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艷肖
精細化管理在精神科護理中的作用
袁艷肖
目的 探討在精神科護理中實施精細化管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精神科100例患者,將其平均分為兩組,每組患者5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的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精細化管理,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護理質量評分以及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 通過比較,觀察組患者實施前后護理質量評分及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精神科患者實施精細化管理措施,可使護理質量得到有效改善,能提升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最大限度的降低精神科醫療事故發生率。
精細化管理;精神科護理;臨床作用
精神科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科室,主要接待存在心理障礙的患者,承擔著患者的治療及護理任務,每個工作環節都與患者的生命及康復密切相關,精神科治療管理及控制需要得到各級工作人員的重視[1]。精細化管理是現今一項重要的管理內容,具體程序是通過具體分工提升服務效率及質量,同時將常規管理逐漸的深入和發展。選擇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精神科的100例患者,對其護理管理效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基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精神科的100例男性患者,將其均分為兩組,對照組的50例患者年齡在16~57歲,平均為(31.2±2.1)歲。觀察組的50例患者年齡在18~54歲,平均為(32.4±2.4)歲。分別對所選患者發放問卷,調查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將所選的患者均分為兩組,對兩組患者的基本信息進行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管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管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實施精細化管理,具體為:
(1)人:首先,要求護士長對精細化管理知識認真分析,并詳細分析存在的問題,對計劃的實施方案進行制定。
(2)機:主要涵蓋設備和儀器,認真標識每臺設備的編號,同時附著使用流程。在固定的專柜內擺放相應的物品,物品標志要醒目,定期檢查物品,并做好必要的補充及消毒工作[2],每周保養設備儀器。
(3)料:主要是對藥品實施管理。因為口服的藥物擁有繁雜的種類,其價格又不統一,所以加強對藥品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加強溝通工作,對科室藥品的名稱、基數進行確定,這樣即減少護士的工作量,又保證了提取藥物的時間。
(4)法:精神科始終不足的地方即為健康教育,大部分護士只顧工作,缺少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根據這種情況,科室制定了簡潔、精美以及全面的書面健康教育資料,規定護理人員對患者認真講解,組織患者參加座談會,對相關健康教育的視頻進行播放,這樣能使健康教育的滿意度極大的提升[3-4]。
(5)環:對重點環節進行掌握,使交接班制度更加規范。過去護士交接班工作比較籠統,交接班時護理人員對患者的情況不能準確掌握,對整體護理無法有效實施。因此,在交接班時,相關人員要將手頭的工作整理好,以免交接工作混亂。
(6)測:以往的工作輕視科室指控,而只對護理部質控工作重視,目前在質量控制中融入了所有的工作。不單單要求護理部實施質量控制,還要求整個科室也實施質控計劃,通過問題的及時發現,對相應的實施標準進行制定,最終實現格式化、標準化[5]。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實施護理前后護理質量評分以及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在實施精細化管理的第四個周末,由護士長實施對護理的質量考核。將自制的護理質量考評指南作為評分標準。打分由科室的護理骨干進行,各項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有越高的護理質量。
1.4統計學方法
進行統計學分析時采用SPSS 15.0系統軟件,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用 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比較,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為(89.2±2.4)分,對照組為(67.2±3.4)分;觀察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例數為48例,滿意度為96.0%,對照組例數為42例,滿意度為84.0%,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精細化管理是科學管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是一種管理理念,其在常規管理的基礎上不斷的發展和完善,進而制定了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和思想,這樣的管理方式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需要消耗的資源,減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質量[6]。
精神科精細化管理主要是從精神科管理的目標出發,依據精神科的基本工作原則和程序,對精神科護理過程進行控制和指導,最大限度的提升精神科的護理質量。精細化管理的主要特點是具有可操控性及規律性,能夠將護理工作做到流程化、標準化、量化以及實證化。醫院本身就屬于一種服務性行業,需要不斷的進行市場競爭,盡量得到患者的信任,這就必須提升醫療質量,精細化管理恰恰做到了這一點[7-8]。
總而言之,對精神科患者實施精細化管理措施能夠有效改善護理質量,提升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最大限度的降低精神科醫療事故發生率。
[1]馮秋英.護理干預在老年抑郁癥患者中的應用新進展[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3):55-56.
[2]李金惠,張露瑩,姚晚俠.精細化管理在精神科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3,27(10):3281-3282.
[3]胡詠梅,于靜.心理護理對老年抑郁癥康復的療效研究[J].精神醫學雜志,2010,23(3):215-216.
[4]陳春蘭,陳寶嫦.淺議老年患者抑郁癥的心理疏導以及精神護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3,10(16):48-49.
[5]石磊.淺析老年患者抑郁癥的心理疏導以及精神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6):636-637.
[6]劉莉華.老年抑郁癥病因分析及心理護理方法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0):172-173.
[7]王鳳梅.人文關懷理念在精神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10):123-124.
[8]肖穎.淺談老年抑郁癥的護理措施[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6):140.
The Role of Fine Management in Psychiatric Nursing
YUAN Yanxiao Psychiatric Male Treatment Area,Jilin Sixth People's Hospital,Jilin Jilin 132011,China
Objecti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fine management in psychiatric nursing is studied.Methods In our hospital,100 patients with psychiatric department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from September 2014 to 2015 September.The control group of 50 patients wa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50 patients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 was in implementation of fine manage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scores of nursing quality and patients to nursing staff satisfaction.Results By comparison,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the quality score and patients'satisfaction with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fine management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for psychiatric patients,improve patients and family's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staff,reduce psychiatric medical accident probability.
Fine management,Psychiatric nursing,Clinical effect
R473.74
A
1674-9316(2016)20-0226-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0.146
吉林省吉林市第六人民醫院精神科男療區,吉林 吉林 13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