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美玲 林賀杰
產后抑郁癥的因素分析及診防措施
胡美玲 林賀杰
目的 探討產后抑郁癥的因素及其診防措施。方法 選取我院收治的300例產婦,按照隨機數表法將產婦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給予對照組實施常規治療,觀察組產婦給予針對性的抑郁防治,比較兩組產婦產后抑郁癥發生率。結果 300例產婦中共28例產婦發生產后抑郁癥,其中觀察組產婦發生率為6.67%、對照組產婦發生率為12.00% (P<0.05);地域、新生兒性別等因素是導致產婦發生產后抑郁癥的危險因素。結論 地域、新生兒性別、新生兒健康狀態、分娩方式等因素是導致產婦產后抑郁癥的重要因素,對產婦實施抑郁預防對策可有效降低產婦產后抑郁癥發生率。
產后抑郁癥;因素;診防措施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300例產婦為本次研究對象,使用隨機數表法將產婦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150例,年齡25~38歲,平均年齡(28.27±2.18)歲;對照組150例,年齡24~39歲,平均年齡(29.92±2.54)歲。兩組產婦年齡等一般資料之間的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調查方法 使用本院自制的產科情況調查表對產婦及新生兒狀況進行調查,調查內容包括地域、新生兒性別、健康狀況,分娩方式、難產史、文化程度等;分娩7 d后,使用愛丁堡產后抑郁量表(EPDS)[3]對產婦的抑郁癥發生情況進行評價,共包括悲傷、失眠、恐懼等在內的10個項目,單項0~3分,若總分在13分以上,則判定為產后抑郁。
1.2.2干預方法 給予對照組產婦常規治療。給予觀察組產婦實施產前、產中、產后抑郁預防,具體如下:
(1)產前預防:首先對孕婦進行教育,主要目的為幫助產婦了解分娩后身體變化,告知產婦如何照顧好嬰兒及避免產后抑郁癥相關專業的知識,教育課程分十次左右進行,請產婦配偶參與,教育內容包括如何應對分娩教育、產后抑郁、如何做父母等;其次產前實施人際心理治療,幫助產婦積極面對新角色,提高處理新角色關系能力,內容包括產后抑郁癥心理教育、角色轉變、識別潛在的人際矛盾及解決技巧等[4]。
(2)產時預防:首先給予導樂分娩,由專業的經驗豐富的助產士陪伴產婦分娩,為其提供心理支持及分娩指導,助產士的陪伴可顯著阻斷產婦產前焦慮抑郁情緒;其次分娩后由助產士與產婦討論分娩的經歷及分娩過程,強調產婦對分娩壓力表現的反應時正常情感變化,教育產婦如何初為人母。
(3)產后預防:首先對產婦進行抑郁知識介紹教育;其次對其進行家庭訪視,可有效的減少抑郁癥發生,增加家訪次數可促進產婦心理健康;最后由專業的精神病學家及心理咨詢專家對有輕度抑郁癥狀的產婦進行心理治療,有研究表明,不論是認知行為治療或咨詢均對產后抑郁癥有效,個體咨詢優于小組咨詢,有效的減輕抑郁情緒[5]。
1.3觀察指標
觀察地域、新生兒性別、新生兒健康狀況、分娩方式、難產史、文化程度等因素與產后抑郁癥的關系;分別計算兩組產婦產后抑郁癥發生率。
1.4統計學分析
將收集到的數據經過整理后錄入到SPSS 20.0中進行進一步的統計和分析,產后抑郁癥發病因素、兩組產婦產后抑郁癥發生情況等計數資料用(n,%)表示,并用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數據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產后抑郁癥發病因素分析
城鎮、農村抑郁率分別為5.13%(10/195)、17.14%(18/105),新生兒為男、女產婦抑郁率分別為4.97%(9/181)、15.97%(19/119);新生兒健康、不健康產婦抑郁率分別為6.62%(18/272)、35.71%(10/28);自然分娩、剖宮產分娩產婦發生率分別為7.05%(17/241)、18.64%(11/59);地域、新生兒性別、狀況以及分娩方式因素與產后抑郁癥的發生相關(P<0.05)。
2.2兩組產婦產后抑郁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產后抑郁癥發生率為6.67%(10例),低于對照組產婦的12.00%(18例),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現階段,臨床對于產后抑郁癥的評價尚無統一標準,但患者常以焦慮、恐懼、易怒等為主要臨床表現,心理、社會等因素均可導致本病,不僅影響產婦身體健康,同時對于新生兒、家庭甚至社會亦有著嚴重的負面影響[6]。有學者指出,給予產婦產前、產時、產后預防對策可有效降低產后抑郁癥發生率,應加強對孕產婦的精神關懷,運用醫學心理學、社會學知識、家庭人員對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多加關心和愛護,對于早期發現和診斷產褥期抑郁癥很有幫助[7-8]。
本次研究中,300例產婦中共28例產婦發生產后抑郁癥,發生率為9.33%,其中接受針對性護理干預的觀察組產婦發生率為6.67%,低于對照組產婦的12.00%,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地域、新生兒性別、難產史、文化程度等因素與產婦產后抑郁癥的發生相關。結果表明,產婦產后抑郁癥受多種因素影響,臨床醫生應針對相關因素制定有效的預防對策,降低產婦產后抑郁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地域、新生兒性別、難產史、文化程度等因素均為導致產婦發生產后抑郁癥的高危因素,需引起臨床重視,全面的產前、產時、產后抑郁預防對策是降低產婦產后抑郁癥發生率,提高產婦生活質量的關鍵。
[1] 毛晶. 產后抑郁癥發病因素及其預防措施探討[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6):85.
[2] 武科,王紅麗. 產后發生抑郁狀況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 實用預防醫學,2014,21(11):1362-1363.
[3] 張妍,張文穎,周玲,等. 產后抑郁癥的相關危險因素的探討[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1):85-87.
[4] 陳認紅,黃海燕,林可珊,等. 產后抑郁癥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z1):79.
[5] 廖湘萍. 產后抑郁癥的發生因素與治療方法[J]. 醫學信息(下旬刊),2013,26(15):131-132.
[6] 翟桂榮,閆瑰娟,方明珠,等. 產后抑郁癥產科相關因素分析及防治[J]. 中國婦幼保健,2007,22(19):2621-2623.
[7] 陳露露,周英. 產后抑郁癥相關因素分析[J]. 重慶醫學,2010,39(8):982-983.
[8] 范曉棟. 懷柔區偏遠山區產婦產后抑郁癥現狀及相關因素分析[J]. 中國民康醫學,2012,24(4):430,483.
Analysis of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HU Meiling LIN Hejie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The Sixth People's Hospital of Luohe City,Luohe He'nan 46200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Methods 300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in our hospital,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given for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A total of 28 cases of depression in 300 cases of maternal postpartum,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ncidence rate was 6.67%,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rate was 12.00%(P<0.05). Regional,neonatal sex and other factors lead to depression risk factors of postpartum. Conclusion The factors of region,sex of newborn,neonatal health status,the mode of delivery are important factors leading to postpartum depres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depression prevention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ostpartum depression of women.
Postpartum depression,Factors,Preventive measures
R714.46
A
1674-9316(2016)18-0023-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8.015
漯河市第六人民醫院婦產科,河南 漯河 462000
產后抑郁癥指產婦在產褥期間精神和心理行為的異常癥狀[1],臨床表現有:情緒改變、自我評價降低、主動性降低,覺得生活無意義,不僅可對產婦造成不良影響,同時對產婦家庭也有極大的傷害,若不加以重視,有較大概率發展為產后精神病[2]。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300例產婦為對象,分析探討了產后抑郁癥的因素及其診防措施。現報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