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將曝光
時間:12月26日
事件:省人社廳發布《四川省關于轉發〈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的通知》

▲ 《辦法》為保障勞動者權益增添了有力的法律武器
為加強對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懲戒,強化社會輿論監督,促進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人社部在第104次部務會上討論通過《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人社部令第29號)(以下簡稱《辦法》),并決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辦法》確定了社會公布的事項標準,列舉了7類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要求對此類重大違法事項必須公布。一是克扣、無故拖欠勞動者勞動報酬,數額較大的;拒不支付勞動報酬,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二是不依法參加社會保險或者不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情節嚴重的;三是違反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規定,情節嚴重的;四是違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規定,情節嚴重的;五是違反禁止使用童工規定的;六是因勞動保障違法行為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七是其他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
2016年12月26日,省人社廳發布《四川省關于轉發〈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社會公布辦法〉的通知》 (川人社辦發〔2016〕211號),要求我省各級人社部門要切實按照《辦法》確定的認定標準,對應當依法公布的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定期在本單位門戶網站和本地區主要新聞媒體上進行公布。對用人單位提起異議的,要在《辦法》規定的期限內予以復核和處理,并通知用人單位。經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具體行政行為變更或者撤銷的,負責查處的人社行政部門要在變更或者撤銷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對社會公布內容予以更正并重新公布。
《通知》還要求各地要利用勞動保障監察信息管理系統,建立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公布企業信息數據庫,并將公布信息及時通報工商、住建等部門,加強信息共享,加強對違法企業的聯合懲治。同時,結合開展勞動監察雙隨機抽查和企業勞動保障誠信等級評價工作,將公布情況記入企業誠信檔案,每年對公布企業進行不少于1次的實地檢查,督促指導企業加強勞動用工管理,提高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自覺性。
這些要求加大了對企業重大勞動保障違法行為的懲戒力度,使失信企業在全省范圍內“一處違法、處處受限”,提高了違法企業失信、用工成本,督促并引導其自覺守法、誠信經營。
同時,省人社廳還轉發了人社部下發的《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評價辦法》,要求對企業實行分類監管,對企業守法激勵和違法懲戒提出了貫徹意見,進一步促進了企業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履行守法誠信義務的意識。
兩個辦法及其貫徹意見,均為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特別是為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解決企業拖欠工資問題增添了有力的法律武器,是健全勞動保障守法誠信體系的重大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