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德紅
循證護理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影響分析
孫德紅
目的 分析循證護理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影響。方法 將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消化性潰瘍患者60例作研究對象,按就診日期的單雙號分組。31例為雙號就診,入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29例為單號就診,入研究組,實施循證護理。護理后組間對比效果。結果 兩組中研究組依從性相對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循證護理對消化性潰瘍患者影響較大,護理后患者依從性 提高。
消化性潰瘍;循證護理;影響
消化性潰瘍為消化系統常見病,臨床發生率高,患者因胃十二指腸、食管下段或空腸吻合口慢性潰瘍引起,表現為營養失衡和腹部疼痛等。研究顯示,該疾病可發生于任何年齡段,若治療不及時,可引起癌變,危害嚴重[1]。患者生活習慣和飲食方式等與疾病發生、復發有關,臨床需加強有效護理,輔助提高療效,減少復發。此文將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消化性潰瘍患者60例作研究對象,對循證護理實施方法與影響進行研究,報道見下。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消化性潰瘍患者60例作研究對象,按就診日期的單雙號分組。31例為雙號就診,入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胃潰瘍21例,十二指腸潰瘍8例,復合性潰瘍2例,有女患者9例,男患者22例,均齡(55.00±20.97)歲,16~87歲。29例為單號就診,入研究組,實施循證護理,胃潰瘍13例,十二指腸潰瘍14例,復合性潰瘍2例,有女患者11例,男患者18例,均齡(53.67±19.42)歲,13~84歲。兩組均無哺乳期及妊娠期婦女和消化道出血,病情、性別和年齡等有均衡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循證支持 對患者病情和護理需求作出綜合評估,提出問題,結合自身護理經驗,查閱有關資料進一步明確問題,利用計算機查閱資源,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及證據,組織討論證據實用性及科學性,作出最終歸納和總結[2]。
1.2.2具體實踐 (1)健康教育:介紹消化性潰瘍基本知識,病因、臨床癥狀、治療方法、預后及護理方法等,確保患者對疾病形成正確認識,消除錯誤觀念,緩解心理壓力,穩定情緒[3]。增加護患溝通次數,多交流,給予暗示、鼓勵、勸導等,介紹同期康復效果較好的病例,使個體認識到疾病的可治愈性,樹立信心,消除恐懼、緊張和焦慮等[4]。教會患者自我情緒和精神調節方法,針對睡眠不足、生活無規律、工作壓力大和過度疲勞等患者,耐心給予心理疏導,學會自我減壓、放松,保持良好、樂觀心態,培養規律、健康生活習慣和方式。(2)飲食護理:飲食必須規律、健康,切忌辛辣、生冷和刺激食物,少食多餐;講解煙酒對疾病康復的危害性,囑其戒煙戒酒[5]。急性發作期囑患者選擇無渣流食,如果汁、面湯等,待病情好轉逐漸改半流食和軟食,選擇稀飯、面糊等,注意飲食易消化、清淡。(3)用藥護理:講解藥物知識,包括藥理作用、適應證、不良反應等,說明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和作用,提升用藥依從性,使患者能嚴格按醫囑堅持用藥,提高療效[6]。根除HP治療常采用甲硝唑、奧美拉唑和阿莫西林三聯用藥方法,抗生素一般為餐前口服,但針對消化性潰瘍者,建議餐后0.5 h服藥效果更佳,減少藥物對胃黏膜刺激。餐后1 h,應囑患者按個人體質及病情情況打太極拳、散步等。(4)預防并發癥:密切觀察患者各項指標,準確測定并記錄脈搏、心率和血壓等,一旦有異常變化立刻上報。若患者大便褐色柏油樣,嘔吐物鮮紅色或咖啡色,伴大汗、頭暈、休克和心悸等,應警惕大出血[7];若短時間內劇烈疼痛,出現嘔吐和惡心,血壓下降,警惕穿孔,給予補液、禁食和輸血等;幽門梗阻多出現惡心、上腹飽脹、反酸和噯氣等,適當禁食可好轉。
1.3效果判定
評估兩組依從性,進行組間比較。依從性分差、良、優。優:患者嚴格按醫囑用藥,主動配合各項行為;良:患者基本按醫囑用藥,被動配合;差:患者不按醫囑用藥,不配合。優+良=依從性[8]。
1.4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所得計數資料采用 χ2檢驗,用%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依從性74.19%(23/31),差8例,占比率25.81%;良11例,占比率35.48%;優12例,占比率38.71%。研究組依從性96.55%(28/29),差1例,占比率3.45%;良10例,占比率34.48%;優18例,占比率62.07%。兩組中研究組相對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985 7,P<0.05)。
消化性潰瘍發病率高,更多患者飽受病痛折磨,對護理工作質量要求較高,護理需求大。常規護理是傳統工作模式,圍繞疾病這一中心展開護理,盲目性大,缺乏科學理論指導,僅憑人員護理經驗施護,缺乏規范性和有效性,護理效果欠佳[9]。循證護理為護理新模式,將患者作為護理工作的中心,以護理經驗作護理指導,以科學理論作護理依據,核心思想在于利用科學技術尋找可靠、先進、有效的護理依據,指導并監督護理工作開展,使護理更加科學化和規范化,提高護理方案有效性及護理性,滿足患者基礎需求,提高依從性及生活質量[10]。
我院設對照研究,研究組選用循證護理,對照組選用常規護理,組間對比依從性,為循證護理提高消化性潰瘍患者遵醫行為提供依據。結果顯示,研究組依從性96.55%,對照組依從性74.19%,前者更高,證實循證護理具有積極作用,提高個體依從性。
綜上分析,消化性潰瘍患者護理采用循證護理方法,效果顯著,患者依從性有效提高。
[1]黃穎梅,楊建英,李群輝.循證護理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影響[J].南昌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54(11):75-76,80.
[2]陳娟,徐梅玉,梅小美,等.循證護理對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5,23(13):2180-2184.
[3]劉淑秀.循證護理在消化性潰瘍患者中的應用及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18):141-143.
[4]李華香.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影響[J].中國衛生產業,2014,11(10):64-65.
[5]潘先玲.循證護理對老年消化性潰瘍患者治療依從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12):28-30.
[6]王慧.循證護理在消化性潰瘍患者中的應用及臨床效果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31):230-232.
[7]朱勝紅.健康教育護理干預對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8):236.
[8]敖登其木格.循證護理在消化性潰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內蒙古醫學雜志,2016,48(6):750-752.
[9]孫靜.關于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循證護理實施效果評價[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2):237-238.
[10]郝海紅,張素軍.循證護理改善消化性潰瘍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3):230-232.
Effects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SUN Deho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Xuy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Xuyi Jiangsu 21170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on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5 to May 2016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odd and even numbers.31 cases of double number for treatment,into the control group,the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e care.29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the study group and were given evidencebased care.Comparison of the effect after nursing.Results The complianc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relatively high,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Evidence-based nursing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and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care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Peptic ulcer,Evidence-based nursing,Effect
R473.5
A
1674-9316(2016)20-0246-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0.160
江蘇省盱眙縣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江蘇 盱眙 21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