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7位銀行“董監高”密集變動
近幾年,銀行業高管出現了“離職潮”,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16家A股上市銀行共有37名“董監高”出現變動或離職,大部分涉及董事、獨董、監事等。
據統計,浦發銀行今年共有15名獨董或董事離職,原因是由于浦發銀行的董事會進行了換屆。根據浦發銀行的公告,浦發銀行第六屆董事會完成換屆后,成員分別為吉曉輝、劉信義、姜明生、潘衛東、邵亞良、顧建忠、沙躍家、朱敏、董秀明;華仁長、王喆、田溯寧、喬文駿、張鳴、袁志剛為獨董。
國有行中,農行原董事長劉士余出任證監會主席;中國銀行副行長張金良接任光大銀行行長趙歡,趙歡則赴農業銀行擔任行長,而原農行行長張云因嚴重違紀被撤職。
事實上,除銀行公告披露的“董監高”離職或變動以外,離職更多的還有銀行部門經理一級的人物。
今年以來,先后有光大資管部總經理張旭陽擬出任百度副總裁;中國建設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黃浩出任螞蟻金服集團總裁助理;交通銀行資管中心總經理馬續田出任中信銀行資產管理業務中心總經理;工商銀行電子銀行部經理侯本旗將籌備民營銀行“中關村銀行”等。
近年來銀行人員流動不斷出現新的動向,從分行到總行、從普通員工到銀行中高層,外流情況不斷加劇。有專家指出,由于近年來傳統的薪酬結構已經不能適應股份制銀行乃至銀行業的發展,導致人才不斷流失。積極地改善員工的薪酬激勵機制,已經迫在眉睫。
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董希淼認為,銀行人員的流動一方面是受到薪酬提升、職業發展等因素影響,對銀行業發展前景較為迷茫;另一方面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新金融等業態吸引力增大,離職高管大多去往互聯網金融企業就職。隨著互聯網金融和傳統金融的不斷融合,未來人才流動將更趨頻繁。
他建議,股份制商業銀行應完善薪酬福利體系,從薪酬結構、薪酬核定、薪酬支付等方面進行統一和規范,明確薪酬分為基本薪酬、績效薪酬和福利三部分,且根據公認的市場化薪酬原則,員工薪酬應為密薪制。基本薪酬是為保障員工基本生活而支付的勞動報酬,主要依據崗位的相對價值、服務年限和個人能力素質等因素進行分配;績效薪酬與考核掛鉤,根據員工的履職情況、工作業績和價值貢獻等確定,體現“按績付薪”,發揮薪酬的激勵和約束功能;福利分為法定福利和企業福利兩大類。
(人民網2016.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