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蔚
甘肅政法學院,甘肅 蘭州 730000
?
試論綠色發展
段蔚
甘肅政法學院,甘肅蘭州730000
本文通過對綠色發展的提出的背景與概念的界定,闡述了綠色發展的內容、綠色發展的實現路徑,認為綠色發展不僅關系國家的發展,也關系每個公民的幸福,更是實現中國夢的一條切實有效的必經之路。
綠色發展;生態保護;循環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增長與發展,環境問題和資源問題也變得日益突出。解決好這兩大問題不僅對于我國今后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也可以保證我國社會經濟平穩發展,解決好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
(一)綠色發展的提出
最早提醒政府、工業以及公眾建立環境意識的是在1962年由美國的水生生物學家蕾切爾·卡遜出版的《寂靜的春天》。此書被看作是全世界環境保護事業的開端。1972年,羅馬部發表《增長的極限》一書進一步闡述了卡遜的思想,引起西方政府和社會對環境保護問題的重視。[1]隨著西方工業化、現代化的發展帶來的諸多問題,人們逐漸認識到低碳經濟、生態足跡正逐步進入人們的生活中,對傳統地單一的高耗能、高污染的增長的發展模式提出質疑。
(二)綠色發展的概念的界定
筆者認為,綠色發展是一種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重視環境保護、節約資源,樹立系統的生態觀、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一種在尊重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基礎之上通過采用“低投入、低污染、低消耗和低排放”的方式,從而使國家和社會長遠地、永續地發展。綠色發展是一種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經濟、社會與自然環境共同發展的雙贏模式。
首先,就農業而言,我國農村的發展面臨著農業人口基數大,農業生產力不足,生態環境由于人為的破壞,再加上對原生態資源的開采和利用的無限擴張,農民的環保意識落后,我國對農業發展的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健全等問題。農業的綠色發展就是要在尊重和應用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的基礎上,不斷保護和改善農業的生態環境,包括農業的耕種環境、農業的氣候環境、農業的土壤環境、水資源環境等等。綠色發展就是要改變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從而建立一種新型的集約化、現代化的農業發展模式。
其次,就工業而言,工業發展在整個環節過程中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生存環境受到嚴重的威脅,更可怕的是我們長期生活在這樣一種非綠色的環境之下,我們的生命和健康都受到了一種潛在的威脅,這種威脅是不可抗力的,是短時間內不可預知的。因此,當今提倡的綠色發展就是為了盡快避免和逃離這樣一種令人驚悚的非綠色的工業,而是采用一種建立在3R原則,即“減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環”基礎之上,按照安全無害、技術可行和經濟效益的原則,通過科學規劃、合理安排、生態設計和技術革新等手段,采用清潔生產、綠色消費和綜合利用等措施,形成一種“鏈網”系統[2]。
最后,就服務業而言,人們自覺地樹立良好的綠色消費理念一方面增強社會的環保意識,節約有限的資源,一方面高質量、高水平的消費行為,反過來對企業的競爭力、企業的綠色發展又是一個有力的促進,迫使企業淘汰低效能、低質量和低水平的產品,加快企業升級改造的步伐。另一方面,給自己、為社會可以提供一個舒適的消費環境,促進綠色服務業的發展。
(一)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就是以人為本,重要內容是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精神實質是實現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3]綠色發展就體現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綠色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礎,因此,要更好地實現綠色發展首先要堅持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二)對全民進行綠色發展教育,樹立綠色發展理念
根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意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因此,要使全民能夠積極地投入到綠色發展的行動中去,首先必須樹立一種綠色發展理念。
(三)加大對科技的投入力度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一方面,我們要用開放的眼光,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另一方面,我們要加大對綠色發展的科技資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因為科學技術水平決定了我國的綠色發展,所以,實現綠色發展的一個必要途徑就是發展科技、提高科技水平。
(四)加強、完善和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
目前,盡管我國已經制定了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但與此相關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需要進一步補充和完善,只有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才能提高執行力。
(五)不同主體之間的多方參與
走綠色發展之路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市場的不斷推進和公眾的積極參與,這是一條全民行動、全民共享的綠色之路。
對綠色發展進行以上論述表明,綠色發展順應民心、人心、國情、世情,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經之路。國家需要綠色發展,個人也需要綠色發展。這不僅關系我國今后的發展,也關系我們每個人乃至子孫后代的幸福。所以,綠色發展刻不容緩,對我們每位公民來說都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1]霍艷麗,劉彤.生態經濟建設:我國實現綠色發展的路徑選擇[J].企業經濟,2011(10).
[2]孫佑海,李丹,楊朝霞.循環經濟法律保障機制研究[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3:41-42.
[3]衛陽光.科學發展觀的定位與內容之我見[J].黃山理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10).
D61
A
2095-4379-(2016)21-0239-01
段蔚(1990-),女,漢族,甘肅金昌人,甘肅政法學院,2015級經濟法專業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循環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