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輝
中交二公局東萌工程有限公司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檢測技術的合理選擇
張旭輝
中交二公局東萌工程有限公司
當前,在高速公路建設中,路基路面在提升工程質量的同時,還需牢固公路自身強度和穩定性。為實現對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有效處理,促進路基路面工程質量提高,做好路基路面病害檢測是十分必要的。實際工作中應該合理選擇檢測技術,以提高檢測效率,有效評價工程施工效果,對存在的質量缺陷及時處理,確保路基路面施工質量?;诖?,文章就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檢測技術的合理選擇進行分析。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檢測技術
1.1 準確性原則
在檢測瀝青混凝土路面病害問題時,重要的是選擇正確的檢測手段。為了使得檢測的結果更加準確,一般可以采取多種檢測手段互補和校核的方式,準確反映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損壞情況和損壞程度。
1.2 效率性原則
對于路面病害的檢測工作。一般是在高速公路完全開放交通的情況來開展的。因此,這對于檢測手段的要求就更高了。要求選擇更加高速、更加高效的檢測方法,使得高速公路的通行和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得到最有力的保障。
1.3 經濟性原則
在選擇檢測手段的時候,還要遵循經濟性的原則,盡量減少檢測時的花費,同時達到有效提高檢測效果的目的。
2.1 探地雷達檢測技術
2.1.1 探地雷達檢測工作原理。探地雷達由發射機、天線和接收機組成,這些組成部件相互影響,分別發揮不同作用,使探地雷達有效工作,從而更為有效地開展路基路面檢測,提高檢測水平。發射機發出信號傳至路基路面,一部分信號繼續往下傳,一部分被反射回來。電磁波遇到不同路基路面結構層時會有不同反映,通過對這些信號回收和處理,在計算機技術支持下,可以對路基路面質量狀況判定。
2.1.2 探地雷達檢測及數據處理。對路基路面病害檢測時,雷達天線發射并接收信號,記錄測點位置,將路基路面質量狀況和相關信息傳輸至計算機內部。然后在相關軟件支持下對信號處理,工作人員也可以對此分析,得出路基路面質量狀況,了解存在的質量病害,為采取措施修復路基路面病害,提高施工效果,確保工程質量奠定基礎。通過實驗證明,探地雷達既準確又可靠,能夠滿足路基路面病害檢測要求,既快速又無損,效果良好。某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工程用探地雷達檢測病害情況,分析相應數據,得出大部分路基路面質量滿足要求,占85%比例,只有15%的路段存在質量缺陷,需要采取措施修復。
2.2 平整度測試車檢測技術
2.2.1 測試車的結構組成。平整度檢測設備是Dynatest5051RSP道路激光平整度測試車,為非接觸式平整度測試設備,包括橫杠、激光器、便攜式電腦、系統處理器、測試車、距離傳感器。這些組成部件各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分別發揮相應的作用,促進路基路面平整度檢測順利進行。激光器的作用是發射和搜集激光束,在這些技術的支持下,能獲取路基路面信息,方便質量問題的處理,進而促進施工效果提升。系統處理器的作用更大,對激光發生器控制,搜集、放大、轉換等,進行數據處理。有利于工作人員更為詳細、全面了解路基路面工程質量狀況,掌握質量缺陷,對存在的不足立即處理。另外,便攜式電腦也是不可忽視的組成部分,安裝系統軟件,對平整度測試進行全過程控制,并計算國際平整度指標IRI值,有效了解工程質量狀況。
2.2.2 測試車工作原理。利用激光的光時差原理測定路面凸凹情況,測試前需要標定。標定完成后測試車便處于待測狀態。檢測路段確定后,測試車以某一恒定速度收集數據,獲取路基路面平整度信息,經過處理后得到路面與光平面的差值di(0.1mm)。然后輸入電腦中,由工作人員分析和處理,得出平整度指標IRI值。進而掌握平整度信息,為質量評定和平整度處理創造條件。
3.1 工程概況
檢測區位于某高速公路K57+303.5一K57+361區段,高速公路路基下垂直埋設了一條自來水管線。由于管線破裂,在水壓力的作用下沖破路基土導致涌水?,F場已發現出露的兩處涌水孔洞。
3.2 儀器及工作模式選取
根據現場情況,本次工作采用中p1usEKKO100探地雷達,該儀器由加拿大Sensor&Software公司生產,精度高,性能穩定、可靠。
測量工作在瀝青路面上布置測線,各條測線與道路兩側及中心隔離帶路沿石的距離均為2.0m。測量時由兩位測量人員手持天線由探測起點逐點移動到探測終點。
采集過程中的主要工作技術參數為:天線中心頻率,100MHz;天線間距,1m;測點間距,O.1m,0.2m;時窗長度,400ns;采樣I'7隔,1600ps;掃描疊加次數,64;脈沖電壓,1000V。
3.3 檢測結果解譯圖
經過注漿處理后,探地雷達掃描圖如圖1所示。

圖1 L1測線探刻剖面
3.4 結論和建議
通過針對病害區檢測得出以下結論:
通過對檢測分析,均反映出測線之下縱斷面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路基病害。
所圈定的異常區域垂直方向標高在11m-8m位置,均在原地面以下。水平處理區域為K57+306-K57+361。異常區可能會在公路的運營期對路基、路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空洞和半充填空洞會引起路面不均勻沉降。
建議針對發現的病害現象,對上述位置采用外圍的滲水點用混凝土堵漏;路基飽水區進行鉆孔灌漿;沖刷半充填孔洞進行先灌砂,后注漿。
通過注漿后檢測得出以下結論:
在BD1-BD4檢測測線中,各剖面中路基土層的反射波同相軸連續、能量均一,反映出注漿后的路基土層較均勻,已基本不存在路基病害。
各剖面中均顯示出注漿后的漿體與土層的分界面,但在雨水人滲充足的條件下,此邊界易形成導水通道并形成新的病害,建議做好路基邊坡防護措施。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檢測是不可小視的工作,應該結合具體需要選擇相應的檢測技術。因此,要嚴格遵循檢測技術的操作流程,促進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檢測技術作用的最佳發揮。
[1]李平.公路路基路面的檢測技術與質量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5,16:185+187.
[2]郭豪.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病害的科學檢測及預防養護[J].山西建筑,2015,30:140-142.