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行,朱學勇, 王增旺,胡華瓊,陳建英(.天津市靜海區種植業發展服務中心,.靜海區大豐堆鎮人民政府,天津30600)
?
玉米套種蛇床子高產栽培技術
董家行1,朱學勇1, 王增旺1,胡華瓊1,陳建英2
(1.天津市靜海區種植業發展服務中心,2.靜海區大豐堆鎮人民政府,天津301600)
摘要:玉米套種中藥材蛇床子是靜海區種植業發展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套高產高效栽培技術模式,這種立體栽培模式能夠充分利用本地區光熱資源優勢,在不影響玉米正常生長的情況下,提高蛇床子生產效率,是實現農業結構調整、一季變兩季、提高土地利用率、減少土壤沙化、防止沙塵暴、實現農業高產高效的理想模式。本文概要介紹了中藥材蛇床子的生長習性、形態特征、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機械化收獲及貯存等方面內容。
關鍵詞:玉米;蛇床子;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田間管理
靜海區委區政府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把每年發展300 hm2中藥材納入市政府考核的重點工作任務。到2015年末,靜海區發展種植各類中藥材760 hm2,主要涉及西翟莊、蔡公莊等9個鄉鎮。主要種植的中藥材有薏苡、決明子、板藍根、蛇床子等十余種。種植業發展服務中心抓住當前蛇床子市場平穩、價格堅挺的契機,依托天津中醫藥大學、安國、安徽等地中藥材種植專業服務組織,積極開展技術攻關,探索出玉米套種蛇床子的立體種植模式,達到充分利用本地區光熱資源優勢,既不影響玉米正常生長,又能實現蛇床子高產高效,一年兩種兩收的目的,成為當前實現農業結構調整、提高土地利用率、減少土壤沙化、防止沙塵暴、糧藥雙豐收、農民增收致富的理想模式。
蛇床子又叫野胡蘿卜、野茴香,為傘形科蛇床屬,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蛇床的果實,以果實入藥。蛇床子植株及分枝具有多數莖,地上株高可達60 cm基部匍匐生根,簡單或分枝,四棱形,有淺槽,常帶有紫紅色,表面密被白色剛毛,葉片三角或卵圓形,長約1.2~2 cm,寬約1~1.7 cm,先端鈍或銳尖,基部圓形或近淺心形,邊緣呈鋸齒狀,葉片欖綠色,被白色纖毛,葉柄極短,長1~3 mm,常帶紫紅色,密被白色平展剛毛。花序呈傘形,花冠直徑3.5 cm,著生于莖、枝頂部,向上聚集,有片針狀苞葉,與花萼等長或略短,被白色平展緣毛及微小腺點,先端染紫紅色。圓筒狀花萼,花冠粉紅色,雄蕊4枚,花藥卵圓形,2室,子房無毛,堅果褐色倒卵形,長約1 mm,寬約0.9 mm。蛇床子在北方地區秋播花期4—5月,果期6月;春播花期5—6月,果期7月;夏播花期7—8月,果期9—10月。
野生蛇床子生長于荒野、草地、灌木叢林下、河邊、路旁等潮濕之地,全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主產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等地。對土壤要求不嚴,壤土、粘土、腐殖土都可以種植,但以肥沃疏松的砂質壤土生長最佳。
3.1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
為照顧到蛇床子的生長習性,一年兩茬栽培模式下,玉米栽培除選擇生育期較短的夏玉米品種外,應把握以下關鍵技術:一是選地勢平坦,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實施深耕深松打破犁底層、精細整地確保一播全苗;二是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每667㎡底施有機肥3 000㎏、摻混肥(N:P:K=26:15:10)40 kg;三是嚴把化學除草關,隨播種每667㎡噴施玉草必克305 g封閉除草;四是為便于蛇床子播種,采用寬窄行機械化精密穴播技術,一般大壟80 cm、小壟40 cm,株距20 cm,每667 m2留苗5 500株;五是加強田間管理,結合大喇叭口期中耕培土,每667㎡追施尿素15~20㎏;六是做好病蟲害預測預報,重點抓好玉米螟、蚜蟲、火蜘蛛及粘蟲的防治。
3.2 蛇床子高產栽培技術
3.2.1 播種與播期
蛇床子用種子繁殖。一般分春播和秋播,春播時間掌握在清明前后,秋播時間掌握在9月下旬至10中旬。與玉米套種采用秋播:一是能夠充分利用本地區秋季多連陰雨的氣候條件和高稈玉米的遮陽作用,確保一播全苗;二是利用玉米機械化收獲后還田的細碎秸稈保墑增溫,確保安全越冬。播種前,應測試籽種發芽率。采取溫燙浸種技術,將種子用50 ℃水浸泡12 h,陰涼干后拌入2倍體積的細沙,2~3 d后即可播種,處理期間注意攪拌,保持溫度和濕度上下一致。待土壤干濕度適宜時,按24㎝行距機械化或人工開1~2㎝淺溝,將種子均勻撒播在溝里,而后用鐵耙摟平浮土,輕鎮壓,每667㎡播種量1㎏。蛇床子播種后一般7~10 d即可出苗。
3.2.2 田間管理
蛇床子齊苗后,應注意中耕除草,天氣干旱時應及時澆水,遇澇應及時排除田內積水。現蕾后,視苗情,應追一次肥,每667 m2追施尿素5~10㎏,磷酸二氫鉀5㎏。
3.2.3 病蟲害防治
蛇床子主要病害為葉斑病、白粉病,可于發病初期用40%多菌靈500倍液噴霧防治葉斑病。每7 d一次,連噴3次。白粉病可于發病初期用粉銹寧噴霧防治。蛇床子主要害蟲是花紋青蟲,可用辛硫磷和殺滅菊脂噴霧殺滅。
3.3 收獲與加工
北方地區秋播蛇床子一般6月中旬收獲。待其種子90%成熟時,規模化種植時,可用機械化收獲。也可用鐮刀割掉上部植株,曬干,脫粒,揚凈雜質,即可入藥。以色黃、粒飽、香濃者為佳品。
文章編號:1002-0659(2016)02-0037-02
中圖分類號:S344.3
文獻標識碼:B
收稿日期:2016-01-14
作者簡介:主要董家行(1962-),男,推廣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E-mail:messages-noreply@linkedi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