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珍
變廢為寶的臍帶血
劉建珍
是否要儲存臍帶血,是熱門孕期話題之一。日前,中華環保基金會與北京市臍血庫聯合啟動環保“臍”幻之旅,倡導積極利用這一寶貴的生物資源。
臍帶血是胎兒娩出斷臍后,殘留在臍帶和胎盤中的血液。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于人們未能意識到臍帶血的價值,在生產后就將其直接廢棄。直到20世紀七十年代,美國的科學家在臍帶血中發現了豐富的干細胞,臍帶血終于“變廢為寶”,成為科學家和醫生們的寵兒。
近三十年來的醫學研究發現,臍帶血干細胞中含量最豐富的是造血干細胞,可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已經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
中華環保基金會副秘書長王庭建表示,臍帶血曾經被當作醫療廢物所遺棄,而如今臍帶血已經被醫學界公認為寶貴的生物資源,應用于救治病患。不浪費每一份臍帶血是對生命的一份珍惜,也是對生命的一種綠色環保備份。
但據了解,在我國,每年等待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患者上百萬,而僅北京地區每年就有十幾萬份臍帶血被浪費。
存儲臍帶血到底有啥用?很多人一提起臍帶血,總認為其只能治療血液病。其實不然,除了治療血液系統疾病以外,臍帶血還可治療免疫系統、遺傳代謝性及先天性疾病等。在世界范圍內,臍血已經應用于治療80多種疾病。我國衛生部頒發的《臍帶血造血干細胞治療技術管理規范(試行)》明確闡述了臍帶血干細胞的醫療用途。
臍帶血分自體存儲和捐獻存儲兩類。以北京市臍血庫為例,北京市臍血庫分為公共庫和自體庫,公共庫存放產婦無償捐獻的臍帶血,自體庫存放產婦自愿付費為寶寶和家人儲存的臍帶血。全世界共有40多個國家建立了臍血庫。其中公共庫54家,儲存臍帶血40萬份;自體庫共有164家,儲存臍帶血100萬份。
除了我們熟知的儲存臍帶血以備自用外,臍帶血的公用價值也不可小覷。
據北京市臍血庫負責人介紹,北京市臍血庫基于臍血庫建立了全國造血干細胞庫,作為北京市衛生局下轄的特殊血站,還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將公共庫所有數據納入中華骨髓庫數據配型業務,共用檢索查詢平臺為患者或醫院提供檢索查詢服務。目前,已有多起臍帶血非血緣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成功案例。
公共臍血庫的發展壯大,也助推了臍帶血利用技術的進步。以廣東臍帶血庫為例,該庫每年都給科研機構免費提供一定數量血樣,用于臍帶血醫療價值研發和技術優化。據介紹,廣東省婦幼燒傷皮膚再生項目、中山三院心肌細胞再生項目,都得益于臍帶血。在臨床上,新生兒缺血缺氧腦病,臨床上用嬰兒自身臍帶血干細胞進行治療,效果非常好,這也讓科研人員更加肯定臍帶血的廣闊前景。而有了技術保障,自體庫也才可以尋求長遠發展。
有醫療專家表示,“準媽媽”如果不愿花錢自體保存,與其浪費還不如捐出來,無痛無害,變廢為寶,也許真能為他人留下生命火種。
臍帶血必須儲存在合法的并具備資質的臍血庫才能得到權益保障。
臍血庫是國家衛生計生委批準的特殊血站,通過執業驗收獲得《血站執業許可證》才能開展相關臍帶血采供業務,一省一庫,嚴禁跨地區非法采血,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督導監管。
目前,我國正規合法的臍血庫共有七家,分別位于北京、上海、天津、廣州、山東、四川、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