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妍
(惠州市第五中學,廣東 惠州 516001)
淺談如何實現音樂課堂教學的多元化評價
楊淑妍
(惠州市第五中學,廣東 惠州 516001)
傳統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嚴重制約著音樂教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堅持以音樂課程價值和基本目標的實現為評價的出發點, 要求倡導評價的標準、方法與主體多元化,使評價真正起到反饋調節、展示激勵、記錄成長的功能,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音樂;教學;評價;多元化
課堂教學評價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既是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實踐交流、學習互動后知識技能的反饋,又是學生個人能力的展現過程,也是教師教學目標和教學效果反饋的反思過程,對于促進學生的主體發展,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傳統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的種種弊端越來越明顯,嚴重制約著音樂教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課堂教學評價不能局限于期末考試或簡單地能背唱一首歌,應在體現素質教育目標的前提下,堅持以音樂課程價值和基本目標的實現為評價的出發點, 要求倡導評價的標準、方法與主體多元化,使評價真正起到反饋調節、展示激勵、記錄成長的功能,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
作為音樂教師,應該努力實現音樂教學的多元化評價。
多元化的評價標準應貫穿于教學過程始終,具有全程性、綜合性和差異性。多元智能理論提出:在教學中評價應成為學習環境的一部分,而不是在學習中強制“外加”的內容。評價不是一個結果的單一呈現,而應該反映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們應注重學科特點,重視學生在音樂課學習過程中的各種表現,淡化音樂期末考試。音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不同的學生在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在理解和表現音樂上是不一樣的,教師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學生。我們應該實行差異性評價,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自己的優勢,讓學生在不同的角度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在過程評價中對在音樂感受、節奏、體驗等方面表現優秀的學生,或者有某種音樂特長的學生,應該給他們提供表現和獲得肯定的機會;對學習表現相對滯后的學生,也應該為他們創造發現自己長處、樹立學習信心的機會。
音樂課堂中“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是指改變過去由教師單獨評價學生的狀態,提倡多主體參與評價,可以由多人主持評價活動,鼓勵學生本人、同學共同參與評價,建立主體多元互動的評價體系,即建立以教師、學生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評價的積極性,又可以挖掘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建立主體多元互動的評價體系,教師的評價雖然仍具有重要作用,但已不再充當裁判員的角色,教師們運用恰當的評價,以期對學生、音樂課堂教學產生積極的影響,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作為評價過程中的策劃者、組織者、參與者,主要任務是完成對學生的評價,具體表現在考察學生的學習態度與學習能力;在音樂學習觀察中有沒有新發現;能不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等等。如在講授“流動的音符”音樂教學中,學生在創作“同頭換尾”旋律后,我讓他們分組展示并實行小組互評,課室里像炸開了鍋,同學們提出很多問題:“他唱的挺好,但節奏寫錯了,我們幫他改。”“他旋律的“頭”沒找著,同頭就是一樣的開頭。”“雖然尾要換,但我也可以不換音換節奏。”……學生的自評和互評,有利于提高他們對學習狀況的自我反思能力、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可設計引導由學生自己和小組成員先進行自評和互評,也可讓其他同學或小組互相評價。通過評價主體的多元互動,一方面可以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出發對音樂課堂教育活動進行更全面、更客觀、更科學的評價,從不同的視角發現問題,反饋信息,形成一種互動的學習過程;另一方面,建立主體多元互動的評價體系,使由原先的評價對象轉化為評價主體的學生,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不再處于被動狀態,而是處于一種積極主動的參與狀態,充分體現學生在教育評價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更有利地推動教師、學生對自己的教育活動和學習活動進行反思,進行自我調控、修正和完善,各主體均能從中受益,讓學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能力和閃光點,在“自賞”和“自責”中得到真正的教育,從而不斷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率。
在音樂課上的評價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傳統的學生評價過分注重學生之間的比較,考試的成績,淡化絕對評價和個體內差異性評價,常常給學生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焦慮、甚至恐懼,嚴重阻礙了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激勵性多元評價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發展的眼光,可接受的語言不失時機地從不同角度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充分的肯定、鼓勵和贊揚,使學生獲得自信和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習動機,誘發學習興趣,進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一種策略。在音樂課堂教學中,科學、正確地運用激勵性評價,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愛好,綜合性發展及樂觀向上的良好性格。如我在教授《黃河的故事》一課時,我讓學生設計編演一部音樂劇,同學們都不敢上臺編演,我用鼓勵的目光環視著同學們,發現平時最搗蛋的一位同學躍躍欲試,于是我請他上來選擇一個角色扮演,他選擇扮演正面人物八路軍,同學們都在叫囂,認為他平時這么搗蛋,扮演鬼子比較合適,那位同學表現得很不自在,我以信任的目光激勵他,并對同學們說:“我相信林楓扮演的八路軍也會很出色的。”結果,他一反平時的搗蛋相,表現得非常出色,連同學們都報以熱烈的掌聲。我及時激勵他說:“你真棒!你的表演太生動了!”同學們見我表揚了這位學生,也都紛紛舉手發言,而且配著音樂編演了不同版本的“黃河故事”,一節音樂課在愉悅中度過,那位搗蛋的同學在后來的音樂課中都表現得特別認真、踴躍。可見教師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賞識的眼神、會意的微笑,都恰似春風細雨,滋潤著同學們求知的心靈,給同學們帶來無比的歡樂和喜悅。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視激勵性多元評價,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動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使學生以愉悅的、高漲的情緒積極投入到音樂學習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