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建斌
某廠礦公司職工純音聽力檢查結果探究
溫建斌
目的 分析廠礦公司職工不同工齡、工種、車間等因素與噪聲作業工人純音聽力檢查結果之間的關系。方法 對某廠礦公司2015年接觸生產性噪聲崗位的職工共1 250名的純音聽力檢查結果進行分析,比較不同工齡、工種及車間等職工的聽力損失情況。結果 10~30年工齡的員工聽力損失較為嚴重;鉆孔機操作工、爆破工及采煤工之間的聽力損失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車間職工的聽力損失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廠礦公司職工純音聽力檢查結果能反映員工的聽力損失情況,廠礦公司應加強職業性噪音危害控制及其監測力度,消除或減輕職工的聽力損失傷害。
職工;純音聽力檢查;職工
廠礦公司多數生產車間的生產現場往往伴隨著嚴重的噪聲危害,長期在噪聲環境下工作將嚴重危害職工身體健康[1]。現對2015年某廠礦公司1 250名解除生產性噪聲崗位的職工進行了純音聽力職業健康檢查,并對檢查結果進行了分析,將不同工齡、工種及生產車間的職工的純音聽力檢查結果進行了比較分析,詳情如下。
1.1 對象
研究對象為某廠礦公司中接觸生產性噪聲崗位工作半年以上的職工共1 250名,所有入選對象均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接受并能配合本次調查。排除有重感冒、家族性耳聾、頭部外傷、藥物性耳聾及聽力系統其它疾病史的職工,所有職工在接受純音聽力健康檢查前均脫離噪聲作業48 h以上,并保證有充足的睡眠。
1.2 方法
本次純音聽力檢查采用Itera艾特拉純音聽力計。檢查過程中嚴格按照GBZ-2006《噪聲作業體檢規范》中的要求進行操作,通過耳科和聲導抗檢查排除其他疾病的患者。具體方法為:在噪聲本底值<25 dB(A)的隔音室內,分別對測試對象的左、右耳進行500、1 000、2 000、3 000、4 000和6 000 Hz 6個頻率的純音氣導聽閥測試,并按照相關要求對測試對象的年齡和性別進行修正。所進行純音聽力健康檢查的機構中心持有《職業健康檢查機構資質證書》和《職業病診斷機構資質證書》,參與檢查的工作人員均持有《職業健康資格證》。本次職工純音聽力健康檢查嚴格參照相關標準、規范和質量管理體系、質量標準的要求,并有質量負責人全程監督,測量所用儀器均經計量檢定合格,在有效期內。將不同工齡、工種及生產車間的職工的純音聽力檢查結果進行比較分析。
1.3 聽力損失判定標準
參照GBZ49-2007《職業聽力損傷診斷標準》[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同工齡職工的檢查結果比較
工齡在0~10年職工的聽力損失檢出率為16.67%(17/102),工齡在10~20年職工的聽力損失檢出率為24.44%(98/401),工齡在20~30年職工的聽力損失檢出率為38.31%(95/248),工齡在30年以上職工的聽力損失檢出率為7.82%(39/499)。聽力損失會隨著工齡的增長而增加,其發生主要集中在10~30年工齡的職工,且聽力損失檢出率也隨之不斷上升,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工種職工的檢查結果比較
不同工種職工的純音聽力檢查結果比較,鉆孔機操作工、爆破工及采煤工之間的聽力損失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其檢出率分別為13.27%(41/309)、11.74%(27/230)和6.85%(35/511),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不同車間職工的檢查結果比較
聽力損失較為嚴重的職工主要集中在采煤(37.02%)、采礦(28.45%)及破碎(20.83%)車間,不同車間職工的聽力損失情況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噪音不僅會給職工帶來身體上的危害,還易導致其產生疲勞、煩躁、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影響安全生產[3]。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保護勞動者健康及相關權益越來越受到社會各個方面的重視。長期工作在噪音環境下極易導致職工出現不可逆的永久性聽力損失,更有甚者還會形成嚴重的職業性耳聾[4]。通過對接觸噪聲作業的企業職工進行純音聽力的職業健康檢查,分析各種因素與檢查結果之間的關系,可以為企業開展噪音危害控制提供有效的依據[5]。
在廠礦公司中,職業噪音的危害普遍存在,職業噪聲引發的職業性噪聲聾已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性的問題,不僅會造成職工高頻聽力的損失,嚴重情況還會導致語頻聽力損失[6]。早期的發現和防范是減輕職業噪聲危害的主要方法,除在日常的生產管理中讓職工使用專門的噪聲防護用品外,還應定期進行職業健康體檢。
本研究顯示,不同工齡、工種及車間職工的純音聽力檢查結果比較差異較大,工齡在10~30年的職工更易發生聽力損失,鉆孔機操作工、爆破工及采煤工的聽力損失情況較為嚴重,而聽力損失檢出率較高的車間主要集中在采煤、采礦和破碎車間。根據以上調查結果,廠礦公司應加強公司職業噪聲危害的監測與控制工作,不斷普及《職業病防治法》,完善職工防護措施的管理與配置,定期進行職業健康聽力檢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防止職業性噪聲聾的發生。
[1] 荊青山,臧靜,王春玲. 某油田鉆井作業工人聽力損失狀況分析[J]. 重慶醫學,2012,41(21): 2181-2183.
[2] 王榮蓮,趙玉梅. 某紡織廠職工聽力損失發病工齡調查[J]. 首都公共衛生,2015,9(5): 207-209.
[3] 龍海琰,安小紅. 噪聲作業職工電測聽結果分析[J]. 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3,24(1): 134-135.
[4] 陳娟,許建明,李旭東. 某煙草公司職工純音聽力檢查結果分析[J]. 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1,27(1): 62-64.
[5] 滕玉紅,李濟超,劉安生,等. 武漢某大型汽車制造企業職業健康檢查分析[J].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15,26(6):113-115.
[6] 楊德英. 耳內鏡下創傷性鼓膜穿孔修補37例臨床分析[J]. 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2): 183-184.
Investigation on the Results of Pure Tone Audiometry in Factory Employees
WEN Jianbin The Occupational Disease 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Chemical Poisoning Department,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Longyan City,Longyan Fujian 36400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seniority,types and workshop and results of pure tone audiometry. Methods 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pure tone audiometry in factory employees with contact production noise in 2015 and compare the hearing loss of workers in different seniority,types and workshop. Results The hearing loss was more severe in 10~30 years. Hearing loss between drilling machine operators,blasting engineering and coal mining industry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hearing loss of workers in different workshops(P < 0.05).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pure tone audiometry in factory employees can reflect the hearing loss of employees,compan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occupation of the hazard of noise control and monitoring,in order to eliminate or reduce the hearing loss of employees.
Employees,Pure tone audiometry,Worker
R598
A
1674-9316(2016)19-0008-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9.005
福建龍巖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職業病與化學中毒防治科,福建 龍巖 36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