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彥(山東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濟寧分院 濟寧 272025)
關于規范液化石油氣瓶安全管理的思考與建議
李慎彥
(山東省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濟寧分院 濟寧 272025)
液化石油氣瓶作為承裝易燃、易爆液化石油氣的特種設備,與城鄉人民密切相關。近年來,液化石油氣瓶爆炸事故時有發生,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隨著新農村改造和城市流動人口增加,液化石油氣瓶的使用環境和安全隱患均正發生變化,呈現出某些新趨勢和新特點,現有的安全監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失去應有的效力,本篇針對新常態下液化石油氣瓶安全監督管理做出深度思考與建議。
規范 液化石油氣瓶 安全監督管理 思考與建議
2011年11月14日,西安市科創路一家名為樊記肉夾饃的小吃店發生液化石油氣瓶爆炸事故,造成10人死亡,32人住院治療,其中5人傷勢嚴重。2012年11月23日,山西壽陽縣博大西街喜羊羊火鍋店發生液化石油氣瓶燃燒爆炸事故,共造成14人死亡,47人受傷。2015年5月19日,青島喜眾連鎖概念酒店頤荷店發生液化石油氣瓶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10余人受傷。2015年8月7日上午9時45分,上海青浦郊區一農家樂飯店廚房發生液化石油氣瓶爆炸事故,導致3人死亡,3人受傷,房屋坍塌。2015年10 月10日,安徽省蕪湖市鏡湖區楊家巷一私人餐館發生液化石油氣瓶燃燒爆炸事故,造成17人死亡,其中14人為在校學生。
概括起來說,氣瓶制造質量不過關、使用者安全意識不強、氣瓶違法充裝、超期不檢、違規檢驗、修理改造報廢氣瓶、違法將二甲醚摻入氣瓶、安全附件更換不及時、氣瓶安全管理實效低等問題是當前造成液化石油氣瓶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
1)氣瓶資源分布呈現“退城進村”現象,使用群體已變為以農民和手工服務業主為主。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縣級以上城鎮居民生活燃料正逐漸普及管道壓縮天然氣,不再使用傳統的液化石油氣瓶。相反,近幾年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內地農村,液化石油氣瓶的使用數量迅猛增加,一些村莊液化石油氣瓶的普及率達到50%~80%,改變了過去以秸稈、樹枝等為生活燃料的歷史。每個自然村少則幾十只、多則數百只液化石油氣瓶,缺乏液化石油氣安全使用常識的廣大農民,特別是在青壯年紛紛出外打工的情況下,留守兒童和上了年紀的老人成為液化石油氣瓶新的使用群體。隨著大批農民工進城務工,城市之中的液化石油氣瓶集中分布于街頭小吃和建筑工地,其使用環境擁擠狹小,人員聚集密度大,使用者是勞動強度較大、文化水平較低的進城務工者。無論是留守兒童和上了年紀的老人,還是進城務工者,均缺乏正確使用液化石油氣瓶的專業訓練,對使用過程中突發事故缺少應對能力,這也是多起城市餐飲業液化石油氣瓶爆炸事故造成群死群傷的主要原因。
2)氣體經銷行業呈現“唯利是圖”亂象,氣瓶充裝業主嚴重違反安全技術監察規定。大多數中小規模的液化石油氣瓶充裝單位缺少自有產權的液化石油氣汽車罐車,通過與專門的危險化學品運輸單位簽訂協議,定期由化學品運輸單位派遣流動性的液化石油氣汽車罐車提供介質。由于受到利益驅動和差價影響,不少化學品運輸單位悄悄將一定數量的二甲醚參入罐內賣給充裝站,絕大多數的充裝站未建立氣體質量檢驗室,缺少氣相色譜儀等專門的分析化驗設備,僅憑隨車人員提供的氣體質量合格證明(該證明由正規的液化石油氣生產企業提供,不涉及二甲醚供應情況)予以接收,致使二甲醚混入充裝站內的儲存設備,再由充裝站以充裝形式出售給普通用戶。由于二甲醚嚴重腐蝕氣瓶角閥和調壓閥的密封墊片及氣瓶與氣灶之間的連接膠管,在使用過程中容易造成液化石油氣泄露燃燒事故,嚴重危及使用者和周邊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部分利欲熏心的充裝站甚至 主動非法購買二甲醚參入罐內出售,根本背離了氣瓶充裝站應有的職業良知。更為嚴重的另外一種情況是非法倒瓶現象,在很多鄉村都活躍著一批專門的倒瓶人員,他們駕駛機動三輪穿巷入戶,隨時隨地用從充裝站罐裝的50kg氣瓶向普通用戶的15kg氣瓶倒液,既無從業資質,又無安全措施,因為上門服務的便捷性,至少占據鄉村60%左右的氣瓶用戶,成為屢打不死的安全頑疾。
3)氣瓶監管呈現“各司其政”現象,政府職能部門尚未形成聯動“治亂”合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城鎮燃氣管理條例》《氣瓶安全技術監察規程》等規定,液化石油氣瓶作為易燃易爆的危化品特種設備,質監、安監、住建、公安消防部門等是其主要的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六十六條規定“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在監督檢查中,應當互相配合,實行聯合檢查;確需分別進行檢查的,應當互通情況,發現存在的安全問題應當由其他有關部門進行處理的,應當及時移送其他有關部門并形成記錄備查,接受移送的部門應當及時進行處理”。由于氣瓶設 計、制造、檢驗、充裝均需質監部門行政許可,對氣瓶的安全監督管理仿佛成為質監部門一家的事,其他部門很少參與,更談不上聯合執法。
4)質監安全監察無法解決根本問題,氣瓶安全監督管理陷入前所未有的盲區。
地方各級質監部門氣瓶充裝安全監督管理主要針對持證的充裝單位,對無證充裝單位缺少根本性的整治措施,表現出無可奈何又無能為力的心態,僅僅象征性的向當地政府通報一下情況,互動其他職能部門和新聞媒體參與,到非法充裝單位下下罰單,做些拉閘斷電貼封條的臨時措施,一旦看到現場監管部門人員離開,非法充裝業主馬上打開大門,撕封條合電閘照樣充裝,導致無證單位和持證單位同樣經營充裝,而持證單位運營成本更高的諷刺性現實,嚴重挫傷了持證單位到期換證的積極性,導致相當一批持證單位到期不再申請換證。即便持證充裝單位也存在不少管理漏洞,例如:相當一批充裝單位缺少實質性的中級職稱技術負責人,自有產權氣瓶數量虛假不實,氣瓶超期未檢、氣瓶安全附件不全等。不少地市級行政區沒有任何一家液化石油氣瓶檢驗機構,本轄區內的幾十萬只液化石油氣瓶無處可檢,根本無法統計出真實的氣瓶檢驗率。
液化石油氣瓶安全監督管理的真實狀況使各級職能部門如刺在喉,從十年之前的信心勃勃變成今日的無可奈何,原因不止上述幾個大的方面,關鍵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驅動、誠信缺失、量大面廣、監管力弱,才導致如此被動局面。要想徹底扭轉目前氣瓶安全監督管理的混亂局面,有效遏制氣瓶爆炸事故發生,必須首先正視現實,分析清原因,探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真正有效的監管手段和措施,筆者認為應推行以下辦法:
1)合理整合現有氣瓶充裝資源,組建公司管理體制用以遏制非法競爭。南方部分省市已經取得成功經驗,即在每個縣一級的行政區,由政府牽頭主導成立2~3家股份制性質的液化石油氣供應公司,每個持證的個體充裝站以資產入股作為公司股東,僅從事液化石油氣儲存和氣瓶充裝,不再單獨對外出售氣體,充裝之后的氣瓶送交公司,由公司專門的服務部門統一派送到各鄉鎮發放點,由鄉鎮發放點再送到普通百姓家中。公司根據經營計劃統一為各充裝站進氣,統一組織氣瓶檢驗,統一充裝標識和企業文化,這樣就可以從根本上杜絕目前的惡性競爭和超期未檢現象,真正達到氣瓶安全技術監察的目的。
2)將公安納入氣瓶監管部門,借鑒人員管理模式來監管氣瓶。事實證明,單靠質監部門氣瓶安全監察手段,已經無法遏制目前氣瓶管理的混亂局面,必須將公安部門納入氣瓶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并且作為一線監管力量,借鑒人員管理模式來監管氣瓶,實行嚴格的一瓶一證制度,建立詳細的氣瓶充裝和使用信息,利用警民聯防力量打擊非法充裝,對氣瓶使用實行嚴格的登記備案制度,定期組織氣瓶安全監督管理巡邏,組織氣瓶事故救援演練,彌補質監部門監管力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無證充裝、以次充好的社會難題,在全國開展的“對液化石油氣參入二甲醚的專項打擊行動”是各級公安部門參與氣瓶充裝安全管理的成功經驗之一。
3)普及氣瓶安全使用常識,提升全民氣瓶安全使用水平。液化石油氣瓶充裝和使用亂象說到底是素質問題,即普通的氣瓶使用者安全需求低,安全關切少,不具備判別氣瓶使用風險的常識,缺少處理氣瓶安全隱患的能力,人云亦云,萬一發生氣瓶使用事故只能驚慌失措,根本采取不了有效的應急措施。只有發動新聞媒體和其他一切社會力量,廣泛宣傳普及氣瓶安全使用常識,形成“人人懂氣瓶、人人會正確使用氣瓶”的局面,才能從根本上減少氣瓶爆炸事故發生。
4)構建“誠信”充裝倒逼機制,建立“良知充裝防火墻”。按照《特種設備安全法》,由各級政府牽頭,安監、質監、住建、公安消防等部門參與,建立氣瓶安全監督管理聯動機制,組織高頻次專項安全檢查,組建聯合行動隊,重拳打擊非法充裝,保護合法充裝單位權益,建立誠信充裝檔案,對違法單位實行逼退機制,讓流串充裝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組織各種形式的便民服務隊,定期上門檢查氣瓶安全隱患,指導幫助普通使用者,登記氣瓶安全使用信息,使瓶裝液化石油氣安全可靠地進入千家萬戶,才能真正實現有中國特色的“氣瓶夢”。
Reflections and Suggestion on Regulating Safety Management of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Cylinder
Li Shenyan
(Shandong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institute Jining branch Jining 272025)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cylinder as a special equipment bearing inflammable, explosive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urban and rural people. In recent years,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cylinder explosion accident occurred frequently, causing great economic losses and casualties. As the new rural reconstruction and urban floating population increase, the use of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cylinder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concerns all are changing, presenting some new trends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safety of the existing regulatory model has lost effect. This paper for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cylinder safety supervision and administration under the new normal,makes deep thinking and suggestions.
Specification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cylinder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Thinking and suggestion
X933.4
B
1673-257X(2016)07-0038-03
10.3969/j.issn.1673-257X.2016.07.009
李慎彥(1966~),男,本科,總監,高級工程師,從事壓力容器(含氣瓶)壓力管道檢驗及單位質量管理工作。
(
2016-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