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 瀏
國有煤炭企業黨建工作實效化創新的思考
文/楊 瀏
創新工作的持續推進給企業發展指引了方向,明確了方法,搭乘雙創快車,享受創新成果的關鍵是要解決思想和動力問題。新形勢已給企業管理理念和結構調整帶來本質上的變化,同時也對國有煤炭企業黨建工作是否能夠順應轉型升級的大趨勢,通過創新取得實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借助“互聯網+”技術,在三個作用的發揮上不斷探索新思路、新模式、新方法、展現新作為,為新形勢下國有煤炭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成為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重溫黨史,從南湖紅船開始到最終革命勝利,無論是把支部建在連上、延安整風運動,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偉大行動,其實不難發現,我們的黨史其實是一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創新史、傳承史、發展史,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始終堅定地走在舉旗鑄魂的路上并形成了獨特的中國“紅色氣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提出了四個全面,要求全面從嚴治黨,新形勢下,國有煤炭企業用五位一體來加強黨的建設,用堅定的信仰來引導企業經受住四大考驗,解除四大危險,并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持續推進創新黨建工作更加科學化、實效化是我們肩負的新使命。
當前,隨著信息化技術發展,互聯網因其開放、便捷的平臺和資源不僅改變了人們的交流和傳播方式,更改變了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新浪潮下,國有煤炭企業用創新的思維充分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開展黨建工作,將傳統的工作方法與新的管理模式有機結合,推進“互聯網+黨建”是我們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立足當前,煤炭行業經黃金十年發展轉入低谷,在企業關停、員工分流、彈性限產、宏觀限價等一系列大動作的沖擊下導致層層思想包袱和重重行動阻力,黨建工作同樣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寒冬過后便是春,新機遇下,國有煤炭企業更好履行“把方向,抓班子,帶隊伍,興文化”的職能,圍繞中心工作在發揮三個作用上更快地創新創效,將全體員工的思想力、生產力、創造力更高地凝聚在轉型升級之路上,為企業發展樹立一面鮮艷的旗幟,鑄造一支強有力的隊伍是我們迎來的新任務。
信息化黨建與網絡安全。隨著數字化黨建或網絡化黨建工作的逐步推進,關于黨員更為詳細、全面的信息都被表格化在一個大數據平臺上,在便于進行日常溝通交流、咨詢教育、情緒疏導、談心談話、定制化幫扶的同時,也由于網絡的開放性和虛擬性,給輿情監控帶來一定挑戰,給信息保密帶來一定風險,因此有一部分黨員出于個人隱私保護,在信息上報或參加線上活動時積極性不高。對此,要建立健全信息安全責任制,充實信息管理力量,做好信息處理。
共性需求與個性要求。由于煤礦工作特殊性,人們對人身安全、生命價值的需求最大化,因此一線工人的安全思想工作也是黨建工作的重點。但將全體人員及需求按照正態分布圖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兩邊的關鍵少數才是黨建工作實效化成果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在大力關注共性需求的同時,應該在樹牢規矩意識的前提下靈活多樣地關注少數人的個性要求,消除行業性可能導致的黨建工作的范圍、形式、載體有一定局限性的不利因素。
精神層面與經濟層面轉化。長期以來,人們對于黨建工作有一定的思想誤區,認為黨建工作屬于精神層面,只發揮政治作用,而沒有實實在在可以看得見摸得到的效益,或者有也是微乎其微的效益。在市場經濟下運行的企業也以生產經營為重點,人員配置、薪酬待遇、平臺搭建、晉升通道、學習培訓等方面都向生產傾斜,向一線傾斜,導致黨建工作實效化創新遇到一定的阻力。事實上政治經濟是相互依存的,而且可以相互轉化,不能避重就輕,更不能割裂,應不斷在黨建工作上創新創效。
黨建工作實效化創新就應該抓住本質,緊扣三個作用的發揮不斷進行探索實踐,賦予黨建工作新內涵、新內容、新模式、新效能。
運用系統思維,發揮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國有企業黨組織是黨在企業的政治基礎,是黨組織發揮政治優勢的主戰場。但是在企業利潤優先的發展思路下,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陷入平臺受限、發力不暢的困境。因此,要走出困境,首先應變被動為主動,運用系統思維,以實效化的黨建促和諧。一方面要跳出黨建看黨建,正確處理好黨建工作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要明確兩者是相輔相成,互不可少、互為保障的關系,用實效化的黨建促和諧;把提高企業管理作為黨建工作的主戰場,利用各種平臺,開展行之有效的活動,充分調動廣大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努力實現黨建工作和行政工作相互融合,互補優勢。另一方面要立足企業發展,將黨建工作的實效化延伸在基層,把戰場從思想教育的前線貫穿在實操訓練的過程中,改善心智模式,改變行為方式,以“帶”和“促”為手段,為企業發展培養能工巧匠的頂尖人才隊伍。
固長板補短板,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黨支部是黨委工作最基層的組織者和實踐者,是連接干群的橋梁和紐帶。但在轉型升級的發展大勢下,國有企業個別黨支部不能適應企業的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工作上沒有作為,更談不上突破,影響了整體發展效果。因此改變現狀就要大力創新,客觀分析,固長板補短板,用實效化的黨建促發展。一方面將黨建標準化項目進一步做實做細做精,穩固長板,另一方面在形式創新作用發揮上補足短板,研究信息化黨建工作途徑,將黨建工作的效果與安全生產、經營管理、企業文化建設等工作要求一元轉化,打造可視化的指標評價體系,運用大數據平臺,打造可視化的項目管理運作體系,將黨建工作清單化、程序化、互動化,使安全生產、現場管控和創新思路與黨支部建設融為一體,實現信息共享,使黨建工作更能服務中心工作,更好指引中心工作。
將世界觀落地為方法論,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黨員是構成黨組織的細胞,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是黨的先進性的集中體現和重要基礎。但在經濟發展物質提升的良好局面下,黨員隊伍中出現了意識不強、修養不夠、能力不足等問題,影響了黨員在系統內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因此要打開局面,就要學踐結合,將世界觀落地為方法論,用實效化的黨建促提升。重點針對那些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的有“個性”的黨員,“嚴”字當頭,“實”字在手,“高”字入腦,“變”字為腳,從核心價值觀教育出發,糾正三觀,對照合格黨員的標準,以問題導向出發,結合需求導向、市場導向、創新導向,借助“兩學一做”的有效載體,運用“互聯網+”的技術,在樹立標桿的同時,富有成效、形式多樣開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喚醒其責任意識,堅定理想信念,轉變工作作風,將合格黨員的先進性和模范性展現在崗位工作現場和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
用好法寶,提供創新源動力。思深方益遠。國企黨建實效化創新要堅持在學習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檢驗學習成效。通過利用新平臺創新學習方式,時時處處抓好思想教育。一是用“互聯網+”的思維,探索更加新興的學習手段,開設“微學堂”、紅色教育等活動,提升學習內容的趣味性,讓思想觀念再解放,打破常規的慣性思維定勢,以更加活躍的創意思想來發現在常規工作中的潛在創新點,為創新實施打好基礎。二是建立長效機制,將自學與集中學相結合,網絡學與互助學相結合,通過領導干部帶頭學、系統學,普通黨員反復學、深刻學,全體員工時時學、處處學,營造濃厚氛圍來開闊視野,開放胸懷,更好地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為創新打開思想枷鎖,為黨建工作注入鮮活動力。
抓好細節,升級制度全鏈條。要以制度完善創新為根本點,著眼每一個細節,進行全鏈條升級,切實提升黨建工作科學化水平。一是針對組織工作,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利用信息化平臺,設置特定項目及量化指標并動態監督到入黨的每一個流程,好中選優,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從源頭確保黨員隊伍的先進性。二是建立陽光選拔機制,堅持“把崗位做實做細做精就是人才”的觀念,完善一套體系,統一標準,搭建公平公正公開的晉升通道,給真正優秀的人才提供更大的舞臺,激活全體員工干事創業的熱情。三是按照規定黨委規范換屆工作,建立科學的評價體系和監督考核體系,將忠誠干凈擔當、實績突出的標準樹立在工作生活的時時處處,從源頭上確保隊伍的高效性與純粹性。四是定期開展制度建設回頭望活動。結合黨委活動安排,全面系統梳理原有制度,結合新形勢、新標準進行廢舊立新、查缺補漏,最終將各項制度固化成文、匯編成冊,增強制度的規范力和約束力,為黨建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創好品牌,打造可視化平臺。黨建信息化研究是實效化創新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實現可視化的前提。在信息化數據搜集階段,要將黨建工作本質與員工的思想狀態融合,結合本單位黨員特殊性,細化各項基礎硬指標,豐富個性化需求軟指標,建立黨員綜合信息化檔案,利用大數據分析;然后實施過程管控,動態閉環管理,使黨建工作實效化。在信息化建設的同時,用哲學的眼光將黨建工作延伸到企業文化等其他領域,找出相互關系,分析比對,歸納總結,最終用最合理的硫原子模型來將黨建工作可視化。
總之,在創新工作迅猛發展的大環境下,國有煤炭企業黨建實效化創新也需要順勢而為,用超前的眼光和思維,培養看到今天的事,想到明天的事,把握后天的事的能力,培育人人創新、時時處處創新的良好氛圍,將黨建工作現場關口前移,以中心工作為核心,在更廣闊的領域內不斷找到共振點,突顯黨建工作實效,創造新的活力,為企業科學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作者單位:陜煤集團神木檸條塔礦業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劉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