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嘴饞”時該如何吃
嘴饞是胃口好的表現,說明身體還不錯。既然嘴饞了,那就吃嘛,薯片可以吃,瓜子可以吃,話梅、牛肉干也可以吃。不過,一定要適量,因為這些零食畢竟不適合老年人,吃多了會增加腸胃負擔,對身體不好。
對老年人來說,最好的食物還是家里自制的各類清淡粥湯。營養專家把老年食品的特點歸納為:暖、軟、淡、潤、少。即不吃冷的食材,即便是涼菜,也最好用熱水焯過;用“燉、煮、熬、蒸”的做法做出軟食;少鹽少油;基本上每餐都有湯或粥,吃得要滋潤一些;少食多餐。當然,老年人不要一味素食,每周最好吃一兩次肉、血或肝,如果家里用的是生鐵鍋炒菜,那么攝入的鐵、鈣等基本就夠了,別再瞎補亂補了。
另外,現在很多超市里都有讓顧客自己挑選食材、現場磨粉的服務,很受中老年人喜愛。不過,專家表示——核桃、芝麻等堅果類比較滋膩,不易消化,不適合夏天吃。長夏季節,濕氣較大,不妨選擇米仁、芡實、白扁豆,磨成粉后和米粉一起,老年人每天吃一小碗,當早餐或者當點心解解饞都行,可以健脾祛濕。
另外,如果食用這些食品,最好選擇單一品種。因為不同食物是具有不同性味和作用的,并且隨季節、地域、體質的不同,對人體的補養作用不同;有些人的體質可能不適合吃,有些可能配伍的量不正確,如果出現消化不好或其他問題,單一品種可以讓你更快發現問題出在哪里。其實要解決這種問題也很簡單,中老年朋友們可以請專業的中醫或中西醫結合的醫生辨證自己是什么體質,聽聽醫生的建議,有條件的還可以請營養師“配餐”。這樣才能集食養食療于一體,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同志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