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明
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骨創傷的臨床研究
王長明
目的 探討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骨創傷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80例在我院接受診治的骨創傷患者進行研究,診治時間控制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40例)和實驗組(40例),前者均采用常規治療法進行治療,后者均采用封閉式負壓引流術進行治療,比較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與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67.5%,實驗組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骨創傷患者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法,可以提高療效,降低并發癥發生概率。
封閉式負壓引流術;常規治療;骨創傷疾病;效果對比
骨創傷疾病會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大不便,且所需恢復時間長,愈合緩慢[1]。為了提高患者的骨創傷損傷創面的愈合速度,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出現了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法[2]。本次通過對比常規治療法所獲得效率,觀察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法的臨床效果,觀察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80例在我院接受診治的骨創傷患者參與研究,選取診治時間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開始臨床效果研究實驗前,必須取得患者及患者家屬的同意。采用隨機平分的方式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均有患者40例,前者為常規治療,后者為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年齡為20~60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7.0±3.5)歲。其中患者出現骨創傷的原因為:15例患者因交通事故,10例患者因機械割傷,8例患者因重物砸傷,7例患者因運動扭傷。17例患者為四肢開放性骨折損傷,12例患者為軟組織挫傷,11例患者為骨筋膜損傷。實驗組(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其中患者年齡為19~59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6.0±3.2)歲。其中患者出現骨創傷的原因為:16例患者因交通事故,11例患者因機械割傷,7例患者因重物砸傷,6例患者因運動扭傷。19例患者為四肢開放性骨折損傷,13例患者為軟組織挫傷,8例患者為骨筋膜損傷。80例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受傷年齡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40例)患者中,顯效有12例,有效有15例,無效有13例,治療總有效率為67.5%;實驗組(40例)患者中,顯效有19例,有效有20例,無效有1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7.5%。經過對治療總有效率的數據結果對比可得,實驗組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骨創傷屬臨床常見疾病,主要是指患者由于外界客觀因素導致機體中骨質出現損傷的疾病,通常會伴有皮膚大面積損傷的創口[6]。為了避免患者出現畸形或殘疾現象,需要有效治療[7-8]。本次研究發現,實驗組治療最終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因此,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法相較于常規換藥治療而言,效果更佳,能夠提升患者皮膚愈合的效果,緩解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是一種優質治療方法。
[1] 趙曉彬. 應用植皮后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Ⅲ°燒傷的效果分析[J]. 當代醫藥論叢,2015,5(3):247-248.
[2] 汪伊戀. 封閉式負壓引流術聯合金因肽治療潰瘍性壓瘡的效果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2):132-133.
[3] 賈宇博,黨連強. 植皮后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Ⅲ°燒傷療效觀察[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2):85-86.
[4] 林傳東,呂敏清,黃冠文. 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骨創傷的臨床應用價值[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8):4084-4085.
[5] 龐子冰. 86例大面積軟組織損傷運用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臨床效果研究[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29(19):2643.
[6] 李海堂,王月紅,鐘月麗. 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四肢軟組織缺損42例臨床觀察與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9):90-91.
[7] 梁一雷,方剛. 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壞死性口底蜂窩組織炎4例[J]. 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2,29(6):935-936.
[8] 杜秀玲,陳秀花. 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四肢皮膚軟組織缺損16例臨床護理[J]. 齊魯護理雜志,2011,17(8):64-65.
Clinical Study on Closed Negative-pressure Drainage Surgery in Treatment of Bone Trauma
WANG Changming 6thWard in 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Harbin Orthopaedic Hospital,Harbin Heilongjiang 150080,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effect of closed negative-pressure drainage surgery in treatment of bone trauma.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bone trauma who were received and treated in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ted and separated into control group(40 patients)and study group(40 patients)at random,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surgery treatment,while patients in study group were given closed negative-pressure drainage surgery,and treatment efficacy and complication incid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observed. Results Treatment efficacy in study group was up to 97.5%,while in control group was 67.5%,the different had statistic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Closed negative-pressure drainage surgery is quite effective in treatment of bone trauma,it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treatment efficacy and reduce complication incidence.
Closed negative-pressure drainage surgery,Conventional treatment,Bone fracture,Effect comparison
R683
A
1674-9316(2016)21-0030-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1.017
哈爾濱市骨傷科醫院骨科六病區,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1.2方法
對照組(40例)患者采用常規換藥治療方法,即對患者進行創口的常規清創縫合治療,定期換藥治療。
實驗組(40例)患者在常規換藥基礎上額外增加封閉式負壓引流術治療:在接受常規的清創縫合治療后,選用VSD材料在創面內進行引流,注意選擇引流位置時必須選擇合適位置,以此來保障能夠達到充分引流的目的,然后進行間斷縫合固定[3]。之后再用硅膠引流管讓引流呈現密閉狀態,用酒精對創面進行常規消毒,使用生物透新材料薄膜蓋在創面處[4]。完成后,連接吸引儀器,將創面滲血吸盡,持續負壓治療24 h,觀察療效。兩組均給予常規抗感染治療,避免出現感染癥狀。
1.3治療效果標準
顯效:患者的皮膚創傷面完全愈合,不需再更換敷料,無感染癥狀發生。有效:患者的皮膚創傷面有改善,更換敷料頻率減少,無感染癥狀。無效:患者的皮膚創傷面未縮小,且出現水腫或壞死癥狀[5]。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統計學分析
所得的數據均采用SPSS 15.0軟件對數據及資料進行整理,計數資料用χ2檢驗,采用(%)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