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炫富”醫生網曬萬元羽絨服錯了嗎
新聞背景:
日前,成都某三甲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任黎明(微博賬號“成都下水道”)在網上曬出一件新買的價值1萬多元的羽絨服,引發網友熱議。網絡“炫富”屢見不鮮,網友大多都是“一噴了之”。但有意思的是,在任黎明事件上,網友的觀點卻分化為了兩極——有人質疑為何一個執業醫師能買得起這么貴的衣服,收入來自哪里?也有人認為,醫生憑自己本事吃飯,沒什么好噴的。
而任黎明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要將“炫富”進行到底,并坦言自己當醫生的年收入是20多萬,還有其他各種線上、線下講課、多點執業,同時還投資了一家公司,“加起來年收入超過百萬,每年買衣服花費超過20萬,正在準備購置第四套房子”。那么,像任黎明醫生這樣正大光明在網上“炫富”,到底對不對呢?
網友熱議
@難撩博主:自己掙的干凈錢,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明天加油:應該讓中國有技術的醫生、科學家、工程師都得到高工資、高收入,不然誰還來做這些事情?
@拿起掃帚打蚊子:外國頂尖醫生連游艇都買得起,讀那么多書又有能力,該人家高收入。

@享耳類類:仇富的人太多,不是人家炫,而是你沒有。
@越越特芹菜:有一些醫生因為長時間手術,暈倒在手術室,人家那么拼,掙錢多是理所應當的吧?只能說有些人見不得人家好。
@X激素醫師孟軍:請關心那些數以百萬計、月薪不足萬元的醫生,他們才是默默無聞、一心一意在臨床一線為廣大患者服務的醫生。
@Charles大鋮iman:看來學醫不是為了救人,而是為了成為李嘉誠。
@Dr桑桑:酸腐的嫉妒……我要繼續好好學醫去了!以后也仁心仁術,好好享受生活!
@社編涂編輯:理解和尊重各行各業的人,每個行業都有常人看不到的辛酸與辛苦,只要是勞動所得,無可非議。
@冰箱里還有剩飯:一方面說醫生工資低,另一方面又能曬出萬元羽絨服,我該相信哪邊呢?
@派大星的寶寶:引起公眾質疑,加劇醫患對立情緒。
@杉杉是個小太陽:醫者需要靜心,“炫富”不如“炫技”。
刨根問底
醫生憑本事掙錢,起正向激勵的作用
醫生的底氣從何而來?除了有高尚的醫德之外,一個重要原因便是收入提高了。從這個角度講,醫生的高收入和高薪養廉是一個道理,這也有助于緩解當下的醫患矛盾。 “炫富”醫生用真本事賺干凈錢,讓陽光收入更豐厚,是對醫療行業、醫生職業的正向激勵。提高薪酬、優待醫生,本就是醫改的題中應有之義。不過,也有網民指出,兩極分化在醫療界也很嚴重。小醫生們窮死,有名醫生或科主任不缺錢。醫生的收入不透明,低水平薪酬催生的灰色收入盛行,這種畸形的行業及其內部收入分配機制,依然是醫療行業健康發展的一大毒瘤。
新華網網絡輿情分析師 詹婧
公平合理的利益機制,能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醫生價值如何實現,是醫改的核心問題。沒有公平合理的利益機制,缺乏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的勞動收入,醫者難以靜心,患者也難以安心。要讓醫生真正靠技術吃上飯、吃好飯,既要提高診療費手術費、使“以技養醫”取代“以藥養醫”,又要鼓勵多點執業,讓市場這臺超級計算機計算出優秀醫生應得的合法報酬。只有讓醫生過上體面而有尊嚴的生活,才是對生命最切實的尊重和關懷。
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
鐘南山
醫生“炫富”是炒作
看來人和人的追求差別真大,買件衣服都要嘚瑟一下,說明網紅的境界真是低得超過想象。這讓整天赤裸上身,帶領農民織土布的圣雄甘地情何以堪;這讓貧窮而偉大的特蕾莎修女情何以堪;這讓整天穿著廉價褲子的比爾·蓋茨情何以堪。這根本不是討論醫生收入是否合理的問題,因為他不是普通醫生,是一個網紅,他想出名而已。
華西醫院心內科醫生 崔凱軍
醫生有高薪,但不是主流
在醫院里,醫生的主體收入大概分幾個方面:一方面是與他的學歷背景、職稱、工作年限有關,決定了他的績效獎金;另一方面也跟他的工作付出多少和質量有關,比方說他的門診量,手術、查房、值班、寫病史等工作。這些方面共同構成了醫生的最后收入。因此,事件中這位醫生作為泌尿外科的副主任醫師,在醫院年薪20萬的收入算正常的。在目前的醫療體制下,醫生也有高年薪的,只不過不是主流。
中民嘉業醫療事業部總經理、
主任醫師 余志慶
觀點速遞
敢于亮出陽光收入,未嘗不是自我正名
這些年,受益于網絡交流平臺的普及,微博上涌現出不少“麻辣醫生”,他們打破了長期以來社會對醫生群體的刻板印象。無論在公共輿論中,還是在醫療科普上,包括任黎明在內的醫生大V的出現,展現了醫療界立體而豐富的形象。這對于增進醫患互信顯然是好事。具體到“炫富”,這種方式雖然未必值得提倡,但醫生敢于亮出自己的陽光收入,未嘗不是一種自我正名。任黎明的另類表達,或恰恰是一種正常。正如他借此告訴想成為醫生的年輕人的話:“你只要認真干,一定能熬出來。”一個正常社會,其實就應該如此:所有的付出都能有回報,而合法收入都應得到尊重。
中國青年報
若靠真本事掙錢該點贊
只要醫生的豐厚收入不是從醫藥代表那里吃的回扣,不是從患者家屬那里收的紅包,而是靠勤勤懇懇地更新知識、兢兢業業地提高技能,通過合理的市場機制,用真能耐換成的干凈錢,就是對醫療行業、醫生職業的正向激勵,我們要為之點贊。人世間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勞動創造。不管社會如何變遷,這種核心價值都不能丟。畢竟,生活要提質,還得靠真本事。
人民日報
醫生“炫富”行為不值得贊賞
盡管任黎明在微博中稱,他并非“處于金字塔頂端的醫生”,收入比他高的醫生很多,“他們才是業界翹楚”,似乎還有些自謙,但字里行間卻掩飾不住自我炒作和“炫富”的浮躁心態。對這位醫生的“炫富”行為,主流媒體給予的是一邊倒的贊揚聲。對此,筆者卻難以茍同。
網友質疑任黎明的“炫富”行為是有道理的。古今中外,任何社會,主流價值觀都對“炫富”持一種否定的態度。因此,任何行業,任何人,任何時候,“炫富”都不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當然,只要沒有違法,自己掙得的錢,怎么顯擺,怎么花,別人也管不著。但是,財富支配者本人,仍然需要在社會道德的約束之下,還要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不能違背公序良俗。這位醫生也許覺得這沒什么大不了的,不認為自己在“炫富”,但在客觀上已經給人造成了“炫富”的印象。當事醫生在網絡上也是個大V了,要看到作為大V,粉絲多,社會影響力大,自己的微博平臺已經具備一定的公共屬性,更得講公共責任,也應該對行為可能產生的后果有一定的預見性。且不說“炫富”對他人、對社會造成負面影響,自身往往也可能成為“炫富”行為的受害者。
荊楚網
審視醫生“炫富”應跳出標簽
醫生“炫富”,一件羽絨服就是上萬元,并自曝年收入百萬,立馬引起很多人的批評。除了純粹的道德批評,許多人覺得“炫富”行為可恥,會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再就是上綱上線地批評,認為醫生“炫富”,錢財肯定來源于患者,是剝奪患者。對于后者,審視醫生“炫富”應跳出“醫生”標簽,回歸到“人”的常識。畢竟,除了醫生“炫富”,你我的朋友圈里,這樣干的人并不少。既然你可以平靜地看待朋友“炫富”,為何不能容忍其他人“炫富”呢?畢竟,在“炫富”的時候,他首先是一位公民,然后才是一名醫生。只有跳出“醫生”標簽,我們才能更加客觀地審視此事、此人。
山東商報
雷露 整理
2016四川人社大事記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四川各項民生工作喜結碩果的一年。
回首2016,我們深切體會到四川人社事業前行腳步的鏗鏘有力,感受著蓬勃發展的四川力量。
走過2016,惠民政策密集出臺,更多的民生改革加速發力,一件件惠民生、暖民心的大事,深刻影響和改變著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這一年,有太多值得銘記的事件和瞬間——從加強職業能力建設到全球招才引智,從大學生創業就業的如火如荼到就業扶貧“九條措施”出臺,從退休人員養老金上調到異地就醫即時結算,從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到去產能職工分流安置四川人社事業堅持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往細處做、向深處推,在醫療、就業、社保等多個領域,讓群眾得到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安全感”“獲得感”穩步增強。
年終回望,不妨讓我們一起盤點那些惠及你我的人社大事,一同見證你我身邊的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