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權
福建省明溪縣公證處,福建 明溪 365200
?
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及其相關問題
羅志權
福建省明溪縣公證處,福建明溪365200
夫妻之間為避免財產糾紛而簽訂的《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并經過公證后,對夫妻各方都有約束力,也是人們對公證認可的表現,辦理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對增進夫妻感情很有必要。
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作用
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是指國家公證機構依法對夫妻雙方就夫妻關系存續期間實行何種財產制度及所得財產的分配方法、原則所達成的協議的真實性、合法性給予證明的活動。夫妻之間的財產制度是規定夫妻雙方相互之間財產關系的法律制度,主要有統一財產制、聯合財產制、分別財產制和共同財產制等幾種類型。我國《婚姻法》采用的是夫妻共同財產制中的婚后所得共有制。《婚姻法》第19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既然《婚姻法》有了規定,結了婚的夫妻雙方就可以對自己財產的產權歸屬進行約定,夫妻財產約定協議該如何簽訂、該協議公證中會存在什么樣的問題以及公證能起到什么作用呢?筆者現就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的闡述:
根據中國公證協會頒布的《辦理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的指導意見》規定,《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可以就協議所涉及的財產約定為各自所有、共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有。在簽訂協議時要注意以下問題:1、簽訂協議的雙方當事人必須是達到法定結婚年齡并領取了結婚證的男女雙方,即《婚姻法》第六條規定的結婚年齡,女方20周歲、男方22周歲。2、協議人必須是特定的主體,即是已經領取了《結婚證》的夫妻雙方,如果雙方未曾登記結婚而簽訂的《協議書》,只能是《婚前財產約定協議書》而不能是《夫妻財產約定協議》。3、夫妻雙方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55條的規定,即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4、簽訂該協議不能超過夫妻財產制的范圍,更不得規避法律效力。5、簽訂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必須采用書面的形式。
那么《夫妻財產約定協議》簽訂后是不是就立即生效了呢?《夫妻財產約定協議》是特定主體間的一項法律行為,只有符合了一定的條件才能生效。公證雖然不是《夫妻財產約定協議》生效的必要條件,但是協議在辦理公證之后,對于夫妻來說,更容易明確夫妻的財產關系,而對于第三人而言,辦理了公證之后容易被第三人確信,處理財產更易被第三人所接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自財富積累的增多,對夫妻財產關系進行公證,是一種歷史的進步,也是在現代人追求自主、平等的婚姻財產觀念作用下產生的新生事物,是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必然。
雖然《婚姻法》規定夫妻可以約定財產的產權歸屬,但在實際生活中當事人因不是專業的法律人員,很多簽訂了的約定協議不能生效使用,給當事人造成很多麻煩。常見的問題如下:
第一種情況是未能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手續。例如一對夫妻婚后共同購買了一套房屋,登記權利人為夫妻雙方,二人約定:所購的以上房屋歸男方所有;婚后各自的收入歸各自所有。因為不懂相關的規定,沒有及時到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權利人變更登記在男方一人名下的手續,也就是說房地產管理部門的權利登記人仍是夫妻雙方二人。在這種情況下男方向某人借款10萬元,用其名下的房屋抵押給出借人,但未告知出借人他們有夫妻財產約定協議。男方在借款到期后不能按期償還債權人的本金和利息,債權人仍舊可以視夫妻中一方所負債務為共同債務。因為男方在向出借人借款時未能滿足“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只有在辦理了某種公開手續或為第三人明知的情況下,財產協議對第三人才有抗辯力”的條件。
在夫妻約定將婚后共同的房產歸一方所有時,公證員要告知雙方公證后一定要到當地房地產管理部門辦理相關的手續,使登記權利人與《夫妻財產約定協議書》中所約定的權利人保持一致,并要求對方配合辦理約定房產的登記權利人變更為一人。
第二種情況是混淆了《夫妻財產約定協議》與贈與、與《婚前財產約定協議》的概念。
一對夫妻在婚前由一方出資購買了一套房屋,并且繳納了全部的購房款。二人在結婚登記后,簽訂了《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將屬于一方婚前購買的房產約定為夫妻二人所有。申請對此《夫妻財產約定協議》進行公證。這種情況下,其實當事人混淆了贈與和夫妻財產約定協議的概念。一方將婚前自己所有財產約定為夫妻雙方共有,其實是一種贈與行為,適合簽訂贈與書、受贈書或者是贈與合同來處理比較恰當,而不適合用《夫妻財產約定協議》的形式。
尚未結婚的二人來辦理《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公證,將屬于二人各自名下的房屋約定為各自所有,尚未結婚就不能稱之為夫妻,何來夫妻財產?如果要辦理公證也應該對《婚前財產約定協議》進行公證,而不是對《夫妻財產約定協議》進行公證,現實生活中當事人混淆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和婚前財產約定協議的情況也會出現。第三種情況是,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共同購買了當地的經濟適用房,以夫妻雙方的名義辦理了銀行貸款并用以上所購房屋進行了抵押辦理了登記手續,但還沒有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時就離婚。離婚時雙方約定將以上房屋歸其中一方所有,另一方不再承擔還款義務,但沒有經過貸款銀行即抵押人的同意并到相關部門辦理手續。因為在辦理銀行借款手續時雙方在借款合同和抵押合同上都簽了字,所以離婚時自己約定的抵押物歸一方所有的情況抵押權人并不知情(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抵押人也不會同意他們將抵押物歸一方的約定),應該是無效的。
另外還有一種常見的情況,就是把夫妻共有的財產(含有房產)在離婚時約定都給孩子所有,而孩子尚未成年。此種情形下,其他的動產很好處理,給孩子在銀行開戶將財產存入孩子名下即可,而房產都給孩子實際上是一種贈與行為。但因孩子未成年不能簽訂受贈書或者是贈與合同(父母作為贈與人與受贈人的法定代理人還是父母簽訂受贈書或者是贈與合同也不合適),則不能變更過戶到孩子名下,只有在孩子年滿18周歲時才能讓孩子簽訂受贈書或者是贈與合同辦理變更過戶手續。所以為避免雙方反悔、預防糾紛的發生,公證顯得尤為重要。
針對以上經常出現的問題,公證員作為專業的法律人士,都會告知當事人如何避免并解決當事人的問題。現通過一公證的案例來予以說明。
一對夫妻有兩套房屋,該兩套房屋均是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一套登記在雙方名下,另一套登記在男方名下。另有銀行存款、股票等資金。夫妻雙方約定:將以上兩套房屋的產權均歸女方一人所有,婚后所得財產歸二人共有,來辦理《夫妻財產約定協議》的公證。
公證員根據雙方的情況,要求雙方提交了相關材料并查證雙方不是為逃避債務而轉移財產,且雙方是自愿簽訂、沒有存在欺詐、隱瞞等情形的情況下,受理了當事人的申請,并起草了約定協議書,內容如下:
夫妻財產約定協議書
甲方(男方):***,男,一九**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現住************。
乙方(女方):***,女,一九**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碼:******************,現住************。
甲、乙雙方經過充分協商,自愿簽訂以下協議:
一、以下兩套房屋均系甲乙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
位于**省**市**區*****號的房屋(產權證號:*市房產證號:*********),權利登記人為甲、乙;
位于**省**市**區*****號的房屋(產權證號:*市房產證號:*********),權利登記人為甲。
雙方確認,以上兩套房屋均系二人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二人約定將以上兩套房屋的所有權均歸乙方(即女方)一人所有。甲方承諾:該協議公證后三十日內,積極配合乙方辦理上述房屋的權利人變更登記手續,將上述兩套房屋中的權利人變更登記在女方***一人名下,歸女方一人所有。
不管在男方或女方各自名下***銀行的存款和收益以及各自名下的股票、基金和收益歸雙方共同所有。
雙方保證認真履行此協議,如有違約,違約方支付給對方以上家庭所有財產總和10%的違約金。
以上協議為二人真實意思表示,不存在被欺詐、脅迫或乘人之危等情形,雙方不存在虛構、隱瞞事實的情形。
協議人:
甲方乙方
20**年*月*日
經過公證的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利于保障夫妻雙方的合法權益;對夫妻雙方均具有約束力。培養和維系夫妻雙方良好感情:有利于夫妻雙方齊心共創美好的生活。婚姻發生變化時,即可按照公證內容,明確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保障夫妻雙方的合法權益。有利于防止和減少糾紛的發生:即使有糾紛發生也有約定在先有據可依。有這樣一對夫妻,婚后購買了一套房屋,房屋登記在男方名下。雙方約定:不管二人離不離婚,以上所購房屋的產權歸女方一人所有。雙方就此申請辦理了夫妻財產約定協議的公證。后雙方離婚,男方要求分割以上房屋。理由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四條的規定:當事人達成的以登記離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協議離婚為條件的財產分割協議,如果雙方協議離婚未成,一方在離婚訴訟中反悔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財產分割協議沒有生效,并根據實際情況依法對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但是達成該約定行為時不是以離婚為條件的,所以更適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九條的規定,為雙方就財產進行的約定。
最終法院依據該經過公證的《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將該套房屋判給女方所有,保護了女方的合法權益。
所以公證過的夫妻財產約定協議,在離婚案件中為當事人提供了相當扎實的證據,對于缺乏足夠的證據而在財產問題上吃虧的情況,雖然對當事人同情,但也毫無辦法。
進行夫妻財產約定協議的公證,在雙方當事人都自愿同意離婚的情況下,就不會再為劃分財產問題而發生糾紛,也就不需要起訴到法院。由此可見,財產約定公證,在一定程度上預防了可能發生的財產糾紛,這樣不僅方便了雙方當事人,而且有利于社會穩定,還能夠減輕人民法院的審判壓力。所以,相信公證,把你們的問題交給法律專業人士來防范,既節約了成本又減少了麻煩,何樂而不為?
[1]林藝枝.我國夫妻約定財產制度探析[D].復旦大學,2009.
[2]李琦林.淺談夫妻財產約定與公證制度[J].才智,2008(17).
D923.9
A
2095-4379-(2016)21-0160-02
羅志權(1963-),男,福建明溪人,本科,福建省明溪縣公證處,三級公證員,研究方向:公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