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端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 福州)
高職院校二級預算管理探析
陳艷端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福建 福州)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和多種渠道的資金投入應運而生,中外合作辦學、校企合作辦學模式層出不窮。學校的收支規模不斷擴大,經濟活動也日益頻繁,因此無論從教育主管部門對經費的管理,還是學校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乃至社會對大學公開監督的要求,都對學校財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校;二級預算管理;財務
高職院校預算管理與經費管理工作是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二級預算管理對高校日常教學工作起著重要的資金保障作用。高校實行學院二級預算管理是指學院的財務收支在建立健全財經規章制度,明確學校統一領導和校內權責關系的基礎上,將一部分經費通過一定的分配方式下撥給二級管理單位,二級管理單位根據其所承擔的事業任務對下撥的經費進行統籌安排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調動學院各部門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高校預算工作是根據學校開展的教學工作、科研工作以及日常管理的目標編制下一年度學校的收支財務計劃,分配學校的財務資源,以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總體分為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兩大類。
(1)收入預算。按照資金來源,可以分為財政撥款收入、自籌資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財政撥款收入可以分為科研經費撥款收入、教育事業經費撥款收入、其他經費撥款收入、上級補助收入等;自籌收入可以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分為事業收入、其他自籌收入等,其中,事業收入包括教育事業收入和科研事業收入,教育事業收入的編制依據是學生人數和收費標準測算,科研事業收入的編制依據是根據往年收入的測算數;其他收入包括銀行貸款債務收入、利息收入、捐贈收入等。二級單位的收入一方面納入學校的總預算收入之中,另一方面這些收入可能是科研、辦班等各類在年初時無法得到準確數據的收入,對這些收入可以根據歷年執行數進行預算。將除去財政資金外的各類收入由二級單位分別預算是提高校級預算準確率的主要途徑。
(2)支出預算。按照用途不同,可以分為基本支出和專項經費支出等。基本支出包括人員經費支出、日常運行經費支出、經常性業務費支出。人員經費、日常運行經費是學校為了保證正常的教學、科研活動,各個教學單位以及行政管理部門的支出;經常性業務費及專項經費是學校為提高辦學、科研水平,實現自身發展所需要的支出。
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在學校的預算管理中同等重要,二者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關系。收入預算決定了支出預算的規模及執行,是支出預算執行的重要保證。二級預算管理實施中為了提高二級單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通常針對自籌收入制定了一系列的創收分成政策。根據收入類型不同,在上繳學校管理費和成本支出等費用后,二級單位可以將自籌收入留用,根據自身發展需要支配資金。這種模式下面,支出預算的資金由收入預算的實現資金而定,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以收定支。
從學院對資金的支配管理權限上可分為以下幾種模式:校控限定用途資金、校控非限定用途資金、非校控資金。
(1)校控限定用途資金,是由學院劃撥給二級單位在限定用途上使用,主要用以保障二級單位的基本運行,如按照學院學生數量、教職工數量劃撥的人員經費等基本支出。
(2)校控非限定用途資金,是由學院劃撥給二級單位,或者二級單位通過合法自籌手段獲取,由二級單位根據財務管理要求可自由支配額的資金,主要用于促進二級單位的優勢發展,如各類辦班創收后分配到二級單位的可支配資金。校控非限定用途資金根據不同學校的管理模式可支配的形式也不盡相同。
(3)非校控資金,是由二級單位根據自身優勢所取得的科研項目經費等資金,根據國家政策法規支配使用,學校對資金的使用安全進行監管。
二級預算管理既要體現學校的整體資金管理統籌安排,又要體現二級單位的自主管理。通常由二級單位填報預算明細和測算依據,學校財務部門或職能部門匯總形成預算草案上會討論。討論審核通過后的預算下達到各個二級單位并在核算過程中予以執行。
二級預算管理中根據預算申報的管理流程,又可以分為以下兩種:一是自上而下式的預算申報;二是自下而上式的預算申報。
自上而下是指先由預算審核部門或職能管理部門,根據學院經費的管理辦法,對部分校控限定用途資金進行分類,并按照部門進行經費金額的限定,再由各個二級單位在限定的用途和金額范圍內進行明細申報,形成全校的預算草案。自下而上是指預算草案的申報由二級單位發起,草案提交給預算審核部門或職能管理部門,經過討論和審核,權衡各部門用款計劃,形成全校預算草案。
以上兩種申報模式,都可以納入預算編制流程“二上二下”中。

二上二下 流程圖
“一上”環節,各二級單位填報支出需求、自籌收入,收支配比。
“一下”環節,學校財務部門或職能管理部門,匯總一上 申報數據,征求各主管院領導意見及根據學院財力,安排各二級單位的預算控制數,其中包括了非校控支出等各類資金來源,并下發各二級單位。
“二上”環節,各二級單位根據 一下 預算控制數編制其明細預算。
“二下”環節,學校財務部門提交校長辦公會議討論,審定“二上”申報數據,確定最后預算批復數,經校黨委會審議批準下發至各二級單位,二級單位并以此作為預算下撥依據。
“二下”完成后,學校根據最終批復結果下達預算到各個二級單位。二級單位根據下達的預算根據自身管理需要,進行預算的再次分配以適合自身管理需要。二級單位的預算編制可以繼承學校預算的口徑,在原有的預算框架范圍內對本級財務進行核算,也可以在學校預算口徑范圍內,根據實際管理需要,將預算進行更進一步的明細劃分,實現自身財務的精細化核算管理。
1.項靖.加強高校二級財務預算管理的研究.時代金融,2008(03).
2.劉牧群.面向校院二級管理的全面預算管理方法研究.上海管理科學,2014(05).
(責任編輯:劉海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