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佳倩
浙江師范大學,浙江 金華 321004
?
論涉外互聯網侵權的管轄問題
吳佳倩
浙江師范大學,浙江金華321004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網絡涉外因素增多,網絡侵權變的更加復雜。網絡侵權對傳統國際私法中的連接點、準據法等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在面對涉外互聯網侵權案件時如何確定相應的管轄地成為各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從某企業街景服務隱私侵權案出發,說明涉外互聯網侵權行為的嚴重性以及跨國保護的緊迫性。繼而比較分析國內外互聯網侵權管轄司法實踐,最終確立了對互聯網侵權案件管轄制度的初步立法構想,主張在堅持地域與自治因素上加強彈性融合。
涉外;管轄;互聯網侵權;自治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侵權案件時有發生,并且此類案件在司法實務中存在較多爭議[1]。某企業在2009年街景服務侵犯公民隱私案中勝訴,引起了國際私法界的轟動。原告夫婦訴某企業的街景服務能夠清楚的顯現其私人房屋,對其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且房屋也處于不斷貶值狀態。然而,一審賓夕法尼亞地方法院以賠償理由不足為由否定了原告夫婦的訴訟請求。
雖然不少國家反對某企業通過街景服務泄露公民個人隱私,但就公民個人救濟而言,又存在很大的障礙——管轄權的確定問題。某企業總部設立在美國,其街景服務侵犯了不少他國公民的隱私,而侵權行為地及損害結果發生地既不是美國,也不是他國公民所在國。也就是說,涉外的互聯網侵權超出了地域的界限,不能簡單適用屬地、屬人等原則進行管轄權的確定。此案件,引起了國際私法學界對涉外互聯網侵權的高度重視,這從另一方面說明涉外互聯網侵權行為的嚴重性以及跨國保護的緊迫性。
(一)美國“長臂管轄權”原則
美國法院長臂管轄權的本質是域外管轄權,由于它威脅到他國的管轄主權,一直受到其它國家的猛烈抨擊。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互聯網已經深入方方面面,而在涉外互聯網侵權案件中適用長臂管轄原則未免過分擴大了其“域外管轄權”。其結果必然造成所有國家對互聯網侵權案件皆具管轄權,這不僅無限加強了各國的管轄權沖突,并且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基本不能得到保障[2]。因此,長臂管轄原則在涉外互聯網侵權案件中的運用必須受到嚴格的把控。
(二)歐洲立法及司法實踐概況
對于侵權、犯罪或準犯罪行為的定性歐洲法院一直沒有統一規定。歐洲主流認為損害發生地與行為發生地是截然不同的兩個地方,第五條第3款使用的“損害事件發生地”一詞應理解為包括上述兩個地方。歐盟關于互聯網侵權管轄權采取侵權行為地規則,又對該侵權行為地進行了限制,可以理解為直接損害發生地。
(三)我國概況
綜觀我國現行立法及最高院的司法解釋,我國針對國際民事訴訟管轄的沖突卻沒有完整、明確的立法規定[3]。隨著涉外互聯網侵權案件的頻發,只能參考涉外民事管轄立法中的一些規定,并沒有自己獨立的體系。無規則之下的擴大解釋[4]。這是我國管轄權發展的趨勢所在。針對涉外互聯網侵權案件,態度也是如此。法院往往在司法實踐中將侵權行為地和損害結果發生地進行擴大解釋,使“侵權之訴由被告住所地或侵權行為地法院管轄”這條傳統沖突規則得以適用。
(一)堅持屬地管轄規則
雖然互聯網一直以虛擬空間被形容,但其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質基礎上,現階段仍不能脫離地域的限制。在理清互聯網空間與現實空間的關系后,要考慮的便是二者之間的橋梁,即聯系二者的因素。在現有發展階段,技術現狀、參與者和行為與現實世界的客觀聯系以及管轄權行使時需考量的聯系程度,發揮了橋梁功能,也為以地域為基礎的傳統管轄規則的適用提供了條件和可能。最后,尋找最佳因素位置。具體而言,便是在技術識別和線下行為配合的情況下,尋找管轄權確定所需的最佳地理位置。
(二)加強彈性融合
其一,可借鑒以“最低限度聯系”為標準的“長臂管轄規則”。該規則的創立本是建立在彈性融合多種考量因素與司法實踐的基礎的,屬于互聯網時代的針對性規則。其二,涉外互聯網侵權案件畢竟是新興的復雜的案件,且其法律關系隨著信息時代的進步而日新月異。這也就需要國家的司法進行不斷與時俱進的實踐性調整,即立法存在很大的困難。
(三)互聯網自治
在線解決爭端已經為國內各類網站所采納,其模式主要是利用互聯網技術來解決民商事糾紛,且也得到比較好的成效。本文認為可以適度的適用于涉外互聯網侵權案件,通過在線談判、在線調解、在線仲裁等方式來完成互聯網自治行為。且隨著信息時代的推進,解決與執行方式上必然會不斷的完善。
隨著網絡時代的不斷發展,互聯網侵權對傳統國際私法中的管轄權帶來了嚴峻的挑戰。鑒于互聯網侵權的特殊性,必須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尋找符合網絡特征的新聯結點。但本文僅從各國實踐結合本土資源的角度考慮涉外互聯網侵權案中的聯結點,存在專業和視野上的局限性,本文僅可視為一次初步的試探。
[1]孫尚鴻.中國涉外網絡侵權管轄權研究[J].法律科學,2015(2).
[2]郭翔.涉網案件地域管轄規則修改問題芻議[J].法學家,2011(5).
[3]楊長海.挑戰與因應:互聯網環境下知識產權侵權的法律適用[J].前沿,2010(15).
[4]劉滿達.網上侵權案件管轄權確定中的特殊因素[J].法學,2007(4).
D997.1
A
2095-4379-(2016)21-0282-01
吳佳倩(1995-),女,浙江師范大學,法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