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瑩
基層醫院院內感染因素分析及預防
趙 瑩
目的 研究基層醫院院內感染因素以及相應的預防措施。方法 選擇100例基層醫院院內感染患者,對其出現感染原因進行分析,同時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比較實施預防措施前后感染率。結果 通過對基層醫院院內感染因素進行分析,同時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后,院內感染出現率由過去的14.0%降到4.0%,干預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基層醫院通過不斷的分析院內感染因素,有針對性的制定預防措施,降低了院內感染發生率。
基層醫院;感染因素;預防措施
隨著現代醫學的高速發展,醫學治療手段也在逐漸的完善,醫院感染問題逐漸凸顯[1]。尤其是基層醫院,由于醫療環境相對薄弱,大部分醫務人員不重視醫院感染,環境衛生管理存在漏洞,引起醫院感染率逐漸升高,給醫療安全和醫療糾紛提供了平臺[2]。我院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月出現院內感染的100例患者的原因進行分析,同時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對2015年2月~2016年2月出現院內感染的20例患者進行分析,比較實施預防措施前后院內感染發生率,現報告如下。
1.1 基本資料
我院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月出現院內感染的100例患者的原因進行分析,同時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對2015年2月~2016年2月出現院內感染的20例患者進行分析。
1.2 院內感染診斷標準
依據原衛生部2001年頒布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3]作為參考依據。
1.3 院內感染的主要因素
(1)護理人員防范意識較弱:一些醫護人員不了解醫院感染知識,對這一名詞相對陌生。因而缺少相關操作的感染警惕性,容易導致院內交叉感染;(2)易感人群明顯增多: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質量逐漸提升,住院的慢性病患者數量也越來越多,而且以老年人為主,由于住院時間長、住院次數多,機體抗病能力弱,容易引起院內感染[4-5];(3)抗生素應用不規范:在基層醫院,大部分患者缺少耐性,急于治療,一些醫生為了滿足患者的需求,大量應用抗生素,導致患者體內菌群失調,增加了耐藥性,導致病程逐漸延長,感染幾率增加;(4)吸氧:吸氧是治療呼吸系統的一種重要方法,大部分吸氧患者為慢性肺病及老年患者,這類患者抵抗力低下,細菌容易進入到呼吸道內導致感染,而且在適宜的環境下不斷繁殖;(5)基層醫院管理及監督存在缺陷:一些醫護人員沒有按照規定完成操作,用于患者的材料已經出現污染,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無專門的管理部門,沒有設立相應的獎懲機制[6];(6)保潔員沒有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基層醫院保潔員接受能力差,素質低,無相關知識。存在潔具混合使用、標示不清、病區衛生死角多等問題,而且在收集醫療廢物時沒有專門應用防護用具,給醫院感染造成隱患。
1.4 統計學方法
進行統計學分析時采用SPSS 15.0系統軟件,用率表示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通過對基層醫院院內感染因素進行分析,同時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后,院內感染出現率由過去的14.0%降到4.0%,干預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本文對醫院感染的原因進行分析,同時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具體為:(1)加強院感知識的培訓,提升醫護人員的防范意識。依據醫院感染的特點建立相關制度,組成科室醫院感染小組,根據出現的薄弱環境,制定相應的措施,要求護理人員在操作時必須按照相關規定,嚴格消毒、滅菌高危機械,避免交叉感染;(2)注意對易感人群進行管理[7]。對住院時間長、反復住院、年老體弱者要注意病房安排,嚴格區分感染區和非感染區,定時對病房進行消毒,指導患者適當休息、合理飲食,加強鍛煉,提升自身的抵抗力;(3)合理應用抗生素。在診治過程中,醫生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講解濫用抗生素帶來的不良影響,同時根據患者的病情及細菌培養結果應用抗生素;(4)嚴格執行各項消毒隔離制度。定時為病房通風,每天對病房進行紫外線消毒,加強對保潔人員的培訓及監管,指導其正確應用消毒液[8-9];(5)開展醫院感染的監測。成立醫院內感染管理小組,定期對科室感染情況進行檢查,了解患者的情況,對重點患者和重點部門進行特別關注,制定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
總而言之,基層醫院通過不斷的分析院內感染因素,有針對性的制定預防措施,降低了院內感染發生率。
[1] 魏穎,侯丹丹. 神經內科醫院內感染調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2):70,73.
[2] 馬金彤,武娟,張江勃,等. 目前院內感染的研究現況[J]. 職業與健康,2016,32(9):1284-1286.
[3] 張麗英,包金柱,唐亞娟. 淺談基層醫院控制醫院院內感染措施[J]. 首都醫藥,2013,20(2):15-16.
[4] 王芹華. 加強供應室改造與管理在預防院內感染中的作用[J].西藏科技,2012(5):50-51.
[5] 王瑞紅. 監獄醫院警察46名院內感染知識認知調查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0):51-52.
[6] 盛小華. 醫院老年患者院內感染分析及管理對策[J]. 中醫藥管理雜志,2012,20(12):1213-1214.
[7] 馬如賢,栗震亞. 臨夏州基層醫院口腔門診院內感染管理現狀及對策[J]. 中國當代醫藥,2011,18(3):121-122.
[8] 任志慧,馮偉. 重癥醫學科患者醫院感染臨床分析和預防措施[J].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3):23-24.
[9] 王鳳瓊,魏道瓊,劉佳芳. 某醫院老年患者院內感染因素分析[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11,27(8):581-583.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in primary hospital. Methods 100cases of hospital infection in primary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infection,and to formulat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and to compare the infection rate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ventive measures. Results Through analyzing the factor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the primary hospital,and establish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after the infection rate from 14.0% to 4.0% in the hospital,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primary hospital through continuous analysis of hospital infection factors,targeted to develop preventive measures,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hospital infection rate.
Primary hospital,Infection factors,Preventive measures
R197.3
A
1674-9316(2016)22-0187-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2.113
吉林市第二人民醫院感染科,吉林 吉林 132011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Primary Hospital
ZHAO Ying Infectious Disease Department,Jili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Jilin Jilin 132011,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