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娟
淺析肝內膽總管結石在肝切除術后并發癥的護理體會
劉麗娟
目的 研究分析肝內膽總管結石在肝切除術后并發癥臨床護理方式。方法 根據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的80例肝內膽總管結石肝切除術患者進行分析,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均有40例,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觀察組使用護理干預,對比分析兩組的臨床護理效果差異性。結果 觀察組的臨床并發癥幾率是12.5%,對照組的臨床并發癥幾率是2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性護理能夠讓肝內膽總管肝切除術后的并發癥得到控制,降低患者感染幾率,促進患者的康復。
肝內膽總管結石;肝切除;并發癥;護理
肝內膽管結石在臨床中發病率比較高,使用肝切除手術能夠清除病灶,可是術后也有較多的并發癥存在,比較多見的就是腹腔出血、感染、膽漏、肝功能衰竭等,導致患者的住院時間延長,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治療費用,術后的專業護理對患者的手術康復具有較大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2013年7月~2015年7月我院對80例肝內膽總管結石肝切除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均有40例,對照組有男性14例,女性26例,年齡20~74歲,平均年齡為(40.5±3.4)歲;手術切除范圍上,肝左外葉者31例,左半肝2例,部分肝左葉為2例,右半肝3例,不規則部分切除為2例。觀察組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齡21~73歲,平均年齡(41.3±2.6)歲;手術切除范圍上,肝左外葉者28例,左半肝3例,部分肝左葉為2例,右半肝4例,不規則部分切除為3例。經CT或B超等檢查方式均得到確診,兩組一般性資料對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取針對性護理,觀察組的護理內容如下。
1.2.1出血 肝切除手術會對患者帶來較大的創傷,導致機體受到較強的刺激,術后消化道和腹腔會有出血癥狀,所以術中要加強護理觀察工作。術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觀察,持續提供心電監測和吸氧,做好腹腔引流觀察,提供管道護理。定時進行引流管擠壓,排空阻塞物,確保引流順暢。患者有躁動、血壓下降、面色蒼白等情況出現時,表明患者可能有腹腔出血癥狀,需要立刻通知醫生,為患者進行急救。監測胃腸減壓引流性質和量,術后使用奧美拉唑治療。當胃腸減壓引流有暗紅色液體出現,表明患者消化道有出血情況,要進行止血治療和抑酸治療,安撫患者情緒,讓患者積極的接受治療[1]。
觀察組中膽漏0例,感染3例,胸腔積液0例,肝功能衰竭0例,出血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2.5%。對照組中膽漏1例,感染5例,胸腔積液1例,肝功能衰竭1例,出血3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7.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臨床中除了護理并發癥,觀察并發癥之外,健康教育對患者的康復也是非常重要[6-7]。術后初期以及護理的時候,對患者進行各類操作的重要性講解,讓患者能夠了解治療的過程和重要性,讓患者家屬協助進行觀察,以便能夠及時對并發癥進行發現,積極的處理。防止患者和家屬錯誤操作導致不良術后問題[8-9]。術后為患者提供飲食護理,讓患者的胃腸功能恢復,從流食過渡到半流食和普食。
總之,肝內膽總管結石在肝切除術后的并發癥護理非常重要,可以促進患者的康復,應該科學規范的執行。
[1] 郭筱旖. 膽總管切開并肝葉切除術治療肝內膽管結石36例護理體會[J].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3):449-450.
[2] 陳桂菊. 53例肝切除術的臨床觀察及圍術期護理[J]. 中國醫藥導報,2011,8(15):174-175.
[3] 馬海,楊紅春,周良. 肝部分切除術治療肝膽管結石116例[J].西部醫學,2010,22(6):1017-1018.
[4] 張迎春,麻樹人,張寧,等.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術在Mirizzi綜合征診治中的臨床應用[J].疑難病雜志,2012,11(8):626-627.
[5] 張險峰,劉雙國,桑明遠,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膽囊管結石的處理體會[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2,15(3):229-230.
[6] 何海清,伍華飛.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及保膽取石術處理膽囊管結石的體會[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1,16(10):779-781.
[7] 周永剛,楊一林,王佳,等.術中超聲檢查在硬性膽道鏡保膽取石術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1,27(5):470-472.
[8] 鄧小明,陳焱,孫海,等.術中膽道造影在腹腔鏡手術治療膽囊管結石中的應用[J].西南國防醫藥,2013,23(5):488-490.
[9] 馬銳.疼痛護理干預在腹腔鏡肝切除術治療肝癌患者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0):250-251.
Nursing Experience of In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in the Liver After Resection
LIU Lijuan Department of Surgery,The Second Hospital of Daqing City,Daqing Heilongjiang 163412,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in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nursing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after liver resection. Methods From July 2013 to July 2015 in our hospital 80 cases of in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of hepatic resection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analysis of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comparison. Results The clinical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12.5%, the control group was 27.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Nursing can make intrahepatic bile duct complications after hepatic resection under control,reduce the risk of infection,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In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Liver resection,Complication,Nursing
R473
A
1674-9316(2016)21-018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1.116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二醫院外科,黑龍江 大慶 163412
1.2.2感染 手術時間比較長,感染幾率會上升。通常感染部位主要是肺部、膈下、切口等部位。對切口進行觀察,看有無滲血、滲液、紅腫等癥狀,監測患者的呼吸頻率,深度和血氧飽和度,和患者進行溝通,了解患者的情況,對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難等癥狀進行觀察詢問,同時為患者進行體溫和引流觀察。患者出現持續高熱以及術后3天突發性的高熱,腹腔引流有膿性液體,則出現了感染情況,應該要對患者的感染部位進行確定。使用抗生素治療,保持引流通暢,避免松脫擠壓,為患者進行翻身拍背,促進痰液排出,視情況使用霧化吸入來促進排痰[2]。
1.2.3管道護理 膽漏 T管和血漿引流管是預防膽漏的關鍵,觀察血漿引流的性質。術后第1天如果引流液是膽汁狀,切口敷料有膽汁滲液,則應該對膽漏可能性引起重視。當患者有膽漏的情況出現后,要立刻讓患者半臥,為患者進行引流,保持T管和血漿引流管的通暢,防止其松脫,對患者腹痛、腹脹、發熱等情況進行觀察,并且詳細記錄T管和腹腔引流的性質和量,規范拔管,對膽漏進行治療[3-5]。
1.2.4肝功能衰竭 肝功能衰竭患者會產生黃疸、意識變化、腹水增多、消化道出血等情況。胸腹部的皮膚會有散狀的出血點與瘀斑,腹腔引流液為淡黃色的腹水,血清總膽紅素、凝血酶、腦電圖指數異常,如果有相關問題要及時考慮肝功能衰竭情況,及時進行護肝、肝支持、白蛋白補充、利尿等處理。
1.3統計學分析
評估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采集的兩組數據通過SPSS 17.0統計學軟件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