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建,張普宇,袁洪釗,孫旭東
(1.貴州省普安縣氣象局,貴州 普安 561500;2.貴州省黔西南自治州氣象局,貴州 興義 562400)
?
以編制專項規劃推動落實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法治化
趙 建1,張普宇2,袁洪釗2,孫旭東2
(1.貴州省普安縣氣象局,貴州 普安 561500;2.貴州省黔西南自治州氣象局,貴州 興義 562400)
該文對黔西南州通過政府主導開展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編制,進一步強化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一些做法進行了探索和總結,供管理部門和技術人員參考。
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編制;法治化
1.1 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法治保障及政策支撐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強調“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2012年12月1日,國務院頒布施行《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2014年9月30日,國家出臺《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范—地面氣象觀測站》、《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范—大氣本底站》、《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范—天氣雷達站》、《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規范—高空氣象觀測站》4項強制性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四項強標),并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實施。2015年1月14日,《中共中國氣象局黨組關于全面推進氣象法治建設的意見》正式印發。以上氣象法律法規、政策及保護標準的出臺為進一步強化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和政策支撐。
1.2 氣象探測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
黔西南州氣象局下轄七縣一(市)氣象局,有1個國家基準站(興仁)、3個國家基本站(興義、望謨、普安)、4個國家一般站(安龍、冊亨、晴隆、貞豐)。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的加快推進,城市發展地域不斷拓展,高層建筑不斷增多,對原地處城市郊區的國家級氣象站氣象探測環境構成威脅,氣象探測環境保護面臨嚴峻形勢。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氣象部門未編制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或專項規劃未納入城市總體規劃,政府及相關部門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認識不夠,在城市發展規劃和項目審批環節未充分考慮氣象因素;二是氣象部門對氣象法律法規宣傳不到位,公眾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法律意識淡薄。
1.3 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存在問題及對策
基于以上問題,黔西南州氣象局經認真分析,梳理了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和城市建設發展之間矛盾表象和所涉及的各個環節,得出:保護探測環境應緊緊依靠法治,落實法治應編制專項規劃,將規劃作為推動落實探測環境保護工作法治化的有力抓手。因此,應采取在城市規劃和審批環節加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形成“政府主導、人大監督、氣象牽頭、部門參與”的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新格局,進一步增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合力,確保氣象探測環境穩定。
2.1 建立“兩定兩推”工作機制
“兩定”包括“定規范”和“定目標”,指編制專項規劃指南和業務規范,確定編制內容和編制流程,擬定規劃編制重點任務及目標考核內容,確定完成任務節點和完成時間。
“兩推”是指“州(市)推縣”和“縣推局”,“州(市)推縣”即通過人大常委會開展執法調研及部門定期通報與信息反饋機制,促使縣級政府及相關部門重視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并開展專項規劃編制;“縣推局”即以縣級政府為主導,氣象部門為牽頭單位,相關部門進行配合開展專項規劃編制。
2.2 政府主導編制和批復規劃
一是由縣氣象局擬文向政府報告,請求和爭取編制規劃及經費支持;二是政府同意后,迅速啟動有關工作,并在省氣象局觀測處及市州氣象局業務科的指導下,由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規劃編制;三是規劃編制過程中,要與規劃、建設等部門溝通,把氣象專項規劃和當地城市規劃進行充分融合;四是規劃初稿出來后,由政府組織專家召開評審會,對規劃進行評審和完善;五是由政府下文對規劃進行批復納入城鄉總體規劃,并抄送有關單位備案。
2.3 擬定先行試點,以點帶面逐步全面推開思路
根據氣象探測環境可能受影響的嚴峻程度,結合縣氣象局工作實際,首先明確1~2個單位先行試點規劃,形成模式后再逐步推開。2014年初,黔西南州氣象局下達重點工作任務,要求興仁、貞豐兩縣氣象局編制專項規劃,考慮如下:一是興仁屬于國家基準站,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要求高,遭受破壞的風險和壓力大;二是貞豐正在實施臺站搬遷工作;三是兩縣地方氣象事業工作開展情況較好;四是兩縣形成模板后,按先易后難的步驟逐步、全面推開,使其他縣在宣傳及做法上有了很好借鑒。
2.4 建立完善探測環境保護相關管理機制
2.4.1 對內加強管控,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 為加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黔西南州氣象局先后制訂了《新一代天氣雷達(CINRAD/CD)探測環境保護計算方法》、《黔西南州建設工程避免危害氣象探測環境行政審查工作程序》、《黔西南州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編制指南》等業務規定,將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納入地方行政審批政務大廳便民服務項目,進一步從制度、機制建設上加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
2.4.2 對外加強宣傳,提高執法水平 為增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社會意識,黔西南州氣象局主要采取了3個方面的措施。一是積極向黨委、政府匯報,繼續開展氣象法律法規備案,爭取各級領導及相關部門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的支持。特別在政府組織的一些評審會上,必要時將《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及相關宣傳資料進行現場發放,不放棄任何宣傳機會,增強各級領導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意識。二是積極開展氣象法律法規社會宣傳,提高社會公眾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法律意識。并購買了3 000余冊《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制作10 000余份《黔西南州國家級臺站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標準》及《黔西南州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行政審查工作流程圖》,深入臺站周邊的社區、村寨進行發放,提高公眾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認識。三是加強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行政執法檢查,提高公眾守法意識。通過理順執法程序,規范執法流程,建立執法隊伍,依法開展對可能影響氣象探測環境有關建設項目的執法檢查。在檢查過程中,向執法對象認真講解氣象法律法規知識,采取勸說等方式,提高其守法意識。執法過程中做到有理有節,堅持科學執法、規范執法,并采取現場拍照、建立筆錄等方式保留好執法痕跡。
2.4.3 橫向加強聯動,形成合力 積極向黨委政府匯報,將州、縣氣象部門納入城市規劃委員會成員單位。通過與城市規劃、住建、國土等部門的溝通和協作,建立氣象探測環境審查工作機制。將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風險關口前移,形成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合力。
2.4.4 縱向加強檢查,發揮督導職能 通過州級人大開展執法調研,進一督導縣級政府重視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2014年8月18日,黔西南州人大到各縣(市)開展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等落實情況執法檢查,切實推進了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
3.1 全州8個國家級臺站專項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2014年,興仁縣人民政府、貞豐縣人民政府分別劃撥10萬元和6萬元經費編制了興仁國家基準氣候站、貞豐國家一般氣象站(新址)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并納入當地城市總體規劃。2015年,興義、安龍、望謨、晴隆、冊亨、普安縣人民政府批復同意實施專項規劃編制,并劃撥專項規劃編制經費32萬元。截止2016年6月20日,望謨、晴隆、冊亨、安龍、興義等縣級人民政府已批復將規劃納入當地城市總體規劃。普安已完成規劃文本編制,縣政府主持召開了規劃評審會,后續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3.2 保證氣象探測環境長時期的穩定性
通過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編制,且嚴格經過縣(市)政府組織的相關專家評審,并融入當地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在未來城市修編中,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將作為一個不能回避的醒目因素得到充分考慮和重視,并與其他建設規劃更好地相融共存,保證了氣象探測環境長時期的穩定性。
3.3 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有了更強的保障措施
在政府主導下,通過編制專項規劃,進一步規范氣象探測環境保護范圍內各類建設活動。通過與發改、住建、國土等部門之間建立協作機制,加強了氣象觀測場周圍用地審批和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政府主導、人大監督、氣象牽頭、部門參與”的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格局通過規劃編制、批復等進行了明確,為落實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法治化提供了更好依據,從規劃、審批這個源頭上形成了對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強大力量。2015年,全州有效制止了多個可能危害氣象探測環境的建設項目——望謨縣災后重建及棚戶區舊城改造項目(共52棟樓房)、興義天嬴國際項目、普安文筆村高壓電線塔等。
①抓住探測環境保護“牛鼻子”—政府主導規劃編制。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保護條例》,推進氣象法治建設,緊緊抓住政府主導規劃編制這“關鍵一招”,強化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探測環境保護意識,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工作持續得到重視和加強。
②“兩定兩推”工作機制—發揮規劃編制示范引領作用。 通過“兩定兩推”工作機制的建立,有力保障了興仁、貞豐、冊亨、望謨、晴隆等國家級臺站氣象探測環境保護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得到順利實施,并成功納入城市總體規劃。為其他縣(市)氣象探測環境保護進一步做實起到了很好的啟發和借鑒作用,可以在有關工作中進行推廣。
③完善探測環境保護審查工作機制建立,推進規劃落實。縣級氣象部門要繼續與規劃、住建等部門建立聯動機制,明確探測環境保護審批流程,確保專項規劃落到實處。
[1] 黃先林,宋啟堃.氣象探測環境現狀分析與對策[J].貴州氣象,2009,33(5):38-40.
Preparation of special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the work of meteorological dete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ZHAO Jian1,ZHANG Puyu2,YUAN Hongzhao2,SUN Xudong2
(1.Pu'an County Meteorological Bureau,Pu'an 561500, China;2. Qianxinan Prefecture Meteorological Bureau of Guizhou Province,Xingyi 562400, China)
The special planning of meteorological detecti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as prepared under the leading of Qianxinan Prefecture Government. The practice of meteorological detection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ork was explored and summarized,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Meteorological dete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pecial planning; rule of law
1003-6598(2016)05-0086-03
2016-04-07
趙建(1979—),男,副高,主要從事氣象綜合管理工作,E-mail:zhaojian1128@sina.com。
P4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