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晨晨
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9
?
淺論公司章程的對外效力
馬晨晨
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湖北武漢430079
公司章程具有對內效力,在學界沒有爭議,因為我國《公司法》第11條側重對公司內部人員的約束,至于公司章程是否具有對外效力沒有做直接規定,實踐中出現的一些涉及公司章程對外效力問題也已引起學界的探討。有學者認為公司章程沒有對外效力,也有人認為公司章程有對外效力,但僅局限于提示交易相對人的效力。隨著公司法的發展,在實踐中公司章程的對外效力越來越突出,研究公司章程的對外效力意義也越來越大。
公司章程;公示;意思表示;對外效力
從公司章程的實際運行來看,不難發現在特定情況下公司章程具有對外效力,因為公司章程的約束力不僅局限于簽訂章程的股東,也及于后加入公司的人員。此外,公司章程中的某些規定,還會涉及到公司的對外經營和第三人,當這些對象受公司章程調整約束時就表明,在特定情況下,公司章程具有對外效力。因此我們不能完全否認公司章程的對外效力。下文將從公司章程的登記與公示,第三人對公司章程的形式審查,公司意思表示機制和防范惡意第三人公司損害公司利益角度探討公司章程的對外效力。
《公司法》規定公司登記設立時登記機關要審查其公司章程,且為實質性審查;公司成立后,公眾可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查詢公司登記事項,股份公司章程置備于公司供股東查閱,這表明登記的章程內容是公開的信息,可以為第三人提供公司的必要信息,第三人可信賴登記公示的事項,未登記公示的條款,不得拘束第三人,本文所講的章程對外效力是指經登記公示過的章程條款。
若不承認公司章程的對外效力,那么當事人之間發生糾紛,一方當事人以不了解公司相關信息為由提起訴訟,將極大地浪費司法資源。相反,承認章程的對外效力,實際是將對章程的注意義務默示地附加給第三人,即章程的公示效果要求包括債權人在內的交易相對人及時查閱公司章程,避免不必要的利益損失,因為相對人花費很小的成本就能查到相關信息。正如范健先生所認為的通過公司章程向外界公示了公司宗旨、營業范圍、資本數額以及責任形式等內容,為投資者、債權人和第三人與該公司進行交往提供了條件和資信依據,便于公司與第三人間的經濟交往。從效率和成本的角度看,不僅節約了交易的人力物力財力,也減少了不必要訴訟帶來的司法資源的浪費。
總之,公司章程的對外效力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維護交易安全,預防和化解債務人公司與政府、債權人、勞動者、消費者等公司利益相關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與道德風險,構建和諧的購公司外部經營環境有著重要意義。
法人依公司章程通過董事會、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對公司事務作出決議,由法定代表人作出意思表示,大多數情況下股東和公司的意思表示一致,但也不排除大股東控權操縱會議、小股東的意思表示被忽視而出現意思表示瑕疵,如果嚴格區分公司的意思表示行為與個別股東的意思表示行為,從公司意思表達程序化的特征來看,違背公司章程規定的意思表示程序,可能造成公司對外行為的無效。在這些特殊情況下,第三人要區分股東意思和公司意思,降低風險就應審查公司章程。以《公司法》第16條所規定的公司對外擔保相關事項為例,第三人只需對照公司章程審查數額是否符合公司章程規定、擔保事項由董事會還是股東會決定,擔保決議是否是由有權機關授權,是否加蓋公章,法定代表人是否簽名等就能降低因審查不到位而承擔交易風險。但我們不能苛求第三人花費過多精力去探求公司意思表示各個環節的合法性和真實性,做到形式審查即可。
江平、李國光先生對第三人做了善意第三人和惡意第三人的區分,因法律只保護善意三人,所以公司章程對惡意第三人有一定對抗效力。也就是說,如果相對人知道公司法定代表人所作出的決定超越權限而仍與其簽訂合同,那么,該相對人是不受法律保護的。
實踐中出現的法定代表人作出與董事會、股東會或股東大會不一致且明顯損害公司利益的意思表示,第三人發現或應當發現該意思表示有瑕疵,但為了獲得不當利益而不進行審查,進而損害公司利益,并由此發生糾紛的情況,公司可依章程的對外效力對抗惡意第三人。當善意第三人發現并監督公司法人意思表示真實時,章程對外的效力就會反作用于公司內部,對公司內部的治理起到良好的監督作用,對維護公司的利益和公司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我國公司法還在發展完善之中,法律對公司章程效力屬性規定不完善,因此,我們應立足于實踐,加強對公司章程效力的理論研究,尤其是承認并深入研究公司章程的對外效力問題,對于完善公司章程的效力,促進公司治理結構的健全,加強對公司、股東、尤其是小股東權益保護,建設誠實信用的現代商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1]梁上上.公司擔保合同的相對人審查義務[J].法學,2013(3).
[2]錢玉林.公司法第16條的規范意義[J].法學研究,2011(6).
[3]趙旭東.公司法學(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侯先鋒.論公司章程的外部效力[J].財經政法資訊,2102(3).
[5]范健.商法(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D912.29
A
2095-4379-(2016)21-0271-01
馬晨晨(1993-),女,山東威海人,華中師范大學法學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