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靜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3
?
縮小我國城鄉差距的經濟法對策研究
劉靜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陜西西安710063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在過去對中國的經濟恢復雖有重要作用,但其已跟不上時代步伐,導致了城鄉差距的產生和擴大。在當今中國社會,此問題已經十分嚴峻,不僅帶來了一些不便不公,也很大程度上制約著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本文從中國城鄉差距現狀入手,試圖追蹤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進程,深層分析當下經濟法對策的不足,并參考借鑒英美韓三國的成功經驗,構想縮小城鄉差距的經濟法對策。
城鄉差距;城鄉一體化;經濟法對策
城鄉差距是指城市和農村之間在經濟文化水平、政治精神文明和社會關系等多方面上的相差程度,其包括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社會福利差距,GDP和產業結構差距,財稅金融差距,教育資源差距,醫療衛生資源差距,社會競爭力差距,機遇多少的差距等。我們需要明確城鄉差距的內涵以及外延,以便更好地理解城鄉差距的表現,更好地采取措施處理各方面的問題。直至目前為止,城鄉分立模式引起了很多不便、不公和不平等現象。以城鄉收入差距為例,2015年上半年居民收入數據顯示,我國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為2.83,幾乎達到3倍之大,成為世界上城鄉收入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
發展經濟學家得出的結論認為,造成城鄉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城鄉的二元結構。因此,縮小城鄉差距的有效途徑,是變這種城鄉分立的經濟結構為一元的經濟結構?,F階段我國經濟法在這一方面仍存在理論與實踐上的諸多不足。
(一)城鄉經濟政策存在的不足。一方面,現狀呈現出經濟政策更“青睞”于城市地區,更多的優質資源集中于城市。另一方面,城鄉經濟政策間缺乏足夠的協調,以至于需付出巨大的社會代價。
(二)經濟法立法的不健全。第一,部分經濟單行法及經濟法律制度的缺位。諸如財政補貼法、稅收基本法、財政轉移支付法等旨在平衡城鄉財政,均衡各地公共服務的基本法均尚未出臺。第二,經濟法立法的混亂。例如,立法層次結構不清的現象。“《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從標題和理論上難以確定二者是并列關系還是從屬關系,且二者內容上又有并列還有矛盾?!雹俚谌?,缺乏程序立法??s小城鄉差距過程中,仍存在損害程序性法律的陋習,嚴重損害經濟法權威及實施效果。
(三)縮小城鄉差距的法律或政策的執行力度不夠。例如,地方利益主義以及部門利益主義,設置關卡、故設刁難等阻礙了這些要素的自由流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甚至拉大了二者差距。
當下全球化的國際形勢下,國外縮小城鄉差距的成功經驗也可以為我們所借鑒,尤其是典型市場經濟下不同國家的有效經驗,值得我國對其進行總結吸收。1、英國依照歷史、地勢及產業特征打造特色城鎮、實施逆城市化運動,還重點扶持農村地區的住宅、醫療衛生、交通、教育事業建設等,加強該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以保護農民利益。2、美國在縮小城鄉差距方面也有其獨特的對策。如“都市圈模式”及二戰后期的產品信貸公司特許法、農業安全與農村投資法案等立法為推動農村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3、韓國“以工哺農、以公建農”模式的“新村運動”拉開了其多年來工農協調發展、縮小城鄉差距的帷幕。
目前城鄉差距的產生與拉大,是長期以來多種因素疊加累積的結果。我們要有開放的視野,分析總結不同國情的國家縮小城鄉差距的對策,借鑒有效經驗。但最重要最關鍵的是立足本國國情,因地制宜,從制度層面到具體政策方面進行全面完善。
(一)經濟政策的完善。一方面,我國可借鑒日本傾向于對農村農業的優惠政策,加大對“三農”的扶持力度,優先解決與居民利益最密切相關的問題。另一方面,加強城鄉經濟政策之間的配合,可借鑒韓國及德國的經驗,以工促農,或同時制定相應的生態環境保護政策。
(二)經濟法立法的健全。一方面,經濟法應建立和健全相應的法律制度及法律體系,并提高經濟法立法質量。另一方面,加強經濟法程序立法,提高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例如完善新農村建設的相應程序規定,為新農村建設的規范實施提供依據,以全面加速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健全土地拆遷公開、公布、公式制度,防止暗箱操作。
(三)經濟法執法的完善。首先,執法部門應更加落實依法行政原則,樹立良好的執法意識,依法擁有權限,在法律的范圍內行使,并遵循法定的程序。其次,建立健全監督體系。例如,完善政府問責制及個人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嚴厲打擊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私下“開綠燈”行為,防止地方保護主義造成的不同的城鄉地區要素不流動,還可以采取政治處罰彌補經濟法具體責任類型的不足。
(四)提高公民守法意識。各地方政府應加強法制宣傳、盡快普及法律教育??s小城鄉差距固然需要包括經濟法理論與實踐上對策的完善,但也要依賴全社會各階層的積極出力,全國人民法律意識的提高。
[注釋]
①李昌麒主編.經濟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0:600.
[1]李軍.我國目前貧富差距問題略論[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2.
[2]張文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法律機制[J].中國法學,2006.
[3]洪銀興.城鄉差距和縮小城鄉差距的優先次序[J].當代經濟研究,2008.
[4]陳銳,牛文元.城鄉一體化和諧城市的戰略構想[J].中國科學院院刊,2007.
[5]朱厚倫.世界視野下的中國特色城鄉一體化道路[N].學習時報,2013-10-28.
F124.7
A
2095-4379-(2016)21-0272-01
劉靜(1994-),女,漢族,陜西西安人,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經濟法專業2015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