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秀華
層級管理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分析
郭秀華
目的 分析層級管理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根據管理方法對觀察對象進行分組,其中觀察組實施層級管理,對照組采取常規管理模式,對兩組護理人員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患者滿意度及護理工作質量進行比較。結果 觀察組護理人員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患者滿意度及護理質量均提高,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層級管理可優化護理人員知識掌握程度,能夠改善臨床護理工作質量,提高患者滿意程度,有利于整體護理工作的開展。
層級管理;臨床護理;考核
對醫院各個科室護理人員進行有效管理,能夠對護理專業產生促進作用,并不斷提高護理工作質量。另一方面,廣大護理人員希望在實踐工作中充分發揮自身潛能,實現自我價值。因此,對醫院護理人員進行資源配置,成了現階段醫院管理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權威文獻表明,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對護理人員進行有效管理,能夠提高臨床護理質量[1]。本文選擇2014年1~12月70名護理人員作為觀察對象,闡述層級管理的優越性,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4年1~12月70名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21~39歲,平均年齡(32.4±2.8)歲。工作時間6個月~18年,平均護齡為(9.7±4.1)年。其中主管護師10名,護理師46名,護理助理14名。根據管理方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5名,觀察組平均年齡(31.9±2.7)歲,平均護齡為(8.8±4.2)年,主管護師5名,護理師22名,護理助理8名。對照組平均年齡(33.4±3.0)歲,平均護齡為(10.2±4.1)年,主管護師5名,護理師24名,護理助理6名。兩組護理人員年齡、護齡及層級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實施層級管理前觀察組護理人員滿意度為(74.3±5.9),對照組為(73.5±5.7),兩者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管理后,觀察組護理人員滿意度為(96.2±7.8),對照組為(85.6±7.7),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管理前為(75.6±4.7),對照組管理前為(73.3±4.5),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管理后,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89.3±5.0),對照組為(81.7±4.7),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層級管理是指管理過程中,對每個職位的權責和利益進行明確,保證所有人員能夠各在其位、各謀其職,并嚴格根據組織制定的程序開展工作[2-5]。將層級管理與現代醫學護理模式相結合,能夠有效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在最大程度尊重和滿足護理人員的同時,對其日常工作進行適時調整,使其充分發揮自身才能,挖掘人員潛力,為護理人員實現自我價值夯實基礎。同時,層級管理能夠營造良好的護理環境,帶動所有護理人員,建立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為臨床提供更為全面和優質的護理服務。
我院護理人員中實施分級管理模式,將相關護理人員按照不同層級進行劃分,制定各個層級工作權限和職責,協調、合作完成各項護理服務工作,強化培養力度,并逐漸完善激勵機制。對應用效果進行評估和評價,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常規護理人員管理模式相比,觀察組護理人員實施層級管理后,其自身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患者滿意度及護理質量均提高,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文獻報道結果相符[6-8]。
總之,層級管理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提高護理人員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水平,對我院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產生促進作用。
[1]《護理實踐與研究》雜志2013年文題索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25).
[2]殷愛順,李秋容,賀曉萍,等.護理層級管理在臨床護理服務中的價值[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4,25(4):577-578.
[3]劉欣.護理層級管理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及方法[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1):311-312.
[4]劉婷婷.分層次管理法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5(13):108-109.
[5]郭霞,郭秀芳.護理層級管理在提升臨床護理服務質量中的作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4):355.
[6]牛瑞芳,郭紅桃,池禮捷.分層次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2015,37(s1):501-503.
[7]丁愛萍,張惠玲,張一梅.分層次管理應用于臨床護理管理中的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5):257-258.
[8]尤敏.臨床護理管理中分層次管理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8):250.
Analysis of the Application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 Clinical Nursing
GUO Xiuhua Nursing Department,Hulunbuir Mental Health Center,Hulunbuir Inner Mongolia 02100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in clinical nursing.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management methods on the object,the observation group implemented the hierarchical management,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conventional management mode.The two groups of nursing staff in theory knowledge,patients'satisfaction and nursing quality were compared.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level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patients‘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care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0.05).Conclusion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can optimize the knowledge of nursing staff to grasp the degree,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nursing work,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 degree,it i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olistic nursing work.
Hierarchical management,Clinical nursing,Evaluation
R47
A
1674-9316(2016)20-022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0.143
呼倫貝爾市精神衛生中心護理部,內蒙古 呼倫貝爾 021000
1.2管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管理模式,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層級管理,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1.2.1構建層級管理模式 根據護理人員職業能力、權責范圍、學歷,分為護士長、輔助護理及護理助理三個層級,鼓勵相關人員之間開展公平競爭,并對“職位競聘上崗”和分層使用進行優化,為實現層級管理模式構建奠定基礎。其中競聘上崗基礎條件包括:(1)具備專業理論知識,熟悉相關操作和技能;(2)具備主管護師及以上職稱;(3)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4)設定責任護理期限為3個月,平均每3個月對其進行量化考核,不合格者降為輔助護士。
1.2.2護理人員分層使用 護士長負責對病房中相關護理工作進行統一調配和管理,包括護理人員日常工作安排、臨床業務指導、新技術拓展、傳達聯絡等;責任護士主要對其管理的患者負責,具體包括:(1)及時掌握每位患者實際情況,根據患者病情發展和變化,及時對護理干預措施、計劃進行調整;(2)組織護理人員積極主動參與到危急重癥患者搶救及護理工作中;(3)責任護士應及時與主治醫師進行聯系和溝通,反饋患者病情治療及護理總體情況;(4)有效完成臨床帶教任務,檢查并指導輔助護士護理程序使用情況;(5)控制護理文書書寫質量。針對輔助護理人員來說,其在開展業務過程中需要得到責任護士的指導,并能夠有效對護理程序進行應用,為實施臨床護理服務提供便利條件。
1.2.3護理人員分層管理 根據層級管理模式,須通過競爭才能獲得責任護士的崗位,而護士長則負責制定對應的崗位職責及考核指標,同時安排下級護理人員的工作范圍和權限,并告知其做好每個患者護理服務工作。輔助護士則要接受責任護士的指導,并對責任護士負責。針對助理護士而言,則需要對輔助護士負責。
1.3指標觀察
對兩組護理人員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患者滿意度及護理工作質量進行比較,并做好詳細的統計學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錄入到SPSS 18.0統計軟件中,數據均采用%表示,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 t檢驗,檢驗標準為α=0.05,當P<0.05時,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