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珠鎮 樊少勇 桑 韻
1.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遼寧 沈陽 110854;2.上海市公安局,上海 200042
?
視頻偵查技術在犯罪現場重建中的應用研究
邵珠鎮1樊少勇2桑韻1
1.中國刑事警察學院,遼寧沈陽110854;2.上海市公安局,上海200042
視頻偵查技術是視頻偵查過程中運用的技術手段的總稱。在網絡化和數據化高速發展的今天,視頻偵查技術在犯罪現場重建過程中的作用亟待挖掘,本文結合視頻偵查的運行模式和部分案例,探討視頻偵查技術在犯罪現場重建的作用。
視頻偵查技術;視頻偵查;犯罪現場重建;犯罪現場勘查
李昌鈺博士在其書《李昌鈺博士犯罪現場勘查手冊》中寫到:“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蓬勃發展的今天,如何將這些領域的最新成果盡快融入到犯罪現場勘查領域?對于刑事司法領域的理論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而言,這些都是刻不容緩地需要解決的問題。”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犯罪分子反偵查意識的提高,對案發現場的分析與取證越發的艱難,為此,在傳統的現場勘查技術手段的基礎上,視頻偵查技術的應用尤為重要,犯罪現場重建是現場分析的方法,是對犯罪現場進行分析時的重要過程,視頻偵查技術在犯罪現場重建中的有效應用將會提高現場分析的效率,是新形勢下偵查破案不可獲取的必要。
視頻偵查是指偵查人員在偵破案件過程中,通過視頻監控技術和其他圖像捕捉技術配以數據庫技術依法獲得與犯罪有關的信息和線索,然后運用圖像處理技術對信息進行分析處理,提取關鍵信息,結合現場勘查的其他線索,對案件中的線索信息進行分析、比對、關聯,獲得證據資料,查找犯罪嫌疑人,實現揭露證實犯罪為目的的一種偵查方法。視頻偵查的發展是建立在視頻監控設備和視頻監控網絡的發展基礎上的,隨著視頻監控技術的成熟,偵查人員在案件中經驗總結,視頻偵查的運行模式也逐漸的成熟。
(一)獲取犯罪信息
視頻偵查分為主動式視頻偵查和被動式視頻偵查,主動式視頻偵查手段是指偵查人員在偵查工作中為了獲取特定的犯罪情報信息,在特定場所采取的一種主動式獲取信息的措施,公安機關根據案件需要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全方位監視或在特定場所實時監控以到達掌握最新犯罪信息的目的,另外,獲取犯罪信息的視頻偵查技術有多種,在普通的視頻監控技術基礎上,無人機技術是目前較為先進視頻監控技術,其能利用承載的高靈敏度照相機從不同角度對犯罪現場進行不間斷的畫面拍攝,獲取影像資料,并將所獲得圖像信息傳送回地面。應用于反恐、緝毒、特殊案件偵查、車輛查控、交通巡邏等警務活動中,可以快捷、高效地完成任務,可為指揮決策提供實時準確的“第一手”資料,是視頻偵查中獲取犯罪信息的重要技術手段。
(二)分析犯罪信息
運用視頻偵查技術獲取的海量視聽資料中包含了大量的案件信息,需要對視聽資料進行分析處理從而獲得關鍵信息,同時,和案件相關的關鍵信息多具有隱蔽性,所以深挖資料信息需專業人員,運用數字化圖像處理技術對案件資料進行分析,使信息清晰,線索準確,為偵查破案劃定方向。隨著“科技強警”戰略的逐漸實施,視頻偵查這一全新偵查手段的發展,數字圖像處理技術開始真正專業化、系統化、實戰化地應用于視頻偵查為主的公安工作中,成為視頻偵查技術中的中流砥柱,開放的信息只需要篩選和提取,隱蔽的信息則需要偵查人員利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進行信息的分析和處理,在公安辦案的視頻偵查工作中,這是關鍵也是難點所在。
(三)犯罪信息的證據化
視聽資料是一種新式的證據,能夠直觀的再現案件的經過和具體情節,可為偵查破案提供關鍵線索,為訴訟審判提供證據。視頻偵查通過視頻偵查技術檢驗出具有證據價值的信息,再配合現場勘查獲得的其他證據資料,通過相互關聯,提取出可直接認定犯罪嫌疑的信息,使信息證據化。視聽資料信息量大,反映信息直觀生動,同時又具有一定的反映時空信息的特點,所以視頻資料是一種攜帶信息量大且證明力極強的訴訟證據。視頻偵查是一項偵查活動,其最終目的是偵破案件,在偵破案件的過程中,對聲像資料的檢驗鑒定等可為案件進展提供關鍵信息,成為偵查的重要線索,也是指向犯罪的重要證據。
(一)全方位收集數據,為現場重建提供線索
數據收集是犯罪現場重建的基礎,現場重建的中心任務是分析出現場上發生了什么和如何發生的,如何準確的分析出這兩點都需要以收集數據為前提,視頻監控技術是視頻偵查技術的核心,通過調取視頻監控錄像,技術人員的仔細審查,可以發現蛛絲馬跡的線索信息,在調去嫌疑人信息的同時,可以同時調取案發地手機基站數據,分析基站數據,查找機主號碼,在確定機主號碼后,可以查選機主照片,同時網絡社交帳號信息的人像資料信息的提取也越來越多的在案件中被應用,這些都是視頻偵查中常用的收集數據的方式,可以為現場重建提供大量的數據信息。
(二)處理分析物證信息,推測嫌疑可能
一個案件的發生除了有其案發時空之外,更重要的是現場發生了什么和怎么發生的,視頻偵查在視頻監控技術下獲取了大量的視聽資料,對資料的分析處理可以獲得關于案件的關鍵嫌疑信息,例如,某市發生的一起案件中,案發地的監控錄像拍攝下了嫌疑車輛慢速通過案發現場附近通道的視頻,技術人員在對嫌疑車牌的可處理性進行評估后,運用識慧處理軟件對車牌號進行了清晰化處理。將此物證信息送交了辦案組,為案件的推進提供了關鍵的線索。案件中,在對物證資料信息進行處理分析后,可以對犯罪行為所涉及的事件做出可能的解釋或者推測,但是,這種推測結論不能被視為是這一階段的唯一解釋。它僅僅是一種可能性,還存在更多可能的解釋。
(三)進一步線索挖掘,推動假說形成
進一步的數據收集工作需要建立在物證檢驗結果和后續偵查工作的基礎之上,也就是說視頻偵查需要配以血跡和印痕形態、射擊殘留物形態和指紋證據的解釋以及微量物證分析等物證檢驗結果,這個過程能夠幫助現場勘查人員根據事實或者經驗事件的過程形成合理的推測,即形成偵查假說。某年,某市發生一起發生在郊區的路上割喉殺人案件,犯罪嫌疑人將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并且即將到家的被害人殺死在光天化日的馬路上,性質極其惡劣,偵查員在對現場血跡和嫌疑人傷口進行分析后,調去了案發地的所有監控錄像發現,在案發地大約100米處的一家工廠門口的監控錄像恰好拍到了模糊的案發經過,技術人員在對視頻信息進行了清晰化處理后,在對視頻信息中關鍵部分進行反復觀察后發現了重要線索,嫌疑人是騎著帶有白色車筐的自行車逃跑的。最后比對上了附近拍攝到的一段視頻信息中的人物,通過運用視頻偵查技術成功確定嫌疑人。視頻偵查中對線索的深度挖掘可以找到案件隱藏的關鍵線索,這一線索配以其他線索物證,可以推動偵查假說的形成,確定嫌疑對象。
(四)視頻信息重建,測試假說成果
在犯罪現場重建過程中,一旦形成偵查假說之后,必須進行進一步的測試來核實假說的整體解釋或者特定方面是否正確。這個階段需要針對從視頻中觀察到的信息與已知的信息和視頻重建后的信息進行比對,現場勘查人員必須針對可能的行為進行實驗,從而驗證現場重建假說的正確性。例如,在夜間或者較遠距離下觀察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體態等宏觀特征,根據刑事相貌學的有關內容可以初步的形成對嫌疑人身高、體態的判斷,基于此,錄制一段同樣的視頻,選區不同身材和體重的人進行實驗,最后將實驗和檢材進行比對分析,可以確定嫌疑人的身高、體態。另外,視偵通下的身高測量也是建立在對視頻重建的基礎上的測量。視頻信息的重建是真實在線的一種方式,視頻有其獨有的直觀特征,重建的視頻是現場重建的一個可行性參考。
(五)完成現場重建,主動式偵破犯罪
在調查被害人或者犯罪嫌疑人的情況、涉案人員的行為,目擊證人描述的準確性和背景信息的過程中,現場勘查人員可能獲得一些附加信息。在針對假說進行測試并努力證明的過程中,現場勘查人員必須考慮所有可以證實的偵查信息、物證的分析和解釋以及實驗結果。當假說得到全面的檢測和證明之后,就可以被視為是合理的結論。在結論形成時視頻偵查會主動出擊,在特定場所實施視頻偵查,包括安裝視頻監控,安裝監拍,安裝監聽等,主動式視頻偵查措施是偵查人員基于案件偵查工作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種強制性措施,是公安機關根據案件需要對犯罪嫌疑人采取全方位監視或在特定場所實時監控以到達掌握最新犯罪信息,預防犯罪,監控犯罪,或偵破犯罪的一種強制性措施。此措施在犯罪現場重建的最后階段可以監視可疑目標,或在鎖定犯罪嫌疑人時實行全方位布控,抓捕追蹤犯罪嫌疑人。主動式視頻偵查是公安機關視頻偵查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大案件中發揮決定作用的一環,其在是犯罪現場重建過程中起著主動尋找線索和驗證重建結論的作用。
視頻偵查之所以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歸根到底是因為隨著科技的進步,視頻偵查吸納了視頻監控技術、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等技術手段為其視頻偵查技術所服務。視頻偵查是一偵查手段,其目的與其他的偵查手段相同,是為偵查破案提供線索,為訴訟審判提供證據,視頻偵查技術是其偵破案件的利器,犯罪現場重建作為現場分析的重要過程,需要視頻偵查技術為其提供大量的線索。本文通過對視頻偵查的運行體系進行概括總結,淺析視頻偵查技術在犯罪現場重建中的作用,為以后視頻偵查技術在犯罪現場重建中更好的運用提供了理論依托,也可為以后公安工作中技術更好的服務偵查取證提供參考借鑒。
[1]李昌鈺.李昌鈺博士犯罪現場勘查手冊[M].北京: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
[2]王禹,黃明方.視頻偵查實戰技能[M].北京: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4.
[3]李彥雷,楊冀虎.視頻監控系統在現場重建工作中的應用[J].刑事技術,2012.
[4]沙貴君.論犯罪現場重建[J].中國刑警學院學報,2008.
[5]蔡能.也論犯罪現場重建——李昌鈺博士“犯罪現場重建”之我見[J].犯罪研究,2011.
TP391.9;TP391.41
A
2095-4379-(2016)21-0132-02
邵珠鎮(1991-),男,山東臨沂人,中國刑事警察學院,聲像系研究生;樊少勇(1991-),男,湖南永州人,上海市公安局民警,研究方向:形事科學技術痕跡檢驗;桑韻(1991-),男,江蘇鹽城人,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痕跡系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