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向如
新疆自治區阿勒泰地區中共富蘊縣委員會黨校,新疆 阿勒泰 836500
?
試論傳統文化與黨風廉政建設
耿向如
新疆自治區阿勒泰地區中共富蘊縣委員會黨校,新疆阿勒泰836500
黨風廉政建設是一項系統而龐大的工程,需要從各個方面來分析和完善,因此,了解黨風廉政建設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優勢,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可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促進黨的長期健康發展。本文通過簡要分析傳統文化與廉政思想之間的關系,指出傳統文化對黨風廉政建設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以期能夠加快黨風廉政建設的步伐,促進黨的健康發展。
傳統文化;黨風廉政建設;關系;影響
作為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黨風廉政建設關系到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充分調動一切有利因素,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可以預防腐敗現象,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營造文明的社會氛圍[1]。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認識傳統文化的強大魅力,了解傳統文化與黨風廉政建設之間的關系,利用傳統文化,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增強社會對黨的信任感和認同感,可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促進我國社會的繁榮健康發展。
(一)傳統文化中蘊含了廉政文化
民本思想和愛國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等思想觀念是民本思想的具體體現。同時,“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茍以國家愛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等,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2]。在二十一世紀,堅持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指導理念,是新時期民本思想的表現形式,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愛國主義的一種表現形式。新時期黨風廉政建設的目的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堅決懲治和杜絕腐敗現象,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因此,加強民本思想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加快黨的廉政建設,可以促進黨的健康發展。
(二)傳統文化引導廉政文化的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主要集中在儒家、佛家和道家之中,其中,許多做人的美德,例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節操、“眾生平等”的思想等,體現了我國古代人民的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利用傳統文化中的道德觀念,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引導黨員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價值觀念,不斷提高黨員的思想道德素質,可以增強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傳統文化確立了廉政觀念
我國古代的家訓、啟蒙書籍、清言小品中涉及到很多的個人修養和生活方式問題,其中,宋代司馬光的《訓儉示康》中提出:“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觀點,以說明勤儉的重要性。目前,由于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增長,人們的物質需求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進而導致許多人形成了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的消費觀念,使得腐敗現象屢禁不止,因此,在新時期,大力倡導勤儉節約的精神,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可以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
(一)抑制腐敗現象的滋長
就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來說,雖然不能從權術角度來闡釋反腐敗的重要意義,但是,由于社會主義國家管理中存在著黨與人民、干部與群眾的矛盾,存在著維護國家本質的問題,從行政管理的社會性來看,要想處理好這些矛盾,就必須認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觀點。雖然我們不能堅持平均主義的思想觀念,但是,在人民群眾普遍不富裕的情況下,一些高收入者可以適當用自己的勞動報酬,來幫助群眾、發展集體經濟,以提高國家的凝聚力。
(二)啟迪人們的思想
科學性和時代性是傳統文化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在社會不斷進步的今天,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命題和思想依然有積極意義和不朽的價值。目前,現代的人民群眾已經不再從帝王統治的權術角度,而是從“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社會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的角度去解釋、分析和評價“民貴君輕”的思想。同時,平均主義的思想在當代受到批判和反對,而“按勞分配”、“公平競爭”、“人人平等”等思想受到人們的認可和贊同。因此,在社會主義的情況下,堅持批判與繼承的觀點,運用“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方式吸收和借鑒傳統文化,可以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健康穩定發展。
(三)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
傳統文化深深植根于我國肥沃的文化土壤之中,對于人們的思想觀念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可以提高我國人民的整體素質,促進我國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在制定法律法規和發展政策時,國家應該堅持群眾路線,深入了解人民群眾的心理動態,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以提高國家的凝聚力。同時,國家應該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積極作用,嚴厲打擊和制裁腐敗現象,提高人民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不斷凈化社會風氣,以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
(四)利用傳統文化開展廉政建設
古代社會會利用思想文化,約束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以維護自己的統治,而今,我們仍然可以借鑒其中的合理思想,來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古代統治者會利用戲曲、故事、傳說、格言、詩歌、小說等文藝形式,進行思想灌輸,引導人民的思想觀念,而今,我們可以利用這種形式,樹立起狄仁杰、包青天、海瑞等具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創造一些膾炙人口的格言、詩歌,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價值取向。同時,傳統文化中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清心寡欲”、“勤政愛民”等思想觀念,可以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引導人們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集體利益之間的關系,促使干部形成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產生“官本位”的錯誤觀念
“官本位”的等級觀念形成于我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屬于歷史遺留下來的陳舊、落后的社會意識,而今,“官本位”思想依然根深蒂固的存在于現代社會之中,部分官員和領導干部不重視鍛煉和改造黨性,形成“官本位”的錯誤觀念,做出買官、賣官的行為,出現弄虛作假、以權謀私等現象,因此,在黨風廉政建設中,應該大力鏟除“官本位”的等級觀念,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切實保障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提高領導干部的人文素質,可以確保黨的純潔性。
(二)具有封建專制主義的傾向
我國的傳統文化是在幾千年中的封建專制主義統治中形成和發展的,其本身必然會帶有一定的封建專制主義的傾向,并且嚴重影響著當今的政治生活,致使少數領導干部產生錯誤的思想觀念。封建專制主義中的特權思想,使得部分干部搞特權、搞特殊化,脫離于人民群眾,成為殘害人民的罪人。而且,個別干部所到之處封鎖交通、胡吃海喝、大肆宣傳等行為,給黨的形象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需要加強民本思想、廉政思想的建設,完善法律法規,以規范和約束其行為,杜絕腐敗現象的滋生。
(三)出現“官僚主義”的作風
官僚主義是封建官僚政治的產物之一,它的主要表現是濫用職權、脫離群眾、人浮于事、責任心不強、專橫跋扈、徇私舞弊、打擊報復等,因此,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應該建立健全錄用制度,大力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加強思想教育,提高干部的政治覺悟,以樹立良好的黨員形象。
(四)造成“人治文化”的局面
倫理觀念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的政治、哲學、道德等觀念的產生,都是以“禮”為起點和中心的,這種思想觀念,產生了“任人唯親”的現象,進而致使當今社會中存在著“拉關系”、“走后門”的情況。因此,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新形勢下,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應該堅持依法治國、依法治黨的原則,努力克服人治文化的不良影響,以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利益。
總而言之,傳統文化對黨風廉政建設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在世界各國文化激烈碰撞的今天,認識傳統文化與黨風廉政建設之間的緊密聯系,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積極作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吸收和借鑒傳統文化中優良成果,不斷提高黨風廉政建設的質量,保持黨的生機和活力,可以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促進黨的健康穩定發展。
[1]王保慶.傳統文化與黨風廉政建設[J].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2,03:36-37.
[2]周建軍.傳統文化與黨風廉政建設[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03:34-40.
D262.6
A
2095-4379-(2016)21-0126-02
耿向如(1973-),男,漢族,河南人,新疆自治區阿勒泰地區中共富蘊縣委員會黨校,講師,主要從事經濟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