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剛,張忠虎
(1.山東省乳山市乳山口鎮獸醫站,山東 威海 264500;2.山東省乳山市乳山寨鎮獸醫站,山東 威海 264500)
一例蛋雞育雛期安卡拉病的診治
李永剛1,張忠虎2
(1.山東省乳山市乳山口鎮獸醫站,山東 威海 264500;2.山東省乳山市乳山寨鎮獸醫站,山東 威海 264500)
2016年6月20日一養雞戶來我站就診,主訴所養30日齡海蘭褐蛋雛雞突然死亡二十多只,雞群采食、精神無異常,故帶病雞前來就診。
病雞可見精神沉郁,低頭縮頸,翅下垂,伏地不起,閉眼昏睡,排黃綠色稀便,癥狀類似傳染性法氏囊炎病。
個別雞腿肌條紋狀出血(類似傳染性法氏囊炎病引起的出血癥狀);肝臟腫大明顯,質脆易碎,呈灰黃色,肝臟上有出血斑點,個別雞腹腔有少量透明淡黃色腹水。
心包積液明顯,積液為淡黃色透明液體,心肌柔軟松弛。法氏囊正常或萎縮;腎稍腫,部分呈花斑狀。
肺個別見水腫;腺胃乳頭充血、出血,個別腺肌胃間有出血帶;骨髓色淺。
根據臨床癥狀和剖檢變化初步診斷為雞安卡拉病。
6月20日30日齡開始發病,死亡由每日20只左右,至6月25日升至每日死亡約200只,至6月30日升至每日死亡約500只;6月20日至6月30日共死亡約1900只,7月1日至7月4日共死亡約2000只;一周后死亡停止,一周內死亡約400只。從發病至死亡停止,共死亡約4300只雞,病程約22d,死亡率約72%。
在死亡停止后7月17日雞群注射禽流感H5油苗0.5ml/只,注射后又出現死亡,病程約一周,死亡約50只雞。
防疫及用藥詳細過程見表1。

表1 防疫及用藥過程
本病的病原為腺病毒,主要侵害雞肝臟,造成肝臟受損,造成白蛋白合成減少,引起膠體滲透壓減少,血管通透性增加,由于心臟劇烈收縮,心肌滲液明顯,引發心包積液,積液壓迫心臟,可引發心臟衰竭,但造成雞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還應為肝炎,心包積液只是肝炎的并發癥狀。
本病例用藥物和注射高免抗體治療效果都不理想,出乎養殖戶和獸醫的意料,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分析主要有以下因素。
7.1 病毒毒性增強 據以往經驗,使用保肝藥和芪藍囊病飲后死亡多數能減少或不增加,而對本病例無效。
7.2 卵黃抗體效價低 由于抗體沒有正式批準文號,多為非正規渠道購得,因此抗體效價可能不高,所以難以取得好的治療效果。
7.3 用于制作卵黃抗體的抗原與本病例病毒的血清型不同 由于腺病毒不同血清型之間很少有交叉保護作用,因此即使卵黃抗體的效價很高,但當用于制作卵黃抗體的抗原與本病例病毒的血清型不同時,所注射的抗體就不能中和本病例雞血液中的病毒,故也就沒有治療效果。
7.4 飼喂過發霉飼料 據畜主反映,雞群曾喂過霉變玉米,因此可能因霉菌毒素刺激雞肝臟、腎臟,并造成雞體免疫力下降,加重了本病的危害。
7.5 雞群是否還感染其他病原(如雞傳染性貧血病等) 據研究當與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共感染可增強一些禽腺病毒的致病性,而與雞傳染性貧血病病毒共感染則可大大增強某些禽腺病毒引起肝炎和致死的能力。
雞安卡拉病是近兩年在本地區流行的疾病,本病對育雛期蛋雞危害大,對育成期和成年雞危害較小。本地區蛋雞安卡拉病的發病率并不高,死亡率也較低。而本病例發病率和死亡率卻很高,是一個特例。本病藥物治療效果不理想,注射高免抗體有治療效果。預防可在7日齡注射禽腺病毒滅活油苗,可降低發病率和死亡率。總之降低種雞感染,減少垂直傳播,可明顯減少本病的發病和傳播。 □
S858.314.4
C
1673-1085(2016)12-0035-02
2016-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