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產能職工分流安置實行“一企一策”
時間:7月13日
事件:四川省公布《關于在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過程中做好職工安置工作的意見》

▲ 綿竹市天池鄉東北煤礦被關閉
我省計劃從2016年開始,用3至5年時間,退出關閉煤礦215處左右,化解產能3303萬噸左右。產能減了,崗位怎么減、職工到哪兒去、如何幫扶分流職工解決再就業等問題,不僅事關化解過剩產能的順利推進,更事關職工切身利益和社會穩定。
圍繞如何做好化解過剩產能工作,國務院分別出臺了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的意見,人社部等七個部門制定下發了做好職工安置工作的意見。依據中央的安排部署和有關政策規定,并結合我省實際,制定了職工安置工作實施意見。
2016年7月13日,省人社廳、省發展改革委、省經信委等8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在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過程中做好職工安置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公布?!兑庖姟诽岢?,在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過程中,要積極穩妥地做好職工安置工作,促進失業人員平穩轉崗就業,維護好職工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意見》就職工安置工作明確了4項基本原則:即強化企業責任意識,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突出政府組織領導作用;實行“一企(礦)一策”;依法依規保障職工及失業人員合法權益等。
《意見》提出了4類職工安置渠道和具體實施要求。一是挖掘企業潛力,依托現有場地、設施、技術等開辟新的就業崗位,在內部安置一批富余人員,比如給予培訓補貼、穩崗補貼;二是促進轉崗就業創業,納入當地就業創業政策扶持體系,比如舉辦專場招聘會、對困難人員給予培訓期間的生活補貼;三是實行內部退養,對距法定退休年齡5年以內、再就業確實困難的可實行內部退養,由企業發生活費、繳社會保險費,達到退休條件的時候再正式辦理退休手續;四是托底幫扶,對就業困難人員提供公益性崗位進行托底安置。
此外,《意見》還對去產能過程中加強社會保障銜接方面作出了規定,并重點提及了關于要積極穩妥處理勞動關系的問題。
在化解鋼鐵煤炭行業過剩產能過程中,全省各地從四個安置渠道采取分類推進方式安置職工,同時通過提供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創業補貼、穩崗補貼以及社保補貼等支持政策,確保職工轉崗不下崗、轉業不失業。在各地政府、工會、企業的努力下,許多分流職工的飯碗端穩了,“政策托底+市場分流”成為安置的主要模式,不同年齡的產業工人對于未來表現出不同選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職工新出路。
截至2016年底,我省煤炭行業已經關閉煤礦169處、化解過剩產能2303萬噸,超額完成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