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斯斯
湘潭大學,湖南 湘潭 411105
?
“調審分離”制度的設計構想
周斯斯
湘潭大學,湖南湘潭411105
調審分離是近年來提出的制度觀點,如何正確適用調審分離對于司法實踐有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調審分離的背景下,提出完善調審分離制度的建議,望有所裨益。
庭前調解;自愿;保密原則;法官助理
(一)實行調審分離
裁判是法院審判民事案件常用的審判方式,但調解為一種解決民事糾紛相當柔和的方式,自有其與眾不同優勢。但是我國目前法院適用的調解方式存在著種種問題:其一,調解常常與審判相互混用,使得調解與審判得不到很好的區分:由于調審合一,主持調解的法官進行調解后如果雙方當事人沒有達成協議,案件就直接轉入審判程序,這時主持調解的法官繼續擔任審判程序的法官,但由于進入調解后,該法官往往由于先入為主的觀念,將調解意見帶入審判中,最終判決結果也是依據調解時雙方的表現做出的,于是造成調解中雙方當事人所作出的不利承認被法官所采納,使調解原本的意義喪失,也會使得當事人對于調解的不信任或排斥調解;其二,調解程序中舉證、質證采用什么標準,質證到何種程度就足以采信,而我國《民事訴訟法》對調解程序都沒有這些標準進行單獨規定,法官在調解過程中往往采用審判程序中的標準,但是這樣做法往往忽略了調解程序本身的特點。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就必須對肯定實行調審分離,將調解從審判中分離出來,使他們按照各自的特點、方式運行。
(二)設置庭前調解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了庭前調解,這是調審分離的一種體現。但是該種規定還不足以體現調審分離,法院應當要設置專門的調解機構,獨立審判庭運行。調解機構主要由調解法官與法官助理組成,調解的程序和調解的案件只能由調解機構人員來主持。在此主張前提下,當事人起訴后,要求調解的,在未開庭審理之前,由法院專門調解人員進行調解。該觀點是在承認“調審分離”的基礎上將調解程序前置,不但能夠真正起到程序分流的作用,加快簡單案件解決效率。且如果調解不成案件可以轉入審判程序,由審判機構按審判程序進行裁判,之后不再進行調解,而現行的《民事訴訟法》卻未如此規定。
在調審分離設置在何時設置,在第一部分中已經提到,在這不多加敘述,以下主要對調審分離制度提出三點建議:
(一)明確建立調解保密原則
我國現行法院調解制度沒有對保密原則的規定,只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第七條規定:“當事人申請不公開進行調解的,人民法院應當準許。”該規定對于保密原則規定的過于狹窄,不利于保護當事人的利益。所以必須以保密原則為指導,使得調解法官與審判法官不同一,才能建立獨立的庭前調解制度。保密原則是指調解程序中的法官、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對調解過程中的所獲取信息和達成的調解協議負有保密義務,不得泄露給本案以外的人。保密原則是在尊重與保障當事人處分權的基礎上,保護當事人的個人隱私與商業機密,為調解的繼續進行與調解協議的實際履行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庭前調解啟用法官助理
現在一些法院啟動法官助理作為法院庭前調解的主持者,但各院對于法官助理庭前調解的權限有不同的規定,總體來看,主要有三種類型的規定:第一種是法官助理以法官的名義主持調解工作,在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后,由法官進行審核并簽發文書。如北京市房山區法院就是這種模式,當事人要求調解或自行和解后要求撤訴的,且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法官助理可以法官名義進行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或者要求撤訴后,法官助理應當請法官到庭核實、確認,由法官簽發法律文書。①同時這種模式也是呼應了最高法院制定的《人民法院助理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第二種是法官助理以自己的名義主持庭前調解,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后經法官審核才能得到確認。
(三)提高法官素養,樹立司法權威
法律面對處于不斷變化與豐富的社會現實時,只有充分考慮到法律適用地方性和風俗習慣,才能獲得更好的社會效果。現今社會對于法官知識的要求,不僅僅只局限于法律知識的認知,也要留心于社會經驗與地方習慣。在現在的社會氛圍下,司法的中立與公正形象正在日漸下滑,一方便是是因為司法人員素養參差不齊,另一方面社會輿論隨意抨擊與職責司法機關。所以提高法官的職業素養與社會經驗知識的同時,也應當學會理性的看待司法機關行使司法權力裁判案件,給予司法機關尊重。
[注釋]
①佛法研.法官助理與法官官員額問題研究[J].人民司法,2002(8).
[1]李浩.調解歸調解,審判歸審判:民事審判中的調審分離[J].中國法學,2013,03:5-18.
[2]胡道才.調審適度分離:“調解歸調解,審判歸審判”的另一路徑——以南京兩級法院改革試點工作為研究對象[J].當代法學,2014,02:76-86.
[3]王璇.調審分離:我國法院調解制度改革的路徑[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6:28-31.
[4]白彥,楊兵.有關“調審分離”的若干問題及對策[J].法律適用,2011,04:74-78.
D926.2
A
2095-4379-(2016)21-0229-01
周斯斯(1994-),女,漢族,湖南岳陽人,湘潭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