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燕江蘇省南通市老年康復醫院/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分院血液腫瘤科,江蘇南通 226001
風險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運用分析
姚燕
江蘇省南通市老年康復醫院/南通大學附屬醫院分院血液腫瘤科,江蘇南通226001
目的 對風險管理應用于護理管理中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方法 選取于2014年6月—2016年4月期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患者212例,并隨機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各106例,對分別應用常規護理管理和風險護理管理的效果進行對照研究。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參照組[92.45%VS 74.53%],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護理文書書寫、護理技術操作以及消毒隔離的合格率均明顯高于參照組,護理差錯發生率、違規操作率、護患糾紛率均明顯低于參照組,組間差異經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風險管理應用于護理管理中的臨床效果十分理想。
風險管理;護理管理;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Methods 212 cases of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06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risk nursing management,and th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researched.Results 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2.45%vs 74.53%),and the qualified rates of basic nursing,nursing paper writing,nursing technical operation and disinfection isola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nursing errors,illegal operation rate and nursing dispute rate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after t test,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is very ideal.
[Key words]Risk management;Nursing management;Nursing quality;Nursing satisfaction
在醫院管理中護理管理屬于一個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經濟、醫療的高速發展,護理衛生事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人們對于護理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醫療風險事件還層出不窮,需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加以管理[1]。該院將風險管理應用于患者中,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4年6月—2016年4月期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患者212例,按隨機原則將上述患者根據病歷號末位號的奇偶數1∶1隨機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偶數為參照組106例,奇數為實驗組106例。參照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數分別是56例和50例;年齡最小的患者和年齡最大的患者分別為25歲和102歲,中位年齡:(50.42.26±2.18)歲;骨科患者21例,心血管科患者12例,血液腫瘤患者22例,呼吸科患者13例,神經內科患者14例,神經外科患者24例。實驗組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人數分別是57例和49例;年齡最小的患者和年齡最大的患者分別為26歲和99歲,中位年齡:(49.65±3.82)歲。骨科患者20例,心血管科患者14例,血液腫瘤患者19例,呼吸科患者15例,神經內科患者15例,神經外科患者23例。上述基本資料經檢驗參照組和實驗組患者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參照組的106例患者接受常規護理管理,主要包括:按照傳統的模式來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過程進行評價,給予患者常規的護理操作,保持病房環境干凈、舒適以及溫馨,定期通風,對患者進行常規的入院宣教以穩定患者的情緒,增強患者的信任感以及安全感等,對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密切觀察[2];實驗組的106例患者除接受上述措施外還給予風險管理,具體如下。
1.2.1成立風險控制小組 將風險管理體系落實到護理管理工作中,建立護士長、組長、小組成員三層管理的風險控制小組,并將風險監控體系、風險呈報管理體系等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3];可以根據護理工作的內容將風險控制小組的工作分為基礎護理、消毒隔離檢查、綜合質量監測、護理文件檢查、病房管理等內容,并根據以上內容建立專門的小組,以上小組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分工來對護理工作中出現的風險問題進行分析、討論以及總結,并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4]。
1.2.2對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及分類①管理因素:要對醫院患者病歷等相關資料進行全面的分析,發現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問題并制定風險統計報表,然后對以上風險出現的幾率以及危害等進行確認并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②護士水平: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專業技術水平、操作能力將直接關系到護理風險控制的水平,并且有可能直接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風險管理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對護理人員水平的控制[5]。③護理行為:患者是護理行為的受體,護理操作均具有一定的危險性,例如患者因體質較弱等原因而無法準確確定靜脈穿刺點,而在患者以及家屬看來則是由于護理人員操作技術較差而導致的[6]。
1.2.3護理風險管理措施 ①加強培訓: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讓護理人員具有風險管理觀念,通過法律培訓等方式讓護理人員明確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同時還要通過定期以及不定期的培訓來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相關理論知識及操作技能水平,對經常出現的操作缺陷以及失誤等要進行強調,除此之外還要求護理人員根據相關要求、規范來進行日常護理行為[7]。②加強護理質量監控:要對風險管理內容的實施進行質量監控,通過每日一檢查、每周一點評、每月一考核等質量監控方式來保證風險管理計劃的落實。
1.2.4改進風險報告制度 隱瞞護理風險的行為導致無法對護理風險進行有效的預防,更不利于今后風險護理管理工作的實施,因此要對風險報告制度進行不斷的改進,鼓勵醫護人員將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或者已經發生的護理風險及時匯報,并不將匯報的風險事件作為績效考核的依據,通過這種方式來使醫護人員的積極性得到最大程度的調動[8]。
1.3統計方法
該文所得實驗數據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采用(±s)表示正態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來進行正態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來進行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比對
參照組患者中非常滿意率為33.02%(35/106),滿意率為22.64%(24/106),一般滿意率為18.87%(20/106),不滿意率為25.47%(27/106),護理總滿意度為74.53%;實驗組患者中非常滿意率為66.04%(70/106),滿意率為13.21%(14/106),一般滿意率為13.21%(14/106),不滿意率為7.55%(8/106),護理總滿意度為92.45%;組間差異經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能夠看出,采用風險管理模式的實驗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非常滿意的患者人數比參照組多了35例,提高了50%,不滿意患者人數比參照組少了19例。
2.2兩組護理人員的相關指標對比
實驗組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合格率明顯高于參照組[93.11%VS 72.33%],護理文書書寫合格率明顯高于參照組[91.79%VS 75.99%],護理技術操作合格率明顯高于參照組[95.55%VS 76.38%],消毒隔離合格率明顯高于參照組[95.07%VS 73.03%],χ2=16.33,15.97,16.12,16.6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對比
與傳統護理管理相比,實施風險管理模式的實驗組護理人員的護理差錯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3.42%VS 21.59%)],違規操作率明顯低于參照組[5.11%VS 24.44%)],護患糾紛率明顯低于參照組 [2.02%VS 16.59%)],t=6.58,6.77,5.99,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護理管理工作具有很強的專科性,并且患者的病情種類較多,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因此護理管理工作中難免存在漏洞以及缺陷,因此加強護理管理工作已經成為醫院管理工作的重點。風險管理原本是屬于經濟學術語,但是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醫學領域中,主要是對醫療設備、患者、護理流程、藥物以及環境等可能出現風險事件的因素進行細節管理,通過護理程序、護理管理制度的建立、風險管理小組的成立以及護理人員專業素質和風險意識的提高等措施來真正降低護理風險。在該次研究中,將常規護理管理和風險護理管理應用于該院收治的212例患者中,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參照組[92.45%VS 74.53%],由此說明風險管理模式的應用能夠大大提高患者的而忽略滿意度,對于醫院信譽度的提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護理人員的基礎護理、護理文書書寫、護理技術操作以及消毒隔離的合格率均明顯高于參照組,護理差錯發生率、違規操作率、護患糾紛率均明顯低于參照組。將風險管理模式應用于護理管理工作后,護理人員的各項相關指標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對提高醫院的護理質量有水平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風險管理應用于護理管理中的臨床效果十分理想,對于護理風險的產生進行了有效避免,對于促進醫院護理質量和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值得大力推廣。
[1]王會接,杜立,陳彩玲,等.風險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6):90-91.
[2]陳莉,吳萌,關麗娜.風險管理在急診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1,32(34):7375-7376.
[3]田平,商玉環,姜超美,等.護理風險管理機制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臨床護理,2010,9(3):54-55.
[4]張東華,肖曉玲,彭英,等.護理安全查房在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0,16(16):1474-1475.
[5]徐小雅,王永生,王效惠,等.護理風險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內科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 [J].四川醫學,2012,27(5):906-907.
[6]黃海明,王瑛,王曉枚,等.風險管理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4):1943-1944.
[7]李功基,蘇雪琴,劉燕華,等.護理風險管理在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黑龍江醫藥,2014,27(5):1231-1232.
[8]孫雪梅,江明浩,郭義娟,等.風險管理在血液透析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3,3(10):75-76.
Application Analysis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Nursing Management
YAO Yan
Branch of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tong University Hematology Oncology,Jiangsu province geriatric hospital/Nantong City,Nantong,Jiangsu Province,226001 China
R47
A
1672-5654(2016)06(c)-0150-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18.150
姚燕(1976.9-),女,江蘇南通人,本科,學士,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
(2016-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