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富榮:“鱷魚瘋子”的致富經
文/張璐 圖/吳傳明
【創業心語】別人都說我是“瘋子”,但我認為所謂“瘋”是表現在敢想敢做,因為勇氣、膽量、自信,這些都是走出創業第一步時所需要的,更是創業人的精神財富。

▲ 徐富榮(右)正在觀察鱷魚生長情況
在成都都江堰市胥家鎮圣壽村,談及徐富榮這人,村民們無不豎起大拇指,贊賞他獨特的創業眼光,而徐富榮的“獨特”之處就在于他的創業項目——鱷魚養殖。
說起鱷魚,這種兇猛的爬行動物讓許多人都會為之色變。但徐富榮卻偏偏搞起了鱷魚養殖,每天與300多條鱷魚為伍,被當地人戲稱為“鱷魚瘋子”。
如今,這一“博眼球”的觀賞特色讓他的農家樂鯤鵬休閑莊成為了當地鄉村旅游火熱的“景點”,年銷售額達500多萬元。
徐富榮早年在外地做廚師,回鄉后自己創業做起了壩壩宴,賺得了第一桶金。2012年底,鄉村旅游逐漸興旺,他便投資了100萬元,在圣壽村流轉土地20畝,靠過去經營壩壩宴的手藝和名氣辦起了農家樂。
但有市場就會有競爭,隨著周邊農家樂的迅速崛起,徐富榮感到了經營壓力。如何能讓自己的農家樂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呢?
在多方查閱資料、四處取經求教后,徐富榮發現外地有不少人都在做鱷魚養殖,還把這一項目打造成旅游“賣點”,吸引游客。于是,他看中了這一商機。“干餐飲這行要生存下去,必須要有特色。在農家樂里養鱷魚,餐飲和養殖基地為一體,那樣就可以吸引游客來‘看稀奇’,同時也有利于帶動經營。養殖鱷魚在我們當地,甚至在整個大西南都是空白,項目又新奇又不易模仿,就動了心。”然而,當徐富榮把這個想法告訴親朋好友時,大家卻都不看好,認為他異想天開。
原來,全世界范圍內的野生鱷魚主要分布在東南亞、非洲等熱帶地區,國內主要的鱷魚養殖基地在廣東,四川養殖的鱷魚少之又少。首先在溫度方面,當地的養殖條件就不達標。再者,養殖鱷魚投資高,風險大,一個不小心就可能導致鱷魚死亡。對于親朋好友的一致反對,徐富榮陷入了思考——是堅持飼養還是另謀出路?但在看到其他創業者成功的養殖事例后,他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想法。
“養殖鱷魚前景廣闊,特別是鱷魚宴席不僅營養價值高,還是不易被別人輕易模仿的食材原料。”徐富榮認真地算了一筆經濟賬:前期投入雖然高達100多萬元,但養殖鱷魚能提高農家樂的游客量,最快兩三年就能收回成本,最慢的也不會超過五年。對此,他還查找了一些鱷魚養殖知識,讓親朋好友了解養殖鱷魚的良好前景。親友們一合計,想著如果生意做好了,還是很有賺頭,于是紛紛支持徐富榮。
得到了支持,徐富榮“火力全開”,上網搜尋學習鱷魚養殖要點,多次跑到江蘇、福建等地拜師學藝,掌握了鱷魚的飼養方法和飼養技術。2013年6月,他籌借100萬元購入200多條暹羅鱷,成立了四川鯤鵬鱷魚養殖有限公司,開始養殖。
為了解決首要的溫度難題,徐富榮特意修建了暖房,滿以為對鱷魚的養殖了然于胸,但沒想到很快就栽了跟頭——起初幾個月,鱷魚成活得還不錯,但進入冬天后,徐富榮漸漸發現鱷魚有點不對勁。“先是不肯吃食,過了段時間鱷魚便肚皮朝上,在水里浮起來了,陸續死了40多條。照這速度,不出1個月就全部死光了。”徐富榮本想為農家樂找個特色亮點,沒想到可能連累農家樂都難以經營下去了,這讓他瞬間處于崩潰的邊緣。
鱷魚的死亡讓徐富榮意識到自己的經驗還是不足,因此重新學習養殖經驗,認真地對鱷魚的習性進行觀摩,做足了“功課”。經過查詢觀察,徐富榮發現鱷魚的抗病力很強,很好養活,問題應該是出在養殖場的溫度上。
其實,之前徐富榮每天都有測量溫度,暖房的地面溫度一般都保持在20多℃,是適宜鱷魚生長的。但有一天當他測量水溫時,卻被嚇了一跳。“當時我還以為是測溫槍壞了,沒想到只有5.8℃。鱷魚喜熱不喜冷,溫度太低肯定會導致死亡。”極低的溫度讓徐榮富猛然驚醒,找到了癥結所在。值得慶幸的是,在給水加溫后,經過精心養護,鱷魚逐漸習慣了當地的水質和氣候,保證了成活率。
眼見鱷魚養殖步入正軌,徐富榮想到了一個更賺錢的辦法:那就是讓鱷魚與人親密接觸,吸引游客。
“大家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尤其是被鱷魚傷到過的員工更是反對。”徐富榮明白,鱷魚一旦發起進攻,瞬間爆發力驚人,有的鱷魚咬力能達到1000公斤以上,令人恐懼和害怕,確實不是所有鱷魚都能與人玩耍。那么,什么樣的鱷魚適合與人互動呢?徐富榮決定層層篩選,搞一場鱷魚“選秀”,選擇個頭較小、性情溫和的鱷魚,并把最具有殺傷力的嘴用膠帶纏住。

▲ 徐福榮精心飼養鱷魚
一切準備就緒。2014年5月,徐富榮向廣大游客發出邀請,歡迎大家到他這兒來觀賞鱷魚。1米多長的鱷魚一改往日的兇悍霸氣,變得十分“溫順”,任游客撫摸拍照。一時間“都江堰有個養鱷魚的農家樂”這一消息逐漸傳開,與鱷魚親密互動成了農家樂的亮點,客流量因此翻倍。
為了拓展經營,2015年1月,徐富榮辦理了野生動物經營利用許可證,可以買賣和利用野生鱷魚。不僅如此,他還推出了鱷魚宴,研發了二十余種鱷魚系列菜品,深受大家的歡迎。“鱷魚肉有補氣血、滋心養肺、壯筋骨、驅濕邪的功效,可謂全身都是寶。游客玩過之后再來品嘗鱷魚肉,這也增加了農家樂的營業收入。”山珍鱷魚卷、山珍鱷魚湯、川味鱷魚掌、雙椒鱷魚尾……徐富榮拿出了看家手藝,把鱷魚肉變成了一道道美味佳肴。
為了讓鱷魚的品相和肉質更好,徐富榮還調整了喂食結構,給鱷魚全部喂鮮肉吃。這樣的調整雖然讓成本增加,但產出的鱷魚肉品質高,價格也隨之飆升,一條鱷魚就能賣出3000多元。
從一名廚師到成為養鱷魚的高手,徐富榮的“跨界轉型”不僅讓他在當地人氣高漲,還吸引了多家省市級媒體的關注。2016年8月,就連中央7臺《致富經》欄目也聞訊而來,對徐富榮的創業經歷進行了專題報道。“鱷魚瘋子”的故事一時不脛而走,徐富榮成了名人,農家樂也跟著沾了光。
隨后,徐富榮利用旅游環線區位優勢,創辦了鱷魚養殖、產品深加工、觀光休閑等一二三產業,生意越做越大,常年吸納就業100多人,帶動周邊500余名村民致富增收。
2016年9月20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來蓉調研,在視察四川鯤鵬鱷魚養殖有限公司時,對徐福榮的創業示范帶動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鼓勵他辦出品牌、辦出特色,做大做強產業,帶領鄉親全面實現小康。
如今,徐富榮的四川鯤鵬鱷魚養殖公司和餐飲服務公司已成為西南首家鱷魚綜合性旅游休閑基地,可同時接待游客600余人,養殖的鱷魚供不應求,前來與他洽談合作事宜的客商也絡繹不絕。
下一步,除了打算擴大規模養殖外,徐富榮還將著手創辦鱷魚認養科普基地、鄉村旅游創客基地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形成養殖、皮革、餐飲、深加工和旅游觀光的產業鏈。
“鱷魚瘋子”的致富故事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