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鐵 勇
創新企業效能監察的思路與方法初探
文/鐵 勇
從企業管理的角度看,效能監察是“監督的再監督,管理的再管理”,是對管理的進一步延伸和細化。對于煤炭企業來講,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監督的內部活動,在煤炭企業安全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同時,更是煤炭企業紀檢監察部門挺紀在前,超前預防,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途徑。因此,深入研究并不斷創新企業效能監察的思路、方式,持續有效地開展好企業效能監察,對煤炭企業實現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不斷堵塞各種管理漏洞,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促進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開展效能監察工作,作為煤炭企業紀檢監察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不僅有效促進了企業科學管理,同時也是新的形勢下,紀檢部門落實“監督責任”,協助黨委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一是切準了企業管理的“主動脈”。對于煤炭企業來講,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工作無非就是抓好安全生產、改善經營管理,以及做好員工服務、確保員工福利待遇等各個方面的工作。這些工作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急,有的緩,但無論哪個領域哪項工作,都是由人來做,都要由人來管理,所以不可避免地會不同程度地發生一些問題甚至會有違紀違規現象。而減少和杜絕這些問題,確保企業正常運營,確保員工合法利益不受侵害,創建一個公平正義、風清氣正的良性工作機制和發展環境,是企業的紀檢監察部門的職責所在。如何實現這一目標?答案就是要通過效能監察,抓住企業管理的“主動脈”,以人為本,從日常管理的細節著眼,從嚴格制度、規范人的行為入手,加強管理,加強監督,糾偏校正,堵塞漏洞,促使各項工作環環緊扣,步步深入。
二是介入方式更易讓人接受。一個企業里,紀檢監察部門具有執紀辦案的權威性,其工作對象就是與之平行的基層單位和部門,在一些人眼中,是手持“降魔杵”,高高在上的執法者。而相比“剎風整紀”“執紀辦案”等強硬手段,效能監察的工作方式更顯得低調溫和一些。因為效能監察的主要出發點就是幫助基層單位部門進一步改進工作,加強管理,帶有中性色彩,既要“挑刺”,也要幫忙,“挑刺”的目的也就是查找問題,幫助解決問題。比如,通過效能監察找出礦井安全管理上的不足,其實也就是幫助基層加大了安全保障。所以監察人員實際上是由監督者變成了參與者,身份的轉換使得基層的干部員工從情感上更易接受。只有基層的同志主動接受、積極參與和熱情支持,才是促進工作開展的有效途徑。
三是創新和拓展了紀檢監察的工作途徑。效能監察的出發點是查漏補缺,改善管理,是一種先期介入、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管理,相比查辦違紀案件重事后懲處,效能監察更注重“踩剎車”,注重源頭防腐,可以有效地鏟除滋生腐敗的土壤,把一些帶有苗頭性、傾向性,容易滑向腐敗深淵的問題及時地扼殺在搖籃中,可以說是落實監督責任,積極預防腐敗行為的一個重要手段,這也是效能監察給反腐倡廉工作帶來的新途徑。
一方面,當前形勢下煤炭企業集團化、信息化、市場化的步伐越來越快,層級化的管理范圍越嚴越廣、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另一方面由于煤炭市場持續疲軟,煤炭企業效益普遍下滑,員工收入以及思想狀態、從業行為,也受到極大影響和改變,從而造成安全管理、經營管理的問題越來越復雜。這種背景下,企業效能監察的內容也就相對增多,面對的問題也就相對更加專業化,一些與形勢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也就凸顯出來。
一是工作方式上存在片面化。一些紀檢人員將效能監察等同于執紀監督,重視廉潔從業上監督管理,重視管理人員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是否違反“中央八項規定”,是否有“四風”行為,是否違反了黨紀政紀,這不能說有錯,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這是對效能監察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理解不深,對在企業開展效能監察的界定范圍不熟,片面地將效能監察的出發點割裂了,也就是忽視了效能監察對企業“效能”的監督。
二是選題立項內容隨意化。企業效能監察的工作方式、職責界定不清,監察內容模糊,選題立項隨意。比如一些容易管理、容易規范、容易出成果的工作內容就積極立項,反之,對于一些管理難度大,不易見成效的就刻意回避。再比如,選題立項沒有深入調研,不能精準定位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管理問題,選題立項監督的內容與企業安全生產、經營管理存在“兩張皮”、不合套的現象。實際上這只是為了監察而監察,不能為企業管理帶來實際作用。
三是監察方式過于簡單化。盡管事前立項,但事中監察手段沒有及時跟進,只是看報表說話,工作浮在面上,沒有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把不出問題作為監察成果;同樣,把“亡了羊”之后再去“補牢”,出現問題后,再對責任人的懲處也作為成果,這些都失去了效能監察的本來意義。
四是人員業務能力單一化。效能監察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要求紀檢監察人員要有系統豐富的相關專業知識,對于煤炭企業來講,要熟悉井下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的所有過程和細節。但實際上監察人員普遍都存在知識面的“短板”,對相關專業、崗位工作不熟悉,難以適應工作要求,致使一些監察中會出現發現不了問題、發現了問題無法提出建議、不能合理解決問題的尷尬。因此提高監察人員素質,培養專業化的監察隊伍,是當前開展紀檢監察部的一項緊迫的任務。
一位企業管理者說過:“我們追求的企業管理應當表現為一種上下互動、左右協調、前拉后推的整體效能和團隊精神。”這其中效能監察的介入,發揮教育、參與和糾偏功能,就會產生這種“粘合對接”作用和“鯰魚效應”,會對企業管理進行正面的牽引和促進。
一是開展效監察要厘清觀念,理順思路,做到“三個轉變”。
首先是要由管結果轉變到管全程。對于紀檢工作來說,效能監察說到底是為了“防”,防止發生腐敗問題,不能等到腐敗問題發生了,才去懲處。做好效能監察也不能只想著“滅火”,更要考慮做好細致的“防火”,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只有通過積極的事前參與、事中監督、事后檢驗,實現全程管理,才能取得實際的成果。
其次是要由重視制度建設轉變到既重視建章立制更重視嚴格落實上。一個企業完全依靠形而上學的制度是管理不好的,但完全靠人的自覺主動也是唯心的。因此,重視制度建設與重視制度落實,二者不可偏廢,相依相存。效能監察就是要在人的管理行為中找到制度的遺漏和缺失,及時整章建制,并且要積極監督這些制度的日常落實,也就是發現問題后既要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更要督促被監督對象及時解決問題。
第三是要由紀檢監察部門唱“獨角戲”轉變到各部門協同一致的“大合唱”。開展效能監察,紀檢監察部門負有主要責任,但負責不是說“單打一”,唱“獨角戲”,靠一個部門單獨來完成。所以,要樹立這樣一種觀念:“效能監察是全員行為”,需要大家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紀檢部門要有“牽頭意識”,積極動腦筋,想辦法,只有依靠群眾的力量,調動廣泛的資源參與進來,合力監督,才能做到算無遺策,事無遺漏。
二是開展效能監察要立足實際,把握一個根本,突出三項重點。
一個根本:
安全是煤礦最大的政治,安全發展是煤礦最主要的途徑,安全也是企業最需要維護的價值。效能監察的開展也要突出這個核心,要以確保煤礦安全為根本,把維護安全作為常態化的選題確立監察項目。要突出重點,統籌安排,調動相關部門積極配合,從狠抓安全管理的關鍵部位和薄弱環節入手,及早介入,全程介入,及時發現和解決各類安全隱患問題,及時督促落實安全整改措施,及時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及時處理相關責任人員,確保企業安全生產。
三項重點:
首先要把“三重一大”作為監察重點。要督促有關部門和單位認真貫徹落實企業廉潔從業的相關制度。要全方位投入,全面參與,發揮好質詢、誡勉、問責等一切手段,切實抓好大額資金使用、干部任用、礦井工程招投標、材料和機電設備采購、采掘標準化驗收、員工工資分配等“三重一大”關鍵環節的監督檢查。
其次要把節支降耗作為監察重點。在當前煤炭企業經濟運行困難的特殊時期,要大力推進降本減耗、增收節支。要把握對煤炭成本的管控,特別是管控好非安全性、生產性投入的開支,要突出事前預算控制、事中運行監督和事后結算控制。此外,要強化對領導干部職務消費的管理,規范好公務接待、公車使用,減少和杜絕各類不必要的支出,確保企業有限的資金用在安全生產和改善員工生活上。
第三要把提高干部的執行力作為監察重點。要以效能監察為抓手,進一步促進企業各級干部提高執行力,確保企業政令暢通,各項制度得到落實,各項工作有序推進。特別是要強化對各級管理干部履行職責行為的作風效能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杜絕“不作為、胡作為、濫作為”等突出問題,進一步促進各級干部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執行力,提高工作效率。
當前,效能監察已成為新形勢下紀檢監察工作服務于企業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紀檢監察部門全面履行監督責任的重要表現形式。只有探索效能監察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廣泛運用“互聯網+”時代的新媒介、新辦法,進一步拓展效能監察工作的范圍,才能真正為企業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逐步走出困境,實現轉型發展發揮應有的作用。
(作者單位:同煤集團四老溝礦)
(責任編輯:劉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