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春芳
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變化的檢測
邵春芳
目的 觀察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的變化及其意義。方法 選擇我院80例脂肪肝患者為觀察組,并選擇同期8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兩組均行血脂、血糖及肝功酶學等指標檢測,對比兩組檢測結果。結果 觀察組血糖水平、血脂及肝功酶學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檢測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有利于及時診斷脂肪肝。
脂肪肝;血糖;血脂;肝功能酶學指標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blood lipids, blood glucose and liver enzyme in patients with fatty liver. Methods 80 cases with fatty liver (observation group) and 80 healthy subjects(control group) were selected.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blood lipid and blood glucose and liver enzyme. The resul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s and liver enzyme index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detection of blood lipid, blood glucose and liver enzymes in patients with fatty liver are conducive to diagnosis fatty liver timely.
【Key words】Fatty liver,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Liver enzyme index
近幾年,我國脂肪肝發病率呈升高趨勢[1]。早期脂肪肝臨床癥狀不典型,然而如果不及時預防治療,則會進一步發展成為肝纖維化,嚴重者甚至導致肝功能衰竭[2]。因此及時診斷、治療脂肪肝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選擇我院80例脂肪肝患者與80例健康體檢者,觀察兩組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的變化及其意義。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脂肪肝患者為觀察組,并選擇同期8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男42例、女38例;年齡:23~68歲,平均年齡:(46.3±2.8)歲;病程:1~16年,平均病程:(7.6±0.5)年;疾病類型:22例輕度、35例中度、23例重度。對照組男40例、女40例;年齡:25~69歲,平均年齡:(46.5±2.9)歲。入選標準:(1)經彩超等方式初次確診為脂肪肝者;(2)未行任何方式治療者;(3)同意本次研究者。排除標準:(1)伴心腦血管疾病、營養不良等患者;(2)伴其它肝臟疾病者;(3)嚴重心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者。兩組性別、年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檢查前1天,囑咐兩組受試者均行素食、并忌飲酒,在清晨空腹下采集3 ml靜脈血,離心后分離血清,主要檢測以下指標:(1)血脂指標:TC、TG、HDL-C;(2)血糖指標:空腹血糖;(3)肝功酶學指標:ALT、AST、γ-GGT。上述檢查指標均使用同一生化分析儀實施檢測,所有操作步驟均嚴格遵守說明書或相關操作規范。
1.3 診斷標準[3]
(1)高甘油三酯血癥:甘油三酯(TG)水平大于1.85 mmol/L;高膽固醇血癥: 總膽固醇(TG)水平大于5.69 mmol/L;(2)高血糖:空腹血糖(FBG)水平大于6.1 mmol/L。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3.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 (±s)表示,并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糖水平檢測結果分析研究
觀察組FBG水平為(6.94±0.85)mmol/L;對照組為(4.68± 0.76)mmol/L。兩組血糖水平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血脂指標檢測結果分析研究
觀察組TC、TG、HDL-C分別為(6.41±1.85)mmol/L、(2.96± 1.01)mmol/L、(0.70±0.28)mmol/L;對照組分別為(4.59±0.88)mmol/L、(1.06±0.60)mmol/L、(1.61±0.50)mmol/L;觀察組TC、TG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但其HDL-C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肝功酶學指標檢測結果分析研究
觀察組ALT、AST、GGT分別為(133.5±28.4)U/L、(64.6±14.7)U/L、(168.2±33.5)U/L。對照組分別為(30.6±5.8)U/L、(20.5±4.4)U/L 、(50.0±11.2)U/L;觀察組肝功酶學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脂肪肝指肝細胞內脂質聚集重量大于5%肝細胞濕重。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變化,脂肪肝發病率越來越高,且呈年輕化趨勢[4-5]。早期脂肪肝臨床癥狀不具有特征性,若不及時有效治療,則會進一步發展為肝纖維化,最終發生冠心病、高血壓等嚴重并發癥,極大威脅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和生活質量。
當患者體內血脂濃度上升時,會極大增加游離脂肪酸水平,因其存在較高細胞毒性,從而使肝細胞內蓄積過量的脂肪酸,最終造成肝細胞受損。同時脂肪酸能夠與氧自由基形成協同作用,進而引起肝細胞壞死、纖維化等癥狀[6-8]。另外,脂肪肝患者往往伴有胰島素含量較低、胰島素抵抗等情況,如果發生胰島素抵抗,則有利于脂肪的快速分解,脂肪酸、甘油三酯等因子大量進入血液中,從而造成大量脂肪聚積于肝臟內部。同時胰島素抵抗還可能引起高胰島素血癥,它能夠刺激肝臟分泌VLDL-C等因子,進而加快TG的形成與釋放,這會極大提高脂肪肝發病率[9]。若肝細胞聚積過量血脂,則會引起其脂肪變性及生理解剖結構的改變,最終導致肝細胞出現破裂。目前,GGT、ALT及AST是臨床中多見的肝功酶學指標。張濤發現[10],脂肪肝患者ALT、AST及GGT分別為(58.3±24.2)U/L、(56.1±22.4)U/L、(83.2±30.4)U/L,均明顯高于健康人群,提示上述三種酶可作為診斷脂肪肝的重要指標。本研究發現,觀察組血糖水平、血脂及肝功酶學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檢測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有利于及時診斷、治療脂肪肝,從而改善其預后質量,值得臨床中推廣應用。
[1] 朱健. 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變化的檢測[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0,18(6):793-795.
[2] 張慧敏,鞏文彥. 脂肪肝血脂和肝功能檢測結果分析[J]. 基層醫學論壇,2008,42(29):905-906.
[3] 陸再英,終南山. 內科學[M]. 第7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9-90.
[4] 盧明毅,王宏偉. 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變化的檢測分析[J]. 中國醫藥導刊,2014,16(11):1420-1421.
[5] 何瑞波,孟慶勇,趙偉. 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水平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5,2(11):2055,2058.
[6] 張銀華. 脂肪肝患者血生化檢查結果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4):275.
[7] 林美群,歐超寧. 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變化的檢測分析[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3):417-418.
[8] 高玉芳,白紅艷,張宏江. 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學指標變化的檢測探討[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32):32-33.
[9] 郭春霞. 脂肪肝患者血液指標的檢測意義[J]. 中國基層醫藥,2014,21(10):1470-1472.
[10] 張濤,王宗玲,潘文,等. 船員脂肪肝患者血脂與肝功能檢測結果分析[J]. 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14,21(2):135-136.
Detection of Patients with Fatty Liver Lipids, Blood Glucose and Liver Enzyme Index
SHAO Chunfang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Shandong Province Dongying City Hekou Worker Hospital of Victory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Bureau,Dongying Shandong 257200, China
R575.5
A
1674-9316(2016)16-0154-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6.098
山東省東營市勝利石油管理局河口職工醫院檢驗科,山東 東營 25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