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蘭陳亞丹池清華胡慧芳
護士對患者跌倒/墜床認知狀況調查分析
丁玉蘭1陳亞丹2池清華1胡慧芳3
目的 對護理人員跌倒相關知識認知態度及對跌倒評估情況進行分析,為護理管理者提高跌倒風險管理提供依據。方法 自制護理人員跌倒認知調查表對全院171名護士進行問卷調查,并將護士對《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8項內容評估值與跌倒護理管理小組的評估值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護理人員對跌倒認知率為85.50%;在對《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中,臨床護士評估結果(4.86±1.29)分,護理管理者評估結果(6.63±1.47)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加強護理人員跌倒知識的培訓和對跌倒評估的正確性,可降低跌倒的發生和跌倒造成傷害的風險,保障患者安全。
跌倒/墜床;護理人員;認知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gnition and the assessment of nurses to fall,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nursing managers to improve fall risk management. Methods Homemaking cognition questionnaire of 171 nurses for the investigation. Compared 8 items assessed value of the fall risk factors between the nurses and nursing management group. Results The cognitive rate of nurses was 85.50%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risk factors of fall, the result of clinical nurses was(4.86±1.29), and the nursing management group results was(6.63±1.47), 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sk of the occurrence of falls and fall injury so a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the training of nurses' knowledge of fall and the accuracy of the fall assessment should be taken.
【Key words】Fall, Nurses, Cognitive Analysis
跌倒是患者突然或非故意的停頓、或倒于地面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1]。跌倒是住院患者容易發生的不良事件,據報道,平均每年每例住院患者發生跌倒的次數為1.4次[2]。跌倒往往導致患者機體創傷,功能狀態衰退,生活質量明顯下降,同時延長住院時間和增加醫療、護理費用,甚至危及生命[3]。為建立健全患者風險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護理人員對易跌倒高危人群管理,我院于2015年5月對171名護理人員進行跌倒相關知識調查及對105次的跌倒/墜床風險評估項目臨床護士和護理管理小組成員評分結果進行調查分析,現報告如下。
1.1調查對象
對某三級甲等醫院的171名護理人員進行跌倒相關知識調查;對臨床護士和護理管理小組105次的跌倒/墜床風險評估項目評分情況進行分析。
1.2 方法
1.2.1 跌到/墜床的評估 臨床使用的跌到/墜床的評估表由日本護理協會推薦的《跌到/墜床危險因子評估表》,通過病人的年齡、跌倒/墜床史、感覺、機體功能障礙、活動范圍、認知、排泄、用藥等8項危險因素對病人的跌倒/墜床風險進行評估,每個項目賦予不同的分值,最后根據總得分判斷患者的跌倒風險,0分為無風險,1~5分為低度風險,6~15分為中度風險,16分及以上為高度風險。
1.2.2 護理人員跌倒認知調查 自制調查表《護理人員跌倒認知調查表》,對171名臨床護理人員進行跌倒/墜床預防知識知曉情況20個條目的問卷調查;在全院的運行病歷中隨機抽取105次的跌倒/墜床風險評估記錄,分析護士跌倒/墜床危險因子評估表各項目的評分情況,并根據病歷記錄及查看患者病情,再次判斷病人跌倒風險,重新評估,并將各項目評分記錄在于使用現狀調查表中。最后比較護士與跌倒/墜床護理管理者之間評分的差異性。
1.2.3 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 使用自行設計的《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使用現狀調查表》進行調查。由跌倒護理管理組,包括護理質控師、骨科護士長、康復科護士長、門診護士長及血透室護士長等對調查表進行修訂。
1.3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使用均數±標準差描述兩組人員《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各項目的評分情況,并使用配對樣本的t檢驗,比較護士與跌倒/墜床風險護理管理小組在《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各項目中評分的差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士對跌倒/墜床預防知識知曉情況
對護理人員跌倒知識進行調查分析,了解護理人員對跌倒知識的認知程度,171位護理人員對跌倒知識的認知,按照環境安全、治療藥物、風險標識等3個方面問卷共20個條目是否知曉進行統計,以二分類評分法是否評分,1=“是”,0=“否”。問卷共有20個條目。見表1。調查結果顯示,護理人員對患者跌倒/墜床知識總知曉率為85.5%。
2.2 跌倒評估分析
護理管理人員與護士兩組人員分別對105次跌倒/墜床風險評估的結果,見表2。從表中結果可以看出,評估結果無跌倒/倒床風險例數護士組明顯高于護理管理人員,而評估結果具有中、高風險跌倒/墜床例數護士組明顯低于護理管理人員。
2.3 護理管理人員與護士兩組人員分別對105次跌倒/墜床風險各項目評估結果
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臨床護士與跌倒/墜床風險管理人員對跌倒/墜床的評估在年齡和既往史中的評估結果一致,兩組人員在此兩方面的認知無顯著性差異,但在感覺、機體功能障礙、活動范圍、排泄、藥物等方面的評分均存在較大的差異。
3.1 跌倒/墜床是患者傷害的主要風險之一
預防和減少患者跌倒發生,需護理人員進行相關跌倒知識的培訓和教育,使護理人員掌握跌倒|墜床預防知識,繼而對患者進行宣教,采取有效的措施,是預防跌倒|墜床發生的關鍵環節所在。因此,評估護理人員對跌倒/墜床認知情況非常重要,只有護士和患者都掌握預防跌倒/墜床措施,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患者跌倒/墜床的發生。
3.2 護士跌倒/墜床管理認知態度
表1中顯示,護士對跌倒/墜床預防知識知曉情況總的認知度為85.5%,其中,認知度較高的是向患者及家屬進行預防跌倒/墜床安全教育、注意開水間、衛生間的防滑、注意臺階、轉彎處等區域的管理為100%。護士按照護理部規定,當患者入院時,護士都要對患者進行口頭和書面的跌倒/墜床的宣教,并將宣教單一式兩份,一份交與患者,另一份放在病歷中,對患者做到100%的跌倒預防宣教。認知調查中最低項為對具有跌倒/墜床中度風險的患者做明顯的標識,這與患者的依從性和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宣教有關。醫院制度明確規定,對門診患者篩查出有跌倒風險的高危人群,要在患者的上肢部位貼防跌倒的標識,對住院患者的跌倒高危人群在腕帶上給予粉紅色腕帶扣標識,并給予防跌倒的措施.但部分患者不愿或拒絕張貼標識,使得護理人員對此項工作認同度較低。要加強對護士的培訓和對患者的宣教,在門診人流量多的地方保護好易跌倒高危人群;在尊重患者的意愿基礎上,由護士對患者進行跌倒知識的宣教并發放宣教單;加強護士對患者的溝通和跌倒的宣教工作。

表1 護士對跌倒/墜床預防知識知曉情況

表2 臨床護士與跌倒/墜床風險管理成員分別對105次跌倒/墜床風險評估的結果

表3 臨床護士與跌倒/墜床風險管理人員對105次跌倒/墜床各項目評估的結果
3.3 對跌倒/墜床評估認知分析
從表2結果中,可以看出,跌倒/墜床風險管理人員的評分,具有中、高風險的61例和5例,護士對跌倒/墜床具有中、高風險的評分分別為42例和3例,護理管理人員的中、高危跌倒結果多于臨床護士的評估。說明臨床護士對跌倒/墜床評估理解程度和掌握欠缺,對評估工具使用不熟練,對跌倒/墜床高危險因子不能夠很好的認知和識別,以至于出現識別不出高危和中危患者的人群,評估傾向于低危人群。這樣的結果也提示護理管理者應加強對護理人員跌倒/墜床知識的各種培訓,需注重評估臨床使用效果。加強對評估工具使用的培訓。使護士應用跌倒/墜床評估表能夠對患者實施正確的評估,確定出跌倒/墜床的高危人群從而采取相應的對策,降低患者跌倒的發生。
3.4 對跌倒/墜床內容評估分析
表3顯示,《住院患者跌倒/墜床評估表》評估內容8項,護理管理者與臨床護士評分相比,臨床護士與管理人員在年齡和既往史中的評估完全一致,兩組人員在這二項內容的認知方面的評估無差異,但在活動范圍、排泄等方面的評分均存在顯著的差異。Steven J 等指出視力、聽力障礙是跌倒風險的危險因素,而建議的干預方式是眼科處理[4]臨床護士對視力和聽力障礙2項評估內容認知欠佳,對感覺和機體功能判斷不清,在排泄方面判斷,臨床護士較難理解什么情況下屬于入廁困難,胡雁等在跌倒的危險因素評估中,對排泄的解釋可以理解為,廁所本身是跌倒的危險環境之一,當排泄異常需要增加人們上廁所的機會和急迫感,或者在廁所中不能自如活動的情況下即造成跌倒風險的增加[5]。而在藥物的判別認知上,護士對哪些是容易至跌倒/墜床的藥物未能有效辨別認知,以至于不能對患者進行及時有效的宣教和采取預防保護措施。文獻報道[6],55.56%的患者不了解藥物因素導致跌倒。護理人員應用預防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對住院患者進行跌倒風險評估使護理人員對跌倒風險評估具有統一的標準更加規范化[7]。評估是基礎措施,宣教是關鍵,各項內容環環相扣對跌倒的有效預防起到指導作用[8]。因此,向患者告知并解釋跌倒相關因素對預防跌倒非常重要。當患者服用易致跌倒/墜床的藥物時,護理人員應告知藥物的副作用及其表現,使患者及家屬能夠了解藥物的相關內容并指導其采取預防措施。護理管理者與多部門協作,增加衛生間內的緊急呼叫鈴;將易致跌倒的藥物通過信息管理維護在手持電腦終端(PDA)中,使臨床護士在為患者治療給藥時能夠很方便的識別出易至跌倒的藥物,從而,加強對此類患者的觀察和處理。
本次的研究結果顯示,臨床護士對跌倒/墜床知識理解不足,《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的使用工具掌握不熟,對評估的內容認知不清,管理者應結合醫院情況,對護理人員進行各種跌倒知識的培訓,對《跌倒/危險因素評估表》判斷標準進行進一步的說明,明確標準要素,正確使用《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表》,同時,加強多部門協作,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跌倒風險發生。
[1] Oliver D,Britton M,Seed P,et al.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of evidence based risk assessment tool(stratify)to predict which elderly in patients will fall:case-control and cohort studies[J]. Br Med,1997,315(7115):1049-1053.
[2] Nurmi I,Luthie P. Incidence and costs of falls and falls injuries among elderly in institutional care[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Primary Health Care,2002,20(2):118-122.
[3] 白利穎,王貴芝,李湘萍. 老年患者對跌倒危險因素認知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11):1025-1027.
[4] Steven J,Noonan R,Rubenstein L. Older Adult Fall Prevention:Perceptions,Beliefs,and Behaviors[J].American Journal of Lifestyle Medicine,2010,4(1):16-20.
[5] 胡雁,成磊. 住院患者跌倒危險因素評估[J].上海護理,2012,12(2):88-96.
[6] 黃惠芬,梁崇南,劉潤森.老年住院患者對跌倒風險的認知調查及管理對策[J]. 海南醫學,2010,21(18):147-148.
[7] 溫杏良,顧天姣,謝衛梅. 骨科老年患者跌倒風險評估與干預流程的實施[J]. 護理學雜志,2011,26(2):38-39.
[8] 陳巧玲,盧愛金,繆滔. 1+3質量管理模式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的實施與體會[J]. 解放軍護理雜志,2010,27(6):871-872.
The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n the Cognition of Nurses to Fall
DING Yulan1CHEN Yadan2CHI Qinghua1HU Huifang31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Nurse,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Fujian Xiamen 361003, China,2 Cardiac Surger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Fujian Xiamen 361003, China, 3 School of Nursing,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 Fujian 350000, China
R473
A
1674-9316(2016)16-0249-04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6.159
1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護理教研室,福建 廈門 361003;2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臟外科,福建 廈門 361003;3福建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福建 福州 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