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麗
江西水利職業學院,江西 南昌 330000
?
淺談高職院校法律教學方法的優化
魏文麗
江西水利職業學院,江西南昌330000
眾所周知,不論是何種教育模式都必須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創新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社會和企業對其的需求。法律教學也是如此,法律教學一方面肩負著幫助學生積累法律知識的任務,另一方面還肩負著提升學生應用法律實踐能力的責任,因此,必須不斷的創新法律教學方法,為提高學生素質奠定基礎。本文以現階段高職院校法律教學現狀為切入點,系統地闡述了高職院校法律教學方法的創新應用,旨在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法律教學水平,為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
高職院校;法律教學;實踐
(一)缺乏必要的實踐性
首先,教學內容缺乏實踐性。眾所周知,法律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進行純理論知識的講授,則不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具體實踐當中,也沒有實現專科教育對學生技能的培養。[1]其次,教學目標缺乏實踐性。很多高職院校法律專業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難以做到貼近實際,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也沒有突出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的目的,長此以往,學生的實踐技能自然難以得到提升。最后,在實踐能力測評方面,高職院校法律專業的實踐能力測評相對比較簡單,難以充分反映出學生在法律應用方面的水平,不僅如此,還存在考察不夠全面的問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教學手段單一
教學手段的優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應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僅僅是應用講授的方式來對學生教學,則勢必不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筆者認為,所謂好的教學方法,必須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使他們能夠在學習過程中形成一定的學科思維,在今后的實踐教學中能夠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缺乏互動,機械的單方面教學,不利于教師全面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2]
(三)教師素質普遍偏低,由于受自身資質的限制
現階段我國職業院校的師資水平相對較低,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高職院校法律專業教學目標的進一步達成。從一定程度上來說,高職院校法律專業教學水平的提升是以教師的教學為基礎。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會直接作用于學生,如果教師缺乏必要的技術手段,就難以確保教學方法的有效執行。不僅如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示范作為,對學生也具有一定的影響。
(一)實現互動式教學
實現互動式教學首先要提高教師素質,教師素質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基礎地位,如果教師教學水平偏低,則不利于教學目的的執行,正因如此,我們必須進一步加強高職院校法律專業教師素質的提高,確保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與同學進行良好的交流與互動,全方面地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互動式教學,互動式教學的實現一方面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法律知識,提高教學效果。
(二)增加實踐性教學的課時
如果高職院校法律專業缺乏對學生職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那么,我們所謂的法律教育就如同社會上的一般法律教育,因此,必須不斷加強法律專業實踐性教學。不僅如此,眾所周知,職業院校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搖籃,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味地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則學生實踐能力難以得到進一步提升。[3]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將教學方式方法同行業實際情況有機結合在一起,積極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具體實踐當中去,從而不斷滿足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確保,每一名高職院校得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都能夠接觸到法律的實際應用,并不斷的參與和學習,從而更好地認識法律實踐。
(三)建立全面性的測評方式
創新高職院校法律專業教學方法,應當改變以往單一化的評價方式,注重對學生全面的評價,同一般法律教學相比,職業院校應當更注重對學生法律知識應用能力方面的考察。筆者認為教師在設計相應考核標準過程中,應確保學生全面能力的運用水平得以通過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來展現。當然考核標準的設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需要教師不斷地進行改革以及完善的。一成不變的考核標準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也不符合教育發展的最終目的。[4]
總而言之,現階段我國高職院校法律專業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需要我們積極地去面對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予以改正,教師可以通過增強教學互動,提高實踐性教學在整體教學中的地位以及提高教師自身水平的方式,進一步提高高職院校法律專業教學水平。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1]高忠悅.淺談藝術類高職院校法律教學的改革[J].遼寧高職學報,2007,04:37-38.
[2]陳曉羅.淺談高職院校教學方法的改革[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31:196-197.
[3]李桂紅.淺談高職院校法學教育與教學方法[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8,21:43-45.
[4]林秋蝦.淺談高職院校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改革研究[J].福建電腦,2015,02:128-129.
D90-4;G712
A
2095-4379-(2016)21-0322-01
魏文麗(1989-),女,漢族,江西南昌人,碩士研究生,江西水利職業學院,高職助教,研究方向:法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