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洪麗
探討循證護理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
池洪麗
目的 探討新生兒黃疸使用循證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 對2012年12月~2015年5月我院的84例新生黃疸患兒進行研究分析,分成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4例,對照組使用常規護理,觀察組使用循證護理,對兩組護理情況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經過治療,觀察組患兒血清膽紅素指數比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患兒胎便初排時間和黃疸消退時間要比對照組短(P<0.05);觀察組有效率是95.5%,對照組是7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循證護理對新生兒黃疸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優秀,能夠改善患兒的癥狀,減少患兒黃疸消退時間。
循證護理;新生兒黃疸;護理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2月~2015年5月我院84例新生黃疸患兒進行研究分析,將患兒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男性23例,女性17例,觀察組有男性25例,女性19例,兩組患兒的一般性資料對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密切監測患兒的病情,給予新生兒早接觸、早吮吸、母嬰同室等措施。觀察組患兒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循證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2.1循證準備 對循證護理的本質、概念、起源、實證分析與應用、實施步驟等進行全面的了解,學習相關的文獻資料等,并根據文獻資料結合科室護理經驗,確定循證問題及循證護理的方案[2]。
1.2.2循證問題 對新生兒黃疸的發病機制、發病原因、臨床癥狀、影響因素、治療方法等進行全面的研究,并根據本科室的實際護理經驗,充分考慮新生兒具體病情和特點,并確立了如下循證問題:(1)新生兒黃疸的相關知識;(2)撫摸、藍光治療的方法;(3)治療以及護理的效果。
1.2.3循證應用 (1)藍光治療護理:在對患兒進行藍光治療時,需要調整好暖箱藍光照射的距離,一般為50~75 cm,要將患兒雙眼用黑布眼罩遮住并進行妥善固定,將患兒的手腳用棉被進行包裹,避免患兒因抓、拉、扯等動作而造成傷害。在進行藍光治療時,監測患兒的體溫,每隔2小時給患兒翻身1次[3]。(2)飲食指導:應該根據患兒的實際情況讓患兒盡早飲食,加速糞便排泄,通過這種方式降低血液膽紅素濃度;指導正確的母乳喂養方式,一般哺乳次數>6次/天,只要不是嚴重的母乳性黃疸,則無需停止母乳喂養;如患兒存在嚴重的軀干和四肢黃疸癥狀時,則需將母乳喂養改為人工喂養。(3)撫觸護理:護理人員要對患兒進行撫觸護理,尤其是要對患兒的背部和腹部進行用力均勻、適度的撫觸,如果患兒出現不安、肌緊張、異常哭鬧等反應則需要停止撫觸護理[4]。
1.3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1)對兩組患兒護理前后的血清膽紅素指數進行記錄并比較,同時記錄兩組患兒的黃疸消退時間。(2)臨床療效:顯效:經過5天的治療,患兒的黃疸臨床癥狀、體征全部或基本消失,血清膽紅素濃度恢復正常;有效:經過5天的治療,患兒的黃疸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或者顯著改善,血清膽紅素濃度雖然未恢復正常但是顯著降低;無效:經過5天的治療,患兒的黃疸臨床癥狀、體征以及血清膽紅素濃度均未變化。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和護理,觀察組血清膽紅素為(111.1±14.8)μmol/L,對照組為(172.4±17.5)μmol/L,觀察組患兒血清膽紅素指數比對照組低(P<0.05),對照組胎便初排時間、黃疸消退時間分別為(13.3±3.5)h,(5.8±0.6)d,觀察組胎便初排時間、黃疸消退時間分別為(4.6±2.3)h,(4.0±0.4)d,觀察組患兒胎便初排時間和黃疸消退時間要比對照組短(P<0.05);觀察組有效率是95.5%,對照組是7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新生兒黃疸分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在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在出生后2~5天內出現黃疸,但情況良好,經過輸液等治療后,足月兒在14天內消退,早產兒可延遲至3~4周內消退,診斷為生理性黃疸。但如果黃疸出現在24小時內,足月兒血清膽紅素大于221 μmol/l,早產兒血清膽紅素大于257 μmol/l,黃疸持續過久,足月兒大于2周,早產兒大于4周;黃疸退而復現,血清結合膽紅素大于34 μmol/l,均為病理性黃疸。 新生兒黃疸在臨床中比較多見,是新生兒常見疾病,部分患兒發病后一段時間能夠自行消退,部分患兒由于病情嚴重需要通過治療和護理來干預[5]。此次研究中,經過治療和護理觀察組患兒血清膽紅素指數比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患兒胎便初排時間和黃疸消退時間要比對照組短(P<0.05);觀察組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之,循證護理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效果好,患兒癥狀改善明顯[6-9]。
[1] 鄭雪芳,鄭肖玲,鄧明映,等.循證護理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17):274-275.
[2] 肖震萍,徐友嵐,李婉儀. 健康教育路徑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5):111-112.
[3] 黃芳. 撫觸護理及新生兒游泳在新生兒母乳性黃疸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3(23):76-77.
[4] 張東偉. 綜合性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2015,13(4):239-240.
[5] 倪敏潔,陳斌,斯奇,等. 多因素預測在新生兒黃疸預見性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 護理與康復,2014,13(8):725-728.
[6] 李棚,高海燕. 撫觸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價值[J]. 中國醫藥導報,2014,11(5):142-144.
[7] 李志紅. 早期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0):87-88.
[8] 羅素玲,于海艷,劉靜. 撫觸在新生兒護理中的研究[J]. 內蒙古中醫藥,2011,30(12):164-165.
[9] 戚莉.護理干預對新生兒黃疸治療效果及黃疸指數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31):187-189.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Neonatal Jaundice
CHI Hongli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Fourth Hospital of Daqing City,Daqing Heilongjiang 163712,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Methods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84 cases of neonatal jaundice from December 2012 to May 2015 in our hospital,which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of 40 cases and 44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 care,observation group using evidence-based nursing,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nursing.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serum bilirubin index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 < 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the first meconium time and time of jaundice than control group (P< 0.05),the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5%,the control group was 77.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Evidence based nursing care for neonatal jaundice patients is better, can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children, reduce the time of jaundice in patients with jaundice.
Evidence based nursing,Neonatal jaundice,Nursing
R473
A
1674-9316(2016)21-0229-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1.143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四醫院兒科,黑龍江 大慶 163712
黃疸在臨床中是比較常見的癥狀,患兒在新生兒時期因膽紅素代謝障礙,血清內膽紅素水平過高,皮膚、黏膜等出現黃疸[1]。臨床中除了藥物治療和光療,護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科學的護理可以提升患兒的治療效果。此次對我院的84例新生兒黃疸患兒進行分析研究,現進行以下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