠流長,豐富多彩,而且具有深刻內涵。民族音樂對于高校音樂教學的意義在于促進民族音樂的傳承并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藝術創造力以及提升民族凝聚力,民族音樂元素有助于高校音樂教學學習語言、掌握發聲和技巧。
民族音樂;高校;音樂教學
當前,各大高校都加強了對藝術的教育力度,音樂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藝術形式,它對學生的思維、品德以及情操都起到非常積極的影響。民族音樂是音樂的表現形式之一,由于我國高校對傳統文化的忽視,導致現在的學生大多不對民族音樂抱有好感,而這也不利于高校進行音樂的教學。在高校音樂教學中充分運用民族音樂元素,不僅能夠提升藝術學科的教學效果,還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并且能夠有效地弘揚并傳承民族文化。
(一)促進民族音樂的傳承
民族音樂是我國人民聰明智慧與藝術創造的結晶,是我國寶貴的藝術形式,具有獨特的魅力,也是我國民族文化的載體。在高校音樂教學中運用民族音樂的元素能夠有效促進民族音樂的傳承與發展,對弘揚我國傳統文化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
學生通過欣賞并學習民族音樂,在充分了解民族文化的同時,也對音樂的內涵有進一步、更深刻的了解。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最大的不同在于,民族音樂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1],因此,民族音樂對學生藝術修養的提高起到重要幫助。
(三)提升學生的藝術創造力
各民族的音樂形式都具有獨特性,這也是各民族創造力的體現,包括審美價值和藝術理念方面。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民族對音樂的理解不同,在音樂教學中引用大量不同民族的音樂形式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藝術想象力。
(四)提升民族凝聚力
這雖然不是音樂教學的職責和內容,但它確實是客觀存在的結果。在高校音樂教學中運用民族音樂元素就需要引入大量我國不同民族的音樂,而每一種音樂形式都有其獨特的吸引力,學生在長期接觸了這些音樂元素之后,自然會形成更強烈的民族認同感,以便提升了民族凝聚力。
(一)提升學生對音樂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源,因此,提高學生學習音樂課程效果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升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民族音樂對于學生提高音樂興趣的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不同于流行音樂,民族音樂有著眾多的表現形式和特點,并且不同民族的音樂風格迥異[2]。當前學生對民族音樂缺乏興趣的根本原因還是在于對民族音樂認識上的不足和偏見,在民族音樂中也有很多優秀的、動人心弦的作品,教師應多引用這樣的作品激發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興趣,進而提升學生對音樂這一藝術形式的興趣。
(二)充分發揮音樂教師的引導作用
音樂教師是高校音樂教學工作的主導者,因此應充分強調并發揮音樂教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不同的是,音樂教師對音樂的理解較深刻、系統,他們并不會偏愛流行音樂,而是更注重民族音樂對學生學習音樂的作用。目前,大量的傳統民族音樂被逐漸遺忘和遺棄,而學校作為音樂藝術的傳播陣地,是最能提升學生對民族音樂認識的地方。音樂教師通過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在課堂中大量引用民族音樂元素,以此大幅度提升高校音樂的教學質量。
(三)傳承的同時加以創新應用
充分借鑒地方民族音樂,將其引入并應用于高校音樂教學中,例如華北地區可以大量引用蒙古族的音樂形式,展現壯觀的氣勢和勇敢的精神;西南地區可以大量引用當地少數民族的音樂形式,展現優美與細膩等等。在高校音樂教學中運用民族音樂元素,不僅有效傳承了民族傳統文化,也有利于學生的創新思維,將傳統民族音樂與現代流行音樂相融合,碰撞出更燦爛的火花。
(一)語言學習
不同民族或地域的音樂擁有不同的語言載體,例如大多用意大利語演唱的美聲。不同的傳統民族音樂也擁有不同的語言載體,并且語言是演唱類音樂形式的重要基礎之一。因此,加強音樂練習的關鍵在于充分了解音樂的語言藝術,并且受不同地區民族音樂語言的影響,在音樂學習中加強語言的學習非常重要。語言的學習需要掌握此語言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同時也需要了解語言的韻味。
(二)發聲技巧
發生技巧是聲樂的核心,科學的發聲技巧在提升演唱者音樂質感的同時,也有效保護了演唱者的發聲系統。民族音樂由于其千百年來的演化和傳承,在發聲技巧方面具備了足夠的經驗,發聲方法合理科學,學習民族音樂的發聲技巧有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聲樂發聲技巧,避免因盲目發聲而造成不良后果。雖然不同風格、不同地域的民族音樂在發聲技巧方面略有不同,但總的來說,科學的音樂發聲技巧都講究氣沉丹田,然后上提至胸腹,最后至頸部[3],發聲時要保證聲道的暢通,主要用胸腹的力量發聲而不是只依靠喉尖。這些基本的發聲技巧在所有類型的民族音樂中均有體現。
(三)掌握氣息
在聲樂中,合理換氣的技巧對于演唱非常重要。很多民族音樂的都有一段或幾段明顯的長音,而這在流行音樂中是不多見的,可見民族音樂對演唱氣息的掌握及控制程度之高。在音樂教學中運用民族音樂的元素,是非常有助于學生掌握正確科學的氣息技巧的。想要學習如何發出高亢而悠長的長音,最好的方法就是從民族音樂的發聲、氣息技巧中尋找答案。氣息的合理運用不是天賦,都是后天練就的,這一點,民族音樂一定會帶給學生不一樣的體驗。
將民族音樂元素運用于普通高校的音樂教學中,是提升學生學習科學有效地學習音樂課程的最佳途徑和方法。民族音樂是我國千百年來的文化和發聲技巧的積淀,無論是藝術價值,還是文化價值,亦或是創新價值,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當前弘揚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民族音樂作為我國的特色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應得到傳承,再加上民族音樂元素對高校音樂教學的促進作用,在高校音樂教學中融入民族音樂元素就顯得極其必要。
[1]喬娜.關于少數民族音樂在我國高校音樂教育中的開展[J].音樂時空,2014,58(4)∶190-191.
[2]王向輝.關于少數民族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重要意義[J].音樂時空,2015,59(8)∶65-65.
[3]王燦.試析民族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傳承和發展[J].華章,2014,9(27)∶17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