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小紅
凈化心靈 回歸黨性
文|梁小紅
當前,有一些黨員在思想意識方面出現了問題,核心是迷失了黨性。黨中央決定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兩學一做”專題教育,在黨風政風、激發黨員黨性方面發力,凝聚內在合力。如何在專題教育中徹底掙脫思想束縛、消滅行為困擾,提升自我黨性,筆者認為要加強對《黨章》的學習,確保“兩學一做”成效落到實處,永葆每個共產黨員更加信黨、護黨、愛黨。
重溫黨性。每一名中國共產黨員都時刻不能忘記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是中國工人階段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重溫黨性,目的在于教育每一位黨員同志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鑄黨性之“魂”。
與時俱進的黨性。黨性亙古不變,但隨著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向前開拓,黨性也會打上鮮明的時代烙印。戰爭年代革命先烈為解放全國人民,拋頭顱灑熱血;改革開放初期,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隨著我國國情發展變化,現階段及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共產黨審時度勢提出“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果斷決策提出“四個方面”“五位一體”“五大發展理念”,共同實現“全面小康”,保證“兩個一百年”不動搖,最終實現偉大的“中國夢”,這使我們每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更加有信心,堅定黨的領導,中國人民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黨員迷失黨性,筆者認為問題出在思想意識上,全體黨員應該主動自覺消除錯誤認識,從各種不良環境中解脫出來,做一個姓“黨”的人。
一是在追求物質利益的潮流中冷靜下來。黨員同志在新形勢、新情況面前,要學會去偽存真、去惡留善。現階段有的黨員無論做什么事以金錢為衡量標準,以物質利益為工作動力,從以往的張子善到今天的徐才厚,已有的18個省市級老虎的落馬,不難看出:在物質利益的潮流中缺乏加強黨性學習,最終會走向人民的反面,通過這些典型教育,每一位共產黨員應該在追求物質利益潮流中冷靜下來。
二是從博取政治資本氛圍中淡泊下來。當共產黨員舉起右手,面對鮮紅黨旗宣誓時,就注定要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止,你就永遠姓“黨”。不可否認的是,當下有極少數人入黨是為了人生能走向更高的一層臺階,是為了撈取更大的政治資本。另外,有些人剛入黨時還能以一個普通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但隨著黨齡不斷增長,特別是隨著黨內職務的升遷,就開始忘記了誓言,開始擺架子、論資歷。再者,有的黨員干部獲得“帶病提拔”的機會后沒有及時反省、改過自新,導致“積重成病”,原陜西省政協副主席龐家鈺、原重慶市巫山交通局局長晏大彬、原湖南省株州縣委書記龍國華等都是在用黨性博取政治資本后落馬的。因此說,要從博取政治資本氛圍中淡泊下來,主動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動上明確底線。
三是強化不計個人得失的奉獻精神。有的黨員對自身要求不嚴,面對組織交給的工作牢騷滿腹,有的黨員不參加組織生活和政治學習,有的黨員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思進取、碌碌無為。歸根結底,這是迷失了黨性,心態出了問題。所以,要持續加強黨性教育、端正思想認識,摒除計較個人得失的心理,平衡心態,切實增強實干意識,奮發有為。
(作者單位:湖南省常德市環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