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斌
?
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發展的現狀、策略與前景
周斌
摘要:近年來,民營影視公司已成為中國影視產業和影視創作的中流砥柱,在各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其中數量眾多的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雖然規模不太大、實力不太強、品牌也不是很響亮,但仍然在影視產業和影視創作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成績和貢獻。在當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的生存狀況、發展前景及其應對策略,不僅直接關系到這些企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而且也關系到中國影視產業能否健康有序地良性發展,以及影視創作水平能否得以有效提升等問題。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既要準確把握市場需求,努力創建企業品牌,也要注重確保制作作品的藝術品質,努力爭取多出精品佳作;既要確立正確的經營理念,不斷完善企業的體制機制,也要堅持以創新求發展,以質量求市場的正確方向。只有這樣,民營影視公司才能快速發展、做大做強。
關鍵詞:影視產業;民營公司;創建品牌;經營理念;完善機制
一、生存之道:把握市場需求,創建企業品牌
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由于規模不太大、實力不太強,所以在市場競爭十分激烈,而市場機制尚不完善的情況下,要維持生存并有所成就、有所發展,首先就要準確把握市場需求,努力創建企業品牌,不斷增強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這應該是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基本的生存之道。
應該看到,隨著影視市場的不斷開發,市場需求是多方面的;如何在多元化的市場需求中,根據自身實力選擇最適合自己企業的投資項目和創作項目,并通過這些項目的運作和完成不僅能使企業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能逐步形成企業品牌,使之在業界和社會上產生較大影響,并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日益壯大強盛,此乃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的主要任務和努力方向。
在這方面,有一些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的發展經歷提供了較成功的經驗。例如,成立于1999年的慈文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當初就根據市場需求和自身實力,首先進入電視劇制作領域,成為中國第一批被政府主管部門授予電視劇(甲種)制作許可證的民營影視公司。該公司相繼拍攝出品了《嫁衣》《戰后之戰》《家》《雙響炮》《半生緣》《老馬家的幸福往事》《雪山飛狐》《小魚兒與花無缺》《七劍下天山》《神雕俠侶》《5號特工組》系列,《青盲》《西游記》《劇場》《華胥引》《花千骨》等一批各具特色、頗有影響的電視劇,既得到了業界好評,也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和歡迎。根據央視索福瑞的數據統計:慈文傳媒集團公司拍攝生產的一些電視劇在國內各大電視臺播映時,均位居收視排行榜的前列;同時,這些電視劇在臺灣、香港等地及新加坡等國電視臺播出時,收視率也名列前茅。該公司在海內外創建了良好的企業品牌。自2002年開始,該公司又進入國產故事片和動畫片的制作生產領域,先后參與制作拍攝了《七劍》《硬漢》《天上的戀人》《鐵三角》《秋喜》《開火》《驚情》等一系列故事片,以及動畫片《西游記》和中日合拍動畫片《藏獒多吉》等。這些作品不僅進一步擴大了公司品牌的影響力,而且也拓展了公司業務的發展空間,有效地增強了企業的實力。自2008年以來,該公司已多次被政府主管部門評為“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目前,該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集電視劇、故事片、動畫片制作生產為一體的文化傳媒集團企業,其創作生產獲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收益的雙贏。
又如,成立于2006年的上海三元影視有限公司,以影視作品的制作開發為主體,以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經營管理體制,在影視文化領域打造產、供、銷一條龍的影視產業鏈。該公司根據自身實力及其對市場的準確把握,以創作拍攝電視劇為主,同時也投資拍攝故事片。近年來已拍攝生產了《真情給你》《緝毒英雄》《紅顏的歲月》《大劇院》《有一種愛叫做放手》《女人本色》《蘇東坡》《亂世新娘》《緝毒先鋒》《別對我說謊》等10部297集電視連續劇;同時,還拍攝制作了故事片《我堅強的小船》《女人本色》和數字電影《雙生花》等。其拍攝生產的電視劇均在全國各省市電視臺播出,收視率名列前茅,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和歡迎。其中《緝毒英雄》曾在央視八套黃金檔播出,并在央視一套多次重播,收視率位列央視2007年度第7名,并榮獲2009年度上海市文藝創作“優品”獎。由于該公司定位準確,能很好地把握市場需求,并通過制作生產的影視作品創建了企業品牌,所以獲得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如今該公司不僅在市場上站穩了腳跟,其實力也得以不斷增強,成為上海市一家有成就、有影響的民營影視公司。
從以上兩家公司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不難看出把握市場需求、創建企業品牌的重要性。雖然民營影視公司要準確把握市場需求,找準自身定位,并以此來開展各種投資項目和制作項目;然而,也不能因此無原則地迎合各種市場需要,只有在創作生產中有所選擇,防止和避免各種不良傾向,確保拍攝生產的影視作品保持較高的藝術品位,才能使企業在市場上樹立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單純為了商業贏利而在制作生產上一味媚俗、不講質量的結果,不僅會有損企業形象,而且也不利于創建企業品牌,并會影響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同時,民營影視公司的創作生產更不能違反政府的有關政策法規,否則也無法維持生存。正如有的學者所說:“對民營影視來說,民營影視企業‘講政治’、摸準政治政策的脈搏就如同摸準市場的脈搏一樣重要。民營影視企業須關注影視法規和政策,否則一旦觸犯政治禁區,就可能‘血本無歸’,甚至丟掉企業的‘身家性命’。”[1]此言甚是。
無疑,樹立一個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創建一個有影響的企業品牌,不可能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既涉及到各方面的因素,也需要有一個積累、發展的過程。由于市場的需求是變化而多元的,同時也充滿了各種誘惑和陷阱;因此,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如何從國家的政策法規、社會需要和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找準自身定位,做出合理選擇,尋求正確的生存之道,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關鍵問題。應該看到,市場競爭是無情的,曾有不少民營影視公司最初在市場上十分活躍,其經營活動也開展得熱火朝天,但不久就在市場上銷聲匿跡了。其經營失敗、退出市場的主要原因就在于這些公司既沒有很好地找準自己企業的定位和清晰地確立企業的發展方向,其制作生產也沒有準確把握市場需求,更沒有很好地創建企業品牌,所以就很難擺脫在競爭中被淘汰的命運。
二、創作之道:注重藝術品質,多出精品佳作
對于民營影視公司來說,良好的企業品牌是靠一部部高質量的影視作品創建出來的。應該看到,影視產業畢竟是內容產業,所以其創作生產要以作品的內容為重,而不是以作品的數量為重。對于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來說,由于創作生產的資金和資源有限,所以在項目選擇和資金投入等方面都十分慎重,唯恐因出現失誤而影響公司的聲譽和發展。為此,注重確保影視作品的藝術品質,努力爭取多出精品佳作,是民營影視公司規避市場風險、創建企業品牌的一個重要方面。創作實踐證明,一部藝術品質高的好作品不僅會贏得廣大觀眾的喜愛和好評,在市場上產生較大的影響力,并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而且還能擴大出品公司的影響;廣大觀眾的口碑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企業品牌。
最終法院決定對被告許沁強制執行。很快,法院的封條貼到了許沁拋光部的大門上,限許沁一月內履行判決,不然將變賣拋光部的設備和許沁的房產。無奈之下,許沁寫下了還款計劃,答應一個月內歸還款或退貨。
例如,成立于1998年的上海唐人電影制作有限公司(簡稱唐人影視)以制作古裝電視劇起家,最初制作的影視作品并沒有產生很大影響,企業發展也沒有太大起色。2005年,該公司在業內首次根據同名電腦游戲改編制作的電視劇《仙劍奇俠傳》播映后,獲得了收視率和口碑的雙贏,并開創了制作游戲改編劇的先例,體現了較明顯的創新意識。而該公司于2011年制作生產的改編自網絡小說《步步驚心》的同名電視劇播出后,則獲得了很大成功,不僅使該公司的簽約演員劉詩詩一舉成名,躋身于國內一線女演員的行列,而且也使唐人影視的企業品牌盡人皆知。此后,該公司相繼制作出品的《軒轅劍》《步步驚情》《秦時明月》、《風中奇緣》等電視劇都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并贏得了較高的收視率,從而有效地推動了公司事業的快速發展。
又如,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2012年出品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在“賀歲檔”上映以后引發了觀影熱潮,既使影片票房創下了新高,也使主創者徐崢和出品方光線影業公司爆得大名。對此,國盛影業總裁高軍曾說:光線影業公司“在《泰囧》之前,它們沒怎么賺過錢,除了‘最強喜事’系列,其他是做一個賠一個,甚至媒體都說‘光線出品,必是爛片’。但是突然出了一個《泰囧》后,就接連火了三部。”[2]《泰囧》不僅帶動了光線影業公司出品的其他影片的票房收入,而且該片創造的內地票房12.67億元的紀錄,成為當時國產影片票房收入的冠軍;光線影業公司的企業品牌也因為這部影片的出品而更加響亮,從而有效地增強了該公司出品的影片在廣大觀眾中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一部成功的、有影響的影視作品無論是對于主創者來說,還是對于制作出品的影視公司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它不僅能使主創者一舉成名,而且能非常有效地創建企業品牌,使出品公司獲得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此,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盡管資金和資源有限,但只要切實下工夫、花力氣制作拍攝出幾部藝術品質高、在觀眾中有影響的好作品,就能很快改變公司的地位和面貌,并加快企業的發展速度。
當然,我們不能僅僅以收視率的高低和票房收入的多少作為衡量影視作品藝術質量的唯一標準。應該看到,對于影視作品來說,高收視率和高票房固然重要,但藝術品質和觀眾口碑也很重要。在目前“粉絲經濟”盛行的情況下,有些電視劇和電影(特別是根據網絡文學改編的作品)雖然藝術粗糙、品質一般,口碑也不是很好,但通過各種營銷手段卻獲得了高收視率和高票房,這種情況就導致了一些影視公司不重視作品的藝術品質和觀眾口碑,而只重視迎合“粉絲”的口味,并通過各種營銷手段去獲得高收視率和高票房,由此就產生了一種不良的創作趨向。于是,當下IP改編劇激戰正酣,不少網絡小說版權賣出了天價,一些“兩三年前還堆在網站賣不出去的網絡小說,如今成了被哄搶一空的香餑餑,開價就是幾百萬——有業內人吐苦水:都顧不上吐槽,因為沒寫完都敢開天價,開天價都有財主搶。這些‘財主’看中的,就是這些網絡IP在年輕受眾中天然而強勢的基礎。但也因此催生出了著急買、著急賣,著急拍,著急演,一連串著急下來,質量沒跟上的窘境。于是,在高收視、高點擊和低口碑的鏖戰中,網絡IP改編熱潮越演越烈。”[3]顯然,這種急功近利的做法和盲目無序的市場競爭不僅嚴重影響了國產影視劇的藝術質量,而且也不利于我國影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如何把作品的高收視率、高票房和高品質、好口碑有機統一起來,使之能切實做到“叫好又叫座”,既能不斷提高國產影視劇的藝術質量,又能有效拓展影視市場,滿足廣大觀眾的審美娛樂需求,這是一個需要國營影視企業和民營影視企業共同努力探討解決的迫切問題。
無疑,提高國產影視劇創作生產水平的關鍵還在于人才,沒有優秀的人才就不會有成功的作品。所以,如何及時發現人才、合理培養人才和正確使用人才,也是影視公司能否制作生產出高質量的好作品,并使企業得到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對于大多數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來說,由于資源和資金等方面不是很充足富裕等原因,往往會忽略人才培養和人才扶持的工作,這對于企業長遠的發展來說是不利的。正如國盛影業總裁高軍所說:“其實人才投資是特別好的投資,它的投資回報率一點不比投資藝術品差,只不過就是在扶持過程當中因人而異,包括扶持的方式方法也會有所不同。我們的感受是要突出、發展創作個體的風格,以他所擅長的一些東西作為基礎,豐富青年導演的創作類型。探索能不能培養他們在一開始的時候把商業性和藝術性結合起來。”[2]顯然,國盛影業的經驗是值得推廣的。民營影視公司應該把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和扶持人才的工作作為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只要長期堅持下去,一定會有顯著成效。
三、經營之道:確立正確理念,完善企業機制
對于任何企業來說,經營的好壞往往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重視經營、善于經營是辦好企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與國營影視公司相比,民營影視公司在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制作生產等方面自由度較大,體制機制也較為靈活,此乃其優勢所在。為此,民營影視公司要充分發揮這種優勢,確立正確的經營理念。不斷完善企業的體制機制,使之能促進制作生產更快、更好地發展。在這方面,已有一些民營影視公司提供了較成功的經驗。
例如,成立于2004年的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公司堅持以“傳承文化、創造新文化”和努力成為“中華優秀文化的詮釋者和傳播者”為企業宗旨,并確立了“規模化、集約化、創新性經營”三大經營策略以及“優化人力資源、聚合行業資源、完善公司治理”三大保障措施,形成了較完善的企業管理體制機制,由此就大幅度提升了該公司面向國內外市場提供一批高質量影視作品的制作生產能力。正是在這樣的經營理念指導下,該公司自成立以來已累計創作拍攝發行了近2000部(集)原創電視劇、電影和專題節目,不少作品曾獲得各類獎項并受到了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好評。迄今為止,該公司已向海外輸出了500多部(集)影視劇作品,推出了近400個品種的中外優秀電影電視音像制品,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績,并多次被政府主管部門評為“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
同樣,成立于2005年的上海麥丹影視文化公司確立了“影像承載文化,文化引領未來”和以市場為導向、以品質為根本的經營理念。該公司根據市場的需求和自身的實力,首先制作了一批產品廣告片、企業宣傳片、城市形象片和微電影,在這一創作領域取得了較顯著的成績,曾于2009年獲得中國影視廣告發展30年杰出貢獻獎和中國影視廣告公司30強企業等榮譽。該公司在積累了發展資金、鍛煉了創作隊伍、壯大了企業實力以后,又開始進入故事片的創作領域,相繼投資拍攝了《暴走吧,女人》《四小王子》《嘻嘻闖江湖》等影片,其中《暴走吧,女人》不僅進入國內電影院線放映,獲得了600萬元人民幣的票房,而且還被美國好萊塢演藝集團以2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了該片在北美地區23個國家的獨家版權。對于一部幾乎沒有一線演員的小成本電影來說,能夠進入北美電影市場放映,無疑是一種肯定和榮譽。
由此可見,對于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來說,確立正確的經營理念,找準市場定位,明確發展方向是十分重要的。在此基礎上還要不斷完善企業的體制機制,努力改變“小作坊”的生產模式,逐步建立起現代公司治理結構,使企業能高效率運轉,不斷提高生產力和增強競爭力。而在完善企業體制機制的各項工作中,構建完整的產業鏈無疑是一項重要任務。就一些小規模的民營影視公司而言,因人員少、基礎薄弱,構建完整的產業鏈較為困難,故而根據其公司的實際情況和自身定位,有的偏重于制作,有的偏重于發行,力求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對于一些基礎較好的中等規模民營影視公司來說,構建完整的產業鏈則有助于公司快速發展、做大做強。
例如,成立于1997年的銀潤傳媒集團在經營和制作實踐中注重不斷完善企業的體制機制,努力構建適合公司高效運作和全方位發展的產業鏈。經過多年努力,該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同行業內迅速崛起,已成為一家頗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民營影視傳媒企業。目前,該公司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已設立了電視劇事業中心、電影事業中心、影視文學中心、演藝經紀事業中心、影視制作管理中心、品牌宣傳推廣中心、新媒體事業中心和影視節目營銷中心,并建立了九個制片人工作室和三個策略聯盟團隊,分別由業內資深的發行人、制作人、編劇和導演組成,具有很強的電視劇、電影及欄目劇、網絡劇的制作和發行能力。當下,如何構建適應新媒體環境的產業鏈,無疑是國營影視公司和民營影視公司共同面對的問題。為此,銀潤傳媒集團特別成立了新媒體事業中心,不僅積極推進與新媒體的各項合作,而且還加強了欄目劇、網絡劇的制作生產,正如該集團董事長陳向榮所說:“銀潤近些年最重要的另一個產業布局體現在以互聯網視頻為代表的新媒體領域。銀潤很早就認識到新媒體也代表著未來的收看趨勢,為此做了準備和布局。……今后,銀潤傳媒集團會大力加強與新媒體的內容合作乃至聯合投資,所有內容都會面對電視、互聯網、移動與戶外媒體進行生產、覆蓋和播出。要將各個年齡段人群和各個內容播出平臺都納入到我們的客戶和終端范疇,進行相應的內容供應。”[4]顯然,這一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舉措是值得贊賞的,而該集團公司在構建產業鏈方面的成功經驗也應該大力推廣。
四、發展之道:以創新求發展,以質量求市場
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的發展必須堅持“以創新求發展,以質量求市場”的正確方向,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如果舍棄了“創新”和“質量”,企業的發展就會失去堅實的基礎和有力的支撐,很難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站穩腳跟。一些成功的民營影視公司的發展史也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道理。
例如,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公司成立之初只是一個發行音像制品的小公司,僅有幾間辦公室和十多個人。但由于該公司一直堅持以創新求發展,以質量求市場,定位于精品電視劇的制作和發行,不僅擁有了政府主管部門頒發的甲種電視劇制作許可證,而且先后制作拍攝了《徽娘宛心》《川軍團血戰到底》《婚后五年》《同在屋檐下》《虎符傳奇》《領袖》《反擊》《一代梟雄》等一批頗具影響的電視劇,以及《荒村公寓》《我的播音系女友》《愛的面包魂》等故事片;其中一些作品曾相繼獲得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視金鷹獎、上海廣播電視獎、上海文藝創作“優品”獎等。同時,該公司也曾多次獲得了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授予的“全國電視制片業十佳電視劇出品單位”等榮譽稱號。該公司在贏得了良好聲譽的同時,也獲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壯大了企業實力。另外,該公司還逐步形成了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策劃、制作、發行”一體化產業鏈,組建了自己的創作隊伍。如今該公司已成為上海民營影視企業的老大,不僅擁有5個子公司和8個工作室,而且年產電視劇數量已突破了400集,年銷售額逼近3億元,并于2012年成為上市公司,企業資產和實力有了大幅度增長。顯然,該公司快速的發展速度和顯著的創作生產成績是與其堅持創新及確保質量分不開的。
當下,我們正處于一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無論什么行業,若沒有足夠的創新意識,就很難有快速的發展。對于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來說,更是如此。因為影視作品是一種創意產品,影視產業也是一種創意產業,所以創新既是作品的靈魂,也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如果不能堅持創新,影視作品就不可能確保高品質,影視產業也不可能有生氣和活力。同時,影視產品的質量是影視企業的生命。如果一個影視公司不能確保出品高質量的影視產品,而是不斷制作生產一些質量低劣的作品,那么該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就只能敗北和被淘汰。具體而言,創新意識和質量意識應如何落實在民營影視公司的經營和創作活動中呢?竊以為大致需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若要有更快的發展速度,就要堅持與時俱進,敢于和善于引領風氣之先。在當下“互聯網+”的時代潮流中,其制作生產的作品除了電視劇、故事片、紀錄片和動畫片等傳統類型樣式之外,還可以大膽涉足網絡劇和網游產品的制作等一些新領域;要努力拓展業務范疇,主動占據新的制高點,全力打造新的產業鏈。在這方面,有些民營影視公司已經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經驗。例如,慈文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不斷提升原有的電視劇、故事片、動畫片的制作與發行等核心業務水平的基礎上,又選擇進入網絡劇的制作拍攝等新興業務領域,努力打造全媒體產業鏈條,不斷培育新的業務板塊和盈利增長點,由此該公司較成功地由專業化影視公司轉型為綜合性影視文化產業集團。又如,由銀潤傳媒集團投資制作的跨媒體互動劇《蘇菲日記》曾在東方衛視和土豆網上熱播。該劇首次嘗試電視與網絡媒體互動、聯播的形式,開創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平臺在內容合作上的全新嘗試。顯然,上述兩家公司的創新探索既適應了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拓展了企業的發展空間,壯大了公司的實力。
第二,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要充分運用互聯網等新媒體在籌資、融資、宣傳、營銷等方面的優勢,積極推進公司各項業務的開展,以利于增強企業實力和競爭力,促進事業發展。例如,對于一些已有較廣泛的受眾基礎、“粉絲”眾多的網絡文學作品,在改編拍攝成電視劇或故事片時,可以采取眾籌的方式籌募資金,以解決公司資金不足的困難。同樣,對于一些準備在新媒體上發行的影視作品,也可以通過眾籌的方式籌募資金。實踐證明,這樣的作品一方面較容易得到眾多“粉絲”和網友的支持,而另一方面,在籌募資金的同時,也對作品進行了宣傳營銷,可謂一舉兩得。另外,要重視影視作品的網絡版權銷售,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公司的4部新劇尚未開拍,僅網絡版權就賣了5000萬元。顯而易見,網絡版權是公司市場盈利和回籠資金的一個重要渠道。
第三,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也要重視加強對外合作和努力向域外拓展業務領域,以尋求新的支持和新的資源。例如,上海麥丹影視文化公司于2012年與美國好萊塢演藝集團成功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影視技術、國際明星、海外發行等多個領域達成了合作意向,該公司開始致力于借鑒好萊塢的影視制作模式來經營旗下的所有項目。同時,該公司還注重與來自法國、韓國、新西蘭、新加坡,以及國內臺灣、香港等地的一批優秀的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合作,相繼制作拍攝出了一批高質量的作品。因此,該公司的廣告片客戶主要來自域外企業,其中不少是世界500強企業。顯然,這種合作對于增強公司實力、擴大公司影響、增強公司競爭力是十分有益的。
當下,民營影視公司在中國影視市場上的迅速崛起和不斷壯大正在沖擊與改變著原有的市場格局,它們已成為中國影視產業和影視制作的主力軍。其中數量眾多的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也在競爭激烈的市場“洗牌”中,努力確立自身地位,奮力向前拓展事業。實踐證明,那些能夠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并有較好發展前景的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往往自身定位準確、發展思路清晰、經營理念正確、創新意識較強、產品質量較高,并能注重構建適合公司運作和發展的較完備的產業鏈。其中一部分基礎扎實、運作良好、效益顯著的中等規模民營影視公司,正在努力成為現代化的大型民營影視企業,這無疑是一種令人欣喜的現象。由于影視行業市場需求潛力很大,在以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仍將處于高增長的狀態,所以民營影視公司還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顯而易見,在未來我國影視產業和影視制作的發展過程中,在我國由影視大國向影視強國轉型發展的歷程中,民營影視公司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并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此,政府主管部門也應該通過政策導向,進一步扶持和推動中小規模民營影視公司的發展,使之有更好的發展空間、更快的發展速度,從而使我國影視產業和影視制作的力量更加強大,在國際上更具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詹成大﹒我國民營影視公司發展歷程及其影響[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9(4):37-40.
[2]高軍,劉藩﹒中國電影新經驗與發展前景[J].當代電影,2013(7):22-25.
[3]浮云﹒超級IP劇陷入高收視、低口碑鏖戰,做精品就這么難嗎?[J].上海電視,2015(7A):36-38.
[4]武研﹒銀潤傳媒集團董事長陳向榮:在資本大潮中,銀潤定位“淡定”[N].綜藝報,2011-08-25.
〔責任編輯:華曉紅〕
中圖分類號:J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552(2016)02-0113-07
作者簡介:周斌,男,教授,博士生導師。(復旦大學 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上海,20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