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臺
北京:進一步做好住宅工程保修維修工作
進入汛期以來,受強暴雨天氣影響,部分住宅小區出現了屋面、外墻、外窗等滲漏問題。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日前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住宅工程保修維修工作的緊急通知》,明確房地產開發企業作為住宅工程質量保修的第一責任人,要和物業服務企業積極排查維修,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相關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督指導檢查。對房地產開發企業、物業服務企業排查工作落實不到位,推諉扯皮、維修處理不及時甚至拒不履行保修義務的,將予以全市通報批評,同時記入企業不良行為記錄。
貴州:強制性節能標準逐步向鄉鎮推進
《貴州省“十三五”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規劃》正式“出爐”。未來五年,貴州省將提高綠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重,力爭五年后新建建筑強制性節能標準執行率達98%,城鎮新建綠色建筑比例達50%。根據規劃,到“十三五”期末,貴陽市、安順市、遵義市、貴安新區主城區居住建筑實現節能50%到節能65%的轉變;強制性節能標準逐步向鄉鎮推進。同時,政府投資建筑、保障性住房、城市綜合體、大型公共建筑及20萬平方米以上住宅區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
天津: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加碼
日前,《天津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管理辦法》正式印發,并將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該《辦法》將促進天津市循環經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加強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管理。根據《辦法》,建筑垃圾按照“誰產生、誰付費,誰收集、誰處置”的原則,實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利用。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項目用地,可采取劃撥方式供地。符合稅務部門相關規定條件和范圍的,可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
鄭州:房產中介市場專項整治全面展開
今年10月20日前,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將開展全市房地產中介專項整治,重點查處中介機構和從業人員在10個方面是否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根據時間安排,8月30日前為全面排查階段,利用網格化社會管理平臺,由網格人員深入街道社區逐門店排查;9月30日前為集中檢查階段,對發現嚴重違法違規問題的,現場調查取證,采取行政處罰措施;10月20日前為整改提高階段,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整理、分析,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給予行政處罰或限期整改、暫停網簽、信用減分、注銷備案等管理措施處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并記入誠信檔案。
上海:重構建筑垃圾分類收運處體系
據悉,上海將重構建筑垃圾分類收運處體系。通過拓展工程渣土消納方式,打通灘涂造地、郊野公園建設等消納渠道;提升拆房垃圾和裝修垃圾集中資源化利用能力達到750萬噸/年;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力爭資源化利用率達到95%以上;以水上轉運能力為核心,形成較為穩固的建筑垃圾中轉體系;推進建筑垃圾源頭減量。同時,建立建筑垃圾中轉分類體系。落實屬地責任,各區縣落實中轉分揀場所,強化源頭分類分揀。健全垃圾綜合治理體制機制,加快推進建筑垃圾管理相關政府規章修訂。
江西:6108塊濕地完成建檔保護
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城中濕地、湖泊不斷減少。江西省推廣“圈層式”濕地保護模式守住“城市綠肺”,所謂“圈層”,第一圈層是生態圈,主要是保護;第二圈層體現的是一個城市的配套;第三圈層是工業文明,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據介紹,江西省濕地總面積91.01萬公頃,其中得到保護的濕地35.06萬公頃,濕地保護率為38.52%。截止7月,全省6108塊城區濕地全部完成建檔保護。
揭陽:國內首個電鍍園區實現廢水“零排放”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電鍍企業共有20000多家,其中廣東揭陽就聚集了7600家,占全國總數的近1/3。相比其他工業廢水,電鍍廢水具有雜質多、毒性大、難降解三大特點。日前,國內首個電鍍園區廢水“零排放”工程在廣東省揭陽市中德金屬生態城投入運行。該工程采用廢水分流、分類處理、廢水回用、資源回收的技術路線,不僅使廢水回用率提高到99.64%,而且還將處理后的金屬固體廢物再次回用,徹底實現了廢水的“零排放”。
蘇州:今年再建100個康居村
江蘇省蘇州市美麗鄉村、三星級康居村的建設正如火如荼地推進中,今年更是提出了科學具體的目標:年內計劃建成10個市級美麗村莊示范點,涉及農戶1555戶;計劃創建101個“三星級康居鄉村”,涉及農戶8702戶。截至今年4月底,10個美麗鄉村示范點已經有9個制定實施方案、5個已完成生活污水處理。10個示范點年內需完成項目117個,預算投資總額達14433萬元。101個三星康居村年內需完工項目977個,預算總投資額4829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