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蘇

京都伏見稻荷大社中的千本鳥居。
春節將至,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旅行過年,而日本,成為許多人的首選,除了可以瘋狂購物,還有個原因就是日本人只有元旦當天算過新年,所以春節時既不會人潮洶涌,又能感受新年氣氛。我就曾帶過兩位中國留學生,感受了一下日本新年的習俗。
春節被合并到了元旦
我的兩位留學生客人來自廣東,廣東人是頗為傳統的,自然希望春節能過得熱鬧,我就開車拉上他們直奔神戶的南京町,準備在那看舞獅、吃餃子,高高興興地過年。
我們到時,滿街張燈結彩,中國人和日本人把整條街擠得水泄不通,以至于兩位留學生大叫吃不消,說在老家春節都沒有這么多人上街的。只是,回程的時候,走了大約一個小時,看著周圍冷冷清清的街道,其中一個小伙子終于憋不住了,問我:“您看這日本街上怎么一點兒過節的氣氛都沒有???是不是出什么事兒了?”
出事兒肯定是沒有出,日本人愛激動,真鬧地震也不是這么個冷清法。我告訴他們:“日本人的春節,是和元旦一塊兒過的。所以,到了真正的春節,他們就和平常一樣過日子啦。至于南京町,是日本僅有的兩個唐人街之一(另一個是橫濱的中華街),過春節時附近的華人都會來此,而日本人跑來,純屬湊熱鬧?!?/p>
兩個留學生琢磨半天,那個女生開口了:“這么說,日本人只過元旦,不過春節?”
我又下了一番功夫,給他們解釋:日本人的確只在元旦過新年,但并不代表著他們放棄了春節這個節日。實際上日本在某些方面對東方傳統文化頗為重視。比如,日本春分和秋分這兩天竟然是國家假日,充分顯示了日本古代對農業節氣的重視。
春節這樣的東方傳統節日,并沒有被日本人忘記,只是這樣的傳統節日不再按照農歷來計算日期了。日本政府可能是覺得又過公歷節日又過農歷節日讓國民太傷腦筋,干脆下令無論公歷農歷,所有節日一律按公歷算。這樣春節作為農歷(日本稱為“舊歷”)第一天,便被并到元旦去了。

日本人過新年吃的冷食大餐。

新年來神社的祈福者吃蕎麥面。

放在饅頭狀包裝里的“鏡餅”年糕。
新年吃涼菜
兩位留學生繼而又開始好奇,日本人過新年也和我們中國的做法一樣嗎?他們是不是也會吃餃子?
日本人過年是不吃餃子的,他們吃的,是冷菜。吃冷食是日本新年的風俗,至于原因,都是以溫良賢淑著稱的日本女性惹的麻煩。在日本,每個新年前的12月28日,要進行全年最大的一次大掃除,而這時家里的先生還在單位開忘年會(即中國的年會),孩子在學校幫助打掃衛生,家里,就只能靠太太一個人拼命干活了。于是,等到大家都放假回家,太太便可以發發小脾氣:“這幾天不開火了,大家吃涼的吧。”這種說法帶有一定夸張,但吃冷食的傳統的確是為了體諒太太,感謝她辛苦了一年。
其中一位留學生問我:“難道在日本一般人家過年都吃不著熱飯嗎?” 其實,還是有兩樣熱東西可以吃的,一樣是蕎麥面,一樣是年糕。
盡管蕎麥在我國不是很普遍的食物,但日本人過年是一定要吃的,很多人不是在家吃,而是到神社去吃。而且,很多人會在新年前的午夜去吃,只為了能趕上初詣(指一年中第一次去神社或寺院參拜)。因此,和別的部門過年放假相反,新年前一天,日本的公交公司、地鐵公司是整夜加班的,神社也整夜開門。神社門口一般有免費或者50日元(約合人民幣2.8元)一碗的蕎麥面吃,吃了可以來年萬事如意。以前,吃蕎麥面講究必須在午夜前吃完,但現在似乎已經不那么講究,新年第一天拜完神社再吃面的大有人在。我猜,這可能是因為日本拜神社的人多,好不容易排到拜完,需要趕緊吃碗面暖和一下。
至于年糕,日本人的吃法和中國也不盡相同。日本過年賣的年糕分為普通年糕和放在饅頭狀包裝里的“鏡餅”兩種,前者過年時日本人會和著紅豆湯一起煮了來吃,叫做“卡卡米摩奇”,后者要一直供在祖宗神龕前面,直到過完年之后再來吃。至于饅頭形的包裝,也不能隨便扔掉,要和用松枝、桔子、稻草制成,裝飾在門上的“門松”一起,送到神社燒掉,才能去掉前一年的晦氣,迎來新年的美好未來。
神仙也會疲憊
據留學生朋友講,廣東過春節,熬夜守歲是必須的。而日本人過年夜是一定要睡覺的。年夜時,每個寺院會專門敲鐘108下,古為驅除邪孽,今為節日象征?!俺怪姟焙螅毡救藷o論如何都要睡一覺,不會守夜到天明。倒不是日本人懶惰,而是他們新年有一個特殊的習俗——解初夢。所謂“初夢”,指的是除夕夜做的夢,據說可以通過這個夢來斷定一年的吉兇。
日本人沒有拜年的習慣,新年真正的重頭節目在于去神社。談到神社,很多人常說那無非是封建迷信。但如果真的去過一次,就會被獨特的異國情調吸引。比如,神社正中的大路據說是神們走的,普通人不能走,大家再擁擠也只在兩邊排隊。 我曾就這個問題詢問過一位老得不能再老的神官,問他是不是神們太兇太傲慢,沖撞不得?那位神官癟著沒牙的嘴想了好久,解釋道:“日本的神啊,都已經非常非常老了,最小的也比我還老很多啊。把他撞倒了,可能就沒法來給大家祈福了哦?!币粫r,這虛幻的神靈也有了幾分人情味。
神社的大殿前都會懸掛有一根草繩拴好的大鈴鐺,這是為了叫醒神明而設的。在日本人眼里,神也會煩,也會疏忽。所以新年天還沒亮很多人就擠在神社門前,等著去“初詣”了。這時候的氣氛像體育比賽,神官拉開門后要像兔子一樣跑開,否則可能被人踩死。人們瘋狂地沖向神位,爭著去拜神。他們覺得神這時候精力充沛,會好好地記住自己的祈愿。等過了一會兒人潮如涌,神仙也會忙不過來,疲憊之中給你的愿望打了折扣豈不冤枉?所以,為了讓神明保持清醒,日本人許愿之前會搖晃草繩,鈴鐺便發出“嘩啦嘩啦”的響聲。
拜神有規矩
新年拜神社的規矩不少,我特意囑咐兩位留學生,去許愿的時候要遵循程序,即先拍掌兩下,然后雙手合十說出心愿。爾后再拍掌一下,才算拜謁結束。這樣做是為了跟神有約定,先拍掌兩下,引起神注意,后拍掌一下,表示自己許愿結束了。
一位留學生問道:“如果我只是拍掌兩下,許愿完了忘記再拍一下,會有問題嗎?”我說你聽過北京相聲《扔靴子》嗎?某人租住樓上,晚上回來必把一對兒靴子扔到地上,“咣,咚”兩聲,弄得樓下有犯心臟病的危險。提醒之下,樓上這位回來“咣”扔了一只靴子,忽然想起,把另一只輕輕放下。第二天,樓下憤怒之極:“我等你扔第二只靴子,等了溜溜兒一宿??!”
你不會讓神溜溜兒等一宿吧?
實際上,世界發展迅速,日本的新年也可以看到若干國際影響的影子。比如,日本人“初詣”后習慣買內裝“守護”的錦囊回家,里面通常是有神社開光的小弓箭等“寶物”。以前,日本人還可以從容挑選哪個神社的守護更加靈驗,現在則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拿了再說。原因是中國游客新年到日本游覽的人數越來越多,他們到神社參觀,經常順手買下四五十個錦囊帶回去送人。結果神社的錦囊供不應求。
再比如,日本神社設有“賽錢箱”,即捐款箱,供新年的時候人們提供捐贈。據說日本的神并不喜歡大面值鈔票,而最青睞5日元的銅幣,因為其中間有孔,大有古風,為那些老神們喜愛。然而,今天在日本各處的神社,經??梢钥吹侥硞€捐款箱里出現各國的鈔票和硬幣,這與其說是尷尬,不如說是增加了新年的喜感。
我想,日本的神一定也是這么想的。
鏈接:新年必去的日本神社
神社是神道的信仰中心,日本人的精神圖騰。對日本人來說,去神社祈福是新年最重要的事情,而以下幾個神社,絕對是日本新年人最多、最熱鬧的地方:
八坂神社:位于京都東山區,是日本全國約3000座八坂神社的總社,例行祭祀活動叫祇園祭,與東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并稱為日本的三大祭。

京都八坂神社的櫻花。
嚴島神社:位于廣島縣廿日市,主要祭奉日本古傳說中的三位海洋女神。以其海中矗立的朱紅色大鳥居聞名,觀賞日落絕佳。門票300日元(約合人民幣17元),是日本門票最便宜的神社之一。

廣島嚴島神社海中鳥居。
伏見稻荷大社:位于京都伏見區稻荷山西山腳,是京都香火最旺的神社。神社主殿后面密集的朱紅色千本鳥居,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景觀之一。
野宮神社:位于京都右京區,是日本祈求姻緣最有名的神社之一。這里供奉有緣分、財運與開運的神,信眾很多。神社內還有一塊龜石,據說撫摸此石誠心許愿,便可實現自己的一個愿望。
春日大社:位于奈良市奈良公園內,是日本全國各處的春日大社的總部。每年2月和8月,前往神社途中的路旁數百盞石燈籠會在燈節會點亮。每年4、5月神社的紫藤蘿盛開,吸引許多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