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 巖
護理干預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療效觀察
騰 巖
目的 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實施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 我院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月診治的15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根據護理方法不同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上述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 通過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消化道癥狀評分、抑郁焦慮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緩解患者的消化道癥狀,降低抑郁焦慮評分,臨床效果顯著。
護理干預;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效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為一種常見的疾病類型,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療效確切的藥物[1]。然而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主要目的是解除對消化不良產生的影響[2]。我院選擇2015年1月~2016年1月診治的15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診治的15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將其均分為兩組,對照組的78例患者中,28例為男性,50例為女性;年齡在21~70歲,平均年齡為(43.1±2.3)歲;病程在4~22年,平均病程為(6.6±1.4)年。觀察組的78例患者中,26例為男性,52例為女性;年齡在20~71歲,平均年齡為(42.5±2.6)歲;病程4~23年,平均病程為(6.4±1.3)年;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3]
(1)持續性長時間的上腹不適或者疼痛;(2)具有下列癥狀的一種或者數種,即腹部脹氣、餐后飽脹、早飽、噯氣、嘔吐、惡心、胸骨后痛、燒心以及反胃等;(3)1個月內實施B超、胃鏡以及實驗室檢查排除消化性潰瘍、肝膽胰腺以及胃新生物等器質性疾病;(4)上述癥狀持續至少4周。
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的護理措施,如為病房通風換氣,指導患者進行良好的休息,制定相關的飲食計劃,勸導患者戒煙戒酒,囑患者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對于狀態尚可的患者可指導其進行適當的運動,在治療用藥的過程中注意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變化,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如出現不良反應立即向上級醫生報告,以便及時進行處理。
觀察組患者在上述護理的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包括向患者發放調查問卷,掌握患者的生活方式,改變患者不良的生活狀態;了解患者的飲食習慣,為其制定有益于消化的飲食結構,促進食物消化吸收;對患者實施疾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使其對自身疾病有所了解;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緩解患者心理不良情緒,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早日恢復健康等,同時實施心理治療、健康教育以及定期隨診等方法實施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治療時間為4周[4]。
1.4 評價指標
治療前后觀察所選患者的消化道癥狀評分、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以及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5.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經過護理干預措施后,消化道癥狀評分為(7.1±3.2)分,對照組為(12.2±3.5)分,觀察組患者的消化道癥狀評分比對照組低,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HAMA評分為(6.1±4.9)分,HAMD評分為(5.9±4.0)分;對照組分別為(19.9±5.4)分,(16.4±4.6)分;兩組數據對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常見的一種臨床癥候群,每年由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療的費用很高,怎樣更好的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這是世界關注的一個問題[5]。一些學者研究指出,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種多因素疾病,可能與胃腸動力異常、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酸分泌異常以及精神因素等密切相關,功能性不良患者的強迫、軀體化、焦慮、人際關系以及偏執等表現明顯比正常人群高,具有很高的焦慮抑郁評分,在這個過程中心理社會因素至關重要[6-7]。
本文研究通過比較,觀察組患者的消化道癥狀評分、抑郁焦慮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對比,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可能與患者接受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緩解其內臟的高敏感性以及緩解患者的抑郁焦慮情況相關,精神心理應激的好轉有助于軀體癥狀的改善,因而,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提升治療效果[8]。
綜上所述,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緩解患者的消化道癥狀,降低抑郁焦慮評分,臨床效果顯著。
[1] 歐陽莉華,周漢云. 整體護理干預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8):1823-1824.
[2] 黃琳,周銀秀.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理護理研究進展[J]. 湖北中醫雜志,2011,33(3):75-76.
[3] 王敏慶,韋柳江. 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應用[J]. 右江醫學,2011,39(2):244-245.
[4] 黃云花,黃春玲,王克敏,等. 行為護理在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應用研究[J]. 護士進修雜志,2010,25(8):681-683.
[5] 姜華生. 四磨湯聯合思連康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及護理對策[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7):187-188.
[6] 王淑華,王強,封三花,等. 護理干預在肝郁脾虛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20):21-22.
[7] 張翠紅,楊杰. 護理干預對1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療效觀察[J].貴陽醫學院學報,2010,35(4):428-429.
[8] 黃云花,黃春玲,楊紅葉,等. 行為護理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內科,2010,5(5):545-546.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TENG Yan Department of Endoscopy,The Central Hospital of Jilin City,Jilin Jilin 132011,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Methods In our hospital,15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yspepsia in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about routine nursing measures,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based on the above nursing,was implemented to the nursing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compared clinical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rough the comparison,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score,depression and anxiety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alleviate the symptoms of digestive tract,to reduce the score of depression and anxiety,and has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Nursing intervention,Functional dyspepsia,Clinical effect
R473
A
1674-9316(2016)22-0242-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22.150
吉林省吉林市中心醫院窺鏡科,吉林 吉林 13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